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矩阵化、虚拟化和联盟式:信息时代研究型学术组织创新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751 浏览:87507
论文导读:
摘要:研究型大学作为承担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实体,其功能的高效实现有赖于其组织架构的合理设计。研究型大学的组织架构是以学术性为其基本内涵,科层制是我国当前大学学术组织的主要组织结构形态,但伴随科研与教学关系的日益减弱、新兴综合学科和边缘学科的诞生、研究范围的不断拓展,科层制已经引发大学学术组织缺乏活力、刻板呆滞、资源配置不当等问题。研究型大学应理性对待既有的科层制学术组织架构,顺应学科分化与综合化的趋势,充分吸纳组织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以信息技术为强大支撑,创建结构灵活、资源合理分配、跨学科的大学学术组织。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学术组织;跨学科;信息技术;组织创新
一、引言
囿于历史和制度上的原因,科层制是现代大学的主要组织结构。科层制在保证管理的需要及权力的驾驭上无疑具有极大的便利。这种制度安排是一种垂直式的结构,科学被人为的划分成很多个类别,如现在被很多研究型大学所采用的“学部-院-系(所、中心)-教研室”的结构,这种架构之下,纵向维度上的高层管理可以保证自己传达下去的信息能及时的到达底部。但反过来,由底层到上层的信息传递无论是在速度还是在数量上都大打折扣,基层学术群体的建议与想法很难及时的传递到上层决策者,横向的主要的是非正式的信息交换,且信息量小,信息的准确程度也不高。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横向这三个方向的信息流中,自上而下的信息流是主要的信息流向。具体而言,作为知识型员工的基层学术组织成员之间的学术资源共享度较低,并且不同的学科发展特点也大相径庭,因此个性化的学科发展之路也受到多重束缚。
研究型大学科层式的学术组织架构是在历史传统、社会制度、技术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下做出的设计与选择,如果直接打破科层制,则是一种革命性的制度性选择,必然会触及到各方利益。伯顿·认为:“历史上高教系统的变化通常采用这样一种折衷方式,即新的单位绕过旧的单位,而旧的单位依然生存。”建立各种研究中心或专业实验室,同时又不打破原有的系科结构,是西方许多研究型大学进行组织改造的基本形式,也是二战后大学组织结构变化的主要特征。这些新建制的学术组织有的是实体架构,有的是虚拟的动态联盟式的,与传统的院系结构构成了复杂的关系,或者归属院系管理,或者在院系之外独立建制,或者横跨多个院系而直属于学校。作为一种理性的改革路径,大学的学术组织创新应该在既有的组织架构中找出变革的突破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顺应学科分化与综合化的趋势,学习吸纳组织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并以广泛深入应用的信息技术系统作为组织创新和变革的良好抓手,矩阵化、虚拟化和联盟式的学术组织不失为当前学术组织创新的重要选择。

二、创建跨学科的、矩阵式的基层学术组织

矩阵式组织结构打破了单纯按职能划分部门的做法,使同一人员既同自己编制归属的部门保持业务上的联系,又加入课题或项目小组的工作,从而形成一种纵横交错的组织结构,这种结构与数学中的矩阵相似,因此而得名。矩阵式组织结构由美国日裔学者威廉·大内于1981 年在他的管理学名著《Z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其优点是机动、灵活,可随项目的开展与结束进行组织或解散,任务清楚,目的明确,各方面有专长的人都是有备而来,人员之间能够做到有效沟通。它还加强了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和信息交流,克服了科层式、直线职能结构中各机构间互相脱节的现象,能够做到合理调配资源。矩阵式结构集中了各种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任源于:论文发表网www.7ctime.com
务,而不必受行政体制及组织上的困扰,主要适用于那些工作内容变动频繁、每项工作的完成需要众多技术和知识的组织,或者作为一般组织中安排临时性工作任务的补充结构形式,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弹性。
在大科学时代,研究型大学的科研与教学活动中所面对的问题也很难再是某一个学科领域的问题。因为学科的划分本来就是一种人为的隔离,物理、化学、数学等等这些学科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越是科技前沿的课题越是需要多个学科、专业、不同知识领域的专家学者合作解决,传统的科层式学术组织架构无形中成为了一种障碍。作为一种调整和目标导向的管理策略,临时或者长期的汇集不同院系的学者合作进行科研或者教学,并以一种稳定的组织形式而存在,矩阵式的学术组织结构就应运而生。著名的高等教育学家伯顿·在其著作中也多次应用矩阵的概念解释学科和学术组织的问题。在西方大学,组织的矩阵化非常普遍。例如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有3000多个跨学科的科研小组,MIT的交叉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则达到200多个。[3]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从理论上说,矩阵式学科组织结构是学科导向与项目导向的有机结合:纵向为学科导向,由学科领导实施管理,符合学科发展规律;横向为项目导向,按项目实行管理,由项目领导实施管理,以解决实际问题 (经济、社会、科技、教育问题)为目的,按照服务对象、项目等横向联合的适合跨学科生长的组织结构形式 (包括研究中心、研究院、工程中心等)。这种矩阵式学科组织结构仍以传统的院系实体为基础,但课程教学、知识创新或社会服务等具体问题却是由跨越多学科的不同院系归属的教师组合来完成。这些不同院系归属的教师依赖各种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学术信息的交换和资源的共享,如临时组建的项目网络协作平台、公共邮箱、即时通信的虚拟群等。
国内外在矩阵式学术组织建构上已经做了很多大胆而成功的尝试,如成立于2006年的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4],可追溯至1999年清华高等研究中心的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5],其名称虽未明确说明具体的研究领域,但多是为了促进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与合作。如求是高等研究院在其简介中对自身的任务要求是“充分采用纳米技术、信息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和临床医学的研究成果,围绕神经信息与控制等领域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德国的柏林工业大学也是一个较典型的案例,其矩阵式的学术组织架构主要是跨学科的学术组织形式。如人类一机器一学习系统研究中心;柏林工业大学宽频通讯工程; 运用传感手套进行形体辨认;柏林工业大学环境统计学研究组;柏林交通技术系论文导读:,只要能为我所用即可,组织形成了较好的柔性和弹性,一种扁平化的学术组织架构极大的促进了组织成员间平等合作的关系。各成员无需在共同的时间和地点一起工作,而是分散在各自所属的院校自主开展研发工作,研究过程中通过网络系统进行数据资料的交换,这样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使各研究成员所属院校的设备、资源达到了较快的共享,
统网络;生物组织构造等研究中心、研究小组或独立的研究所等等。[6]国内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正在以矩阵式学术组织的创建作为凝聚学科优势、提升学校研究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7]以矩阵式组织管理高校教学也正逐步得到重视。[8]三、创建虚拟研究组织(Virtual Research Organization,简称VRO)
虚拟组织一词是由肯尼思·普瑞斯(Kenneth Preiss)、史蒂文·戈德曼(Steven. L. Goldman)、罗杰·N·内格尔(Roger. N. Nagel) 三人在1991年编写的一份重要报告——《21世纪制造企业战略》(21st centu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strategy)中首先提出的[9],这份报告受到美国国会的重视,并为国防部所采纳。“虚拟组织”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1995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虚拟组织做了大量的研究,虚拟企业(Virtual Corporation)、虚拟团队(Virtual Team)、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等概念相继提出。[10] 虚拟组织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最大程度的模糊组织间的边界,组织的结构主要采取扁平化的模式,组织成员间主要采用动态联盟的方式实现核心能力和资源的互补共享。与以往的组织形式相比,虚拟组织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资源利用率,且突破了传统组织形式的边界藩篱,可以有效的整合各成员的核心竞争力,并有效的降低交易成本。
研究型大学在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研究的范围、学科的拓展等方面都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学科的交叉性、综合性和资源的有限性成为研究型大学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现实需要采取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把能力禀赋、学科归属不同但资源互补的学术人员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合作联盟。这种联盟无须打破现有的组织架构,但以信息技术系统为平台把分散的人员、资源汇集在同一个组织内部进行管理和协同工作,这样的组织甚至不需要单独的实体场地。按照骆品亮等人的研究[11],虚拟组织在研究型大学中的具体实现形式——虚拟科研组织 (Virtu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分为两类:一类是单个研发组织无形化,即某机构通过网络和通讯技术把自己分散在不同地点的技术资源连接起来形成的研发组织;第二类是多个独立企业、大学、研究所的研发资源围绕特定目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工具,以关系契约为基础连接起来而构成的一个动态研发网络组织,从而打破时间、地域或组织边界的限制,实现设备、人才等资源的互利共享。构建高校虚拟科研组织,打破时空的限制,将院系所等常规组织高效组合起来,共享资源 (设施、知识、技术和信息等),降低创新风险,而不改变他们原有的工作环境。它作为一种新型的科研组织形式,在促进跨学科、跨院系的合作、整合分散的研究能力上有其显著的优势。以VRO概念为基础,国内外又相继提出了VRE(Virtual Research Environment)和VRC (Virtual Research Community) 等概念,其中VRE是一种结合了资源、服务和工具的框架结构,其目的是帮助科研人员利用这一平台快速、大范围地寻找合作伙伴、共享研究资源等。[12] VRC是指由分散在不同地区但可通过使用VRE协同进行研究工作的一些研究人员所组成的团体。[13]
在国内,借鉴VRO的概念,上海市教委从2003年开始在上海部分高校实施E-研究院(E-Institute) 建设计划,在高校虚拟R&D(Research & Development) 组织的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14] E-研究院不是传统的科层制结构,各成员间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松散联合式的联系在一起,根据目标、课题任务的需求进行研究小组的建构,组织成员的数量也不受限制,只要能为我所用即可,组织形成了较好的柔性和弹性,一种扁平化的学术组织架构极大的促进了组织成员间平等合作的关系。各成员无需在共同的时间和地点一起工作,而是分散在各自所属的院校自主开展研发工作,研究过程中通过网络系统进行数据资料的交换,这样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使各研究成员所属院校的设备、资源达到了较快的共享,一个课题或项目所赖以支持的资源量成倍甚至成数十倍的增长。
在国外,麻省理工学院 (MIT) 计算机系统生物学创新工程(Computational and Systems Biology Initiative,简称CSBI)运作也可以作为VRO的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15]不同的是,MIT称这些研究组织为虚拟跨学科组织(Virtual Interdisciplinary Organization,简称VIO)。MIT任何一项重要的发明和创造都离不开不同知识和技术的集成,不同学科成员间的通力合作是MIT中VIO的中心理念。在VIO中,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的地位得到极大程度的凸显。CSBI成立于2003年1月,MIT的时任校长韦斯特(Charles Vest)认为系统生物学是当前生物科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曾说:“我源于:初中英语论文www.7ctime.com
们必须创建系统生物学这门学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针对每一个病人的实际情况开发出非常有效的新型药物。” [16]CSBI把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管理科学等领域的学术资源进行整合,最终促成了相关的约12个学术组织的合作,并借助信息技术平台而开展大型跨学科项目研究,致力于全面系统分析生物变化过程的数据模型及创新性的实验设计。CSBI是一个虚拟的跨学科组织圈: (1) 它没有自己的专门研究队伍、试验设备和工作场所等研发资源; (2) CSBI内的各个学术组织的核心研发资源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共享共用; (3) CSBI对学术成员的兴趣高度关注,VIO内的各项子课题均是基于各成员共同兴趣构建起来的一种临时的、动态的联合体; (4) CSBI紧紧把握住自己的核心目标,把一些的、非核心的研发任务和支撑性的、服务性的论文导读:文www.7ctime.com上一页123
工作外包给其他机构,以此保证用最少的成员、最低的投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质量争取最大的学术效益。尽管CSBI本质上是虚拟的,但它通过研发一体化的技术平台、目标导向的管理、强大的科研团队、充裕的资金支持等四个方面的建设,充分体现了自己独特的无形组织、有形机体的运行机制。[17] CSBI现在已成为MIT最大的跨学科组织之一,并且更为可贵的是,通过这个虚拟组织,科研与教学较好的融为一体,其博士生培养项目也已经取得巨大成功。图2是我们根据CSBI网站上的介绍及相关研究绘制的CSBI组织结构图。源于:标准论文格式范例www.7ctime.com
源于:党校毕业论文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