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股东派生诉讼-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020 浏览:14195
论文导读:
摘要:股东派生诉讼是公司合法权益受到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等的侵害,而公司本身却怠于起诉或者拒绝起诉时,公司股东以维护公司整体利益为目的,依法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的诉讼。随着现代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普遍化走势,股东派生诉讼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作为平衡公司各主体的利益联系和保护各主体的合法权益的一项现代公司法的重要制度,其在两大法系主要国家几乎都有适用。显而易见,该制度对于公司的治理方式,公司的正常运转,公司内部多元利益主体间的和谐统一具有作用重大。随着《公司法》和《证券法》明确规定股东派生诉讼,这一制度在我国的初步建立宣告开始。欣喜之余,不难想见仅仅《公司法》152条的规定一定是不够的,因为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仅仅是法律移植的产物,整个中国的司法系统中还没有相关配套制度的支持,其在司法实践中的效果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而未经改善的派生诉讼,作为现代公司法制度中重要内容之一,能否在中国的法制土壤中茁壮成长关涉制度建构的基本目标。在建构中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第一阶段,积极借鉴外国司法实践经验,同时尽力做到中国诉讼传统进一步的融合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本论文的写作力图在有效监督、权利保护与防止滥诉之间找寻平衡点,并以此为指导对股东派生诉讼进行具体的制度设计,一方面明确股东提起诉讼的激励措施,另一方面改善防止滥诉的制约机制。笔者认为应当以权利保护与防止滥诉的平衡为指导思想,对主体制度、前置程序、诉讼费用担保、激励措施以及其他程序和实体不足做出明确规定,建立并改善既包含实体规定又囊括程序设计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我国在本土化股东派生诉讼的历程中,既要学习和吸收英美等国的优秀立法,借鉴日本等国在法律移植的成功经验,又要充分考虑我国经济进展和公司治理的实际情况,结合现有的法律制度和诉讼传统,逐步健全和改善我国的股东派产生诉讼制度。全文共四章。首章以介绍股东派生诉讼的一般论述着手,主要探讨了股东派生诉讼的内涵,解读了股东派生诉讼的论述基础,浅析以利益平衡角度浅析了股东派生诉讼的制度价值。第二章是对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本土化历程的探寻和反思。通过历史的回顾,浅析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在已经进行的本土化历程中有着的障碍和现实不足。第三章中笔者对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进行了比较法的考察。通过对两大法系主要国家派生诉讼制度进展历程的总结和梳理,反思各国派生诉讼制度的经验与不足,为具体建构股东派生制度提供纵向和横向的根据。最后一章是笔者对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设计的深思与倡议。提出应当以权利保护与防止滥诉的平衡为指导思想,结合中国独有的乡土社会法律资源来设计具体的激励措施和防止滥诉的约束机制,分别以主体制度、前置程序、诉讼担保、激励措施等方面着手,对股东派生诉讼的具体规则进行充实和提升。关键词:股东派生诉讼论文利益平衡论文本土化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2-4
ABSTRACT4-8
引言8-13

一、探讨背景和选题作用8-9

二、主要探讨策略9

三、探讨成果及结构安排9-11

四、论文的革新及不足11-13

第一章 股东派生诉讼的一般论述13-23
第一节 股东派生诉讼的内涵界定13-14
第二节 股东派生诉讼的论述基础14-16

一、股东派生诉讼的实体法基础14-15

二、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程序法基础15-16

第三节 股东派生诉讼的制度价值16-23

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利益平衡17-20

二、股东间的利益平衡20-23

第二章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本土化的历史及反思23-29
第一节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本土化历程23-27

一、我国股东派生诉讼的萌芽23-24

二、我国股东派生诉讼的进展24-26

三、我国股东派生诉讼的立法26-27

第二节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本土化的障碍27-29
第三章 两大法系股东派生诉讼的比较法考察29-33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派生诉讼制度的沿革29-31

一、派生诉讼的产生及早期形态29-30

二、近期派生诉讼制度的进展与调整30-31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对派生诉讼制度的引进31-33

一、德国股东派生诉讼的考察31-32

二、日本对派生诉讼的引入32-33

第四章 对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设计的深思与倡议33-45
第一节 以平衡小股东权利保护与防止滥诉为原则33-34
第二节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一般设计34-40

一、诉讼主体34-36

二、前置程序36-37

三、诉讼担保37-38

四、激励机制38-40

第三节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进一步本土化的设计40-45

一、主体制度40-42

二、前置程序42

三、诉讼担保42-43

四、激励措施43-44

五、其他规定44-45

结语45-46
参考文献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