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朗读小学高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站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124 浏览:84189
论文导读:,而朗读教学则是将无声的文字转变为有声的语言,加深文章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印象,以直接、快速地方式强化学生对于文章的整体感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2.朗读有利于增强记忆。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训练方法,它能够在诵读过程中引起学生的联想以及加深对于文章位置的记忆,以唤起学生的感知和想象。小学阶段是一生之中记忆最
摘 要: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训练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力手段,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加深情感的体悟,同时也训练小学生对于普通话的运用,包括发音、语调、情感等。《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5-6年级学生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语文课文之后也对明确要求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通过学生有声地诵读,将无声文字变为有声声音,加强对学生听力、发音、耳朵、情感等整体感悟,培养学生语感、激发学生朗读情趣。本文将分析朗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探讨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8-0111-01

一、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朗读一直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它能够协调学生各感官之间的配合,促进学生对课文情感的体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了朗读的教学要求,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小学语文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的公共道德价值观,同时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语感的培养涉及到对文字的理解、句子结构的解读、语言色彩的掌握以及语调的明晰,是在长期的语言运用及训练中养成的,它必须依靠自己亲身实践来实现,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而朗读教学则是将无声的文字转变为有声的语言,加深文章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印象,以直接、快速地方式强化学生对于文章的整体感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
2.朗读有利于增强记忆。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训练方法,它能够在诵读过程中引起学生的联想以及加深对于文章位置的记忆,以唤起学生的感知和想象。小学阶段是一生之中记忆最好的时期,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学生的记忆进行训练是每个小学教师需要掌握的教学措施,朗读教学忍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素材,同时运用语调来训练自己的感情宣泄途径,抒发自己的情感,发展语言能力。
3.朗读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需要积累素材,在小学写作中,模仿写作占据很大的比例,小学生还未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和思想感情,它需要在学习别人文章的基础上,感悟他人的思想,从而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写作之路,而朗读则是不可或缺的感悟方法。学生子啊朗读过程中,反复诵读文章,将加深学生对于文章语句和文字描写的记忆,对精读的文章记忆深刻,在写作时能够快速地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写作素材,长此以往,将大大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4.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朗读是一项有声训练方法,它与传统语文感悟式学习有着一些不同,朗读需要学生将文章读出来,用声音来刺激其他感官,例如听力、记忆等,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心、眼、口、耳等器官都能够调动起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不仅仅增强了学生普通话的发音和说话能力,也强化了他们的听力以及记忆,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朗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初级教育在学生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采用朗读教育方法,但是以小学时期效果最为明显,朗读教育发展时间较长,不过在具体实践中却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1.朗读教学较为机械化,不够灵活。在课堂教学中,朗读教学是教师的常用手段,但是教师往往强调整体性和合一性,所有学生一起朗读,或者教师机械地进行朗读指导,将课文中的一部分进行朗读,学生在朗读中不能很好地体现自己的思想感情,也不能加深朗读印象以及感悟文章中的优美语句,完全随大流式的朗读,形式单调、机械。
2.朗读时间较短,不能充分地达到朗读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往往被安排在清晨或者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通常会占据大部分的时间,而留给学生进行朗读的时间则非常短,仅仅只是让学生熟悉一下课文内容,甚至只读一下生词、新词,朗读完全成为了课堂的过渡环节,其时间太短,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朗读的反馈及评价过于单一。在进行朗读教学时,教师很少会抽查学生朗读情况的成效,致使学生在朗读时得过且过,不能认真对待。同时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也过于单一,往往以流畅、有感情等来评价,并未给学生指出正确的朗读方向,导致学生朗读目的不明确。

三、加强朗读教学的措施

1.合理制定朗读层次源于:论文网站www.7ctime.com

,确定目标。小学生对于语文文章的重点往往不甚明确,在进行朗读时也难以把握层次以及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教师在进行朗读训练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制定合理的朗读层次,体现出朗读的渐进性和规律性,从最基本的语音纠正,到语调调整,再到流利朗读,最后到感情体悟或者背诵。教师需将每一个层次的目标确定下来,在实际朗读过程中,让学生逐步达到目标,从而达到朗读教学的基本效果。
2.激发学生朗读热情,读出学生真情。现在的语文朗读都要求“有感情”,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文章中所蕴含的真意,启悟自身,读出自己的真实感情。教师在课堂中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从单一朗读,到多人朗读或者对比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让学生积极进行朗读表现,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起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3.加强示范性朗读教学。语文课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性诵读,小学高年级学生不同于其他年级,他们较之于低年级学生,其整体情感层次要高一些,而低于更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子啊进行朗读训练时,要注意进行规范的指导性、示范性朗读,给学生指明朗读的方向,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同时要有技巧性地将自己的感悟融入示范朗读之中,强化教学设计的内容和方式,在现场给学生以指导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