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找寻孩子数学学习快乐源泉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280 浏览:107093
论文导读:
在很多学生的眼中,学习是一件辛苦也很乏味的事,一些学生在玩时充满了,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再苦再累也乐此不疲,可一旦让他们定下心来学习时,就愁眉苦脸、无精打采。究其原因,也许是我们安排的学习内容枯燥无趣,没有挑战性;也许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单调重复,没有创造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创设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的情境,通过做中学、玩中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有意义的事,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好学、乐学。

一、联系生活,提高感性认识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和理解、思考和探索。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数学教学的课程资源加以利用,让学生在广泛的现实背景下进行数学学习,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比如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的数的认识》后,我选取了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物,让学生体会数的意义:让学生说说自己今年几岁了,家里有几口人;说说一年级一共有几个班,自己在几班;说说自己的教室在第几层,教室里有几盏灯,文具盒里有几只铅笔等。这样,学生既能在具体的生活自考论文www.7ctime.com
场景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又能提高感性认知,体会学习的乐趣。
再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后,我这样问学生:“你能说出生活中哪些事物的形体是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吗?”学习《有趣的拼搭》后我问:“你看到的房子大多是什么形体的?有球型的房子吗?你们知道汽车下面的轮子为什么做成圆形而不做成方形?”通过激烈的讨论,孩子们明白了长方体、正方体容易拼搭,球和圆柱体容易滚,球形的房子、圆柱形的房子不稳定,圆形的轮子滚得快……原来数学与生活竟有这么大的联系!在这种氛围中,孩子们就会慢慢爱上数学,想学数学。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能达到的学习情境。有效的教学往往注重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认知冲突,奠定学习新知的心理基础。要想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形成一个适当的跨度。例如在教学“9加几”一课时,教学目标是比较体验9加几的不同计算方法;理解凑十加的算理;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其重点是理解“凑十法”,因为它是学习8加几、7加几、6加几的基础。新课伊始,我一手拿着9枝铅笔,一手拿着7枝铅笔,问孩子们老师手中一共有多少枝铅笔。问题提出后,我没急着让他们说出答案,而是让他们分组讨论是怎样计算的。孩子们有的拿出小棒摆一摆,有的掰着手指数一数,还有的在草稿本上画一画……到了交流的时候,有的说是接着9往后数 7个数是16;有的说9加上1变成十,捆成一捆,旁边还有6根合起来就是16;有人急着举手说接着往后数多麻烦呀!如果数很大的话,那该数到什么时候?我顺势接过话头,怎样才能做得又对又快呢?是接着往后数好,还是把9凑成十与余下来的数合起来好?经过讨论发现:接着往后数比较慢,如果数漏了或多数了就容易错,最好的方法是把9凑成十加上剩下的数,这样做不容易做错……不知不觉中,孩子们理解了“凑十法”,后面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把问题放置一定的情景中,使得数学问题不再是“问题”,而是引导学生走向探索之路的快乐旅程,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

三、运用策略,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源泉,是获得知识的内驱力。兴趣的培养可从多方面入手。首先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孩子如果喜欢你、亲近你,自然而然地就会喜欢你的课。一年级的孩子天真无邪,我时常抱一抱他们,拉一拉他们的小手,亲一亲他们的小额头……他们那个乐呀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他们最怕的是老师不再喜欢他。为了得到老师的喜欢当然会更加用心地学习,这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其次要给予孩子恰当的表扬与鼓励,成功是学生的内心渴望,是促使学生学习兴趣不断发展的动力,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享受成功的乐趣。“瞧他多爱动脑筋!”“大家看他写的字多漂亮!”“他的进步真大呀!”……孩子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另外,为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毋庸置疑,形象、直观、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直观的情景中获取知识,这样,孩子们就会更加兴趣盎然、热情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