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韩国民众文学与中国底层文学比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04 浏览:16505
论文导读:代背景相似:在社会转型期,经济高速进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加剧,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激化,社会不足集中凸显;二是作家对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中底层人物命运的都进行了关注。本论文采取平行探讨的策略,对韩国民众文学和中国底层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小说进行了比较。为了比较的可靠性,本论文考虑
摘要:革新开放30年来,中国在一个十分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成功地实现了以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转型。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变动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加速,传统文化发生裂变,社会思想与价值观念也在外部因素不断的冲突与内部变革中发生着重要变迁,此种现象与20世纪70年代产业化历程中的韩国体现出了某种历史的相似性。文学上,在这样的特定历史时期,中韩都出现了大批关注社会转型现实、关注底层人物生活的创作。这些作品透过转型期纷繁驳杂的表象,关注底层人物的命运,审视他们的存活状态,体现了他们在困境中人性的复杂性与价值观的冲突变迁,分别描绘出了中韩社会转型期底层文学创作蔚为大观的局面。本论文聚焦于中国与韩国在社会转型期所反映的底层不足,以文学角度予以论述。在韩国,描写底层民众的文学被称之为民众文学,而在中国,则被称为底层文学。以底层民众为素材的小说在韩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形成一种热潮,不仅涌现出大量的民众文学作品,而且文坛上还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民众文学话语论争。民众文学和底层文学描写的都是底层社会的民众,突出的是底层社会的存活不足。民众文学和底层文学虽然产生于社会制度截然不同的两个国家,是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概念出现的文学现象,但是在经济高速进展的现代化历程中对底层人物的关注方面具有一致性。将韩国民众文学和中国底层文学的比较作为一个命题提出,其不足基础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韩国民众文学和中国底层文学所处的时代背景相似:在社会转型期,经济高速进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加剧,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激化,社会不足集中凸显;二是作家对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中底层人物命运的都进行了关注。本论文采取平行探讨的策略,对韩国民众文学和中国底层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小说进行了比较。为了比较的可靠性,本论文考虑了作家的代表性、作品的主题、作品的题材等诸多因素之后,在韩国民众文学作品中选取了三个小说集,即李文求的《我们村》、黄皙暎《客地》、赵世熙《矮子射出去的小球》,与此相对应在中国底层文学作品中选取了李锐的短片小说集《太平风物》,刘庆邦的中篇小说集《卧底》、《家园何处》,曹征路的长篇小说《问苍茫》。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序论中阐明了探讨对象、探讨目的和作用、探讨近况及探讨策略。第二章首先考察了韩国民众文学和中国底层文学的定义,然后探讨了两者所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最后阐明了各自的特点及共同点。第三章主要比较了以底层人物中的农民为中心进行叙事的小说集:李文求的《我们村》和李锐的《太平风物》。结合具体文本,考察了经济高速增加的现代化时期农民所经历的苦恼,并且以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失、农民价值观的混乱、工业化造成的农村相对丧失感这三个角度加以具体浅析,最后阐明了共同点和不同点及其产生理由。第四章主要比较了以底层人物中的流浪民为中心进行叙事的小说集:黄皙暎《客地》和刘庆邦的《卧底》、《家园何处》。结合具体文本,首先考察了没有安定职业的流浪民在城市和农村双重排挤的苦难生活,然后探讨了他们对这种苦难生活的应对方式,最后阐明了共同点和不同点及其产生理由。第五章主要比较了以底层人物中的工人所面对的劳资不足为中心进行叙事的小说:赵世熙的《矮子射出去的小球》和曹征路的《问苍茫》。结合具体文本,首先考察了在工厂干活的产业工人所面对的不合理的劳资不足,然后探讨了工人对这种现象的应对方式,最后阐明了共同点和不同点及其产生理由。第六章主要以创作特点的角度对韩国民众文学和中国底层文学进行了比较浅析,阐明了共同点与不同点。第七章根据前几章的比较浅析,整理归纳了韩国民众文学和中国底层文学的异同点以及产生这种异同的理由所在。通过比较可以看到,中国底层文学和韩国民众文学相似的繁荣是与相似的时代背景有关的,而两者所体现出来的差别性,又与两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学传统差别有关。关键词:韩国民众文学论文中国底层文学论文社会转型论文比较探讨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3-6
ABSTRACT6-13
Ⅰ.绪论13-28

1. 探讨目的及作用13-17

2. 探讨对象及探讨策略17-23

3. 探讨近况23-28

Ⅱ.民众文学与底层文学的概念及形成背景28-37

1. 民众与底层的概念28-31

2. 韩国民众文学的形成背景31-34

3. 中国底层文学的形成背景34-37

Ⅲ.通过农民形象体现的农村共同体的变化-李文求与李锐37-60

1. 离农向都与农村经济的萧条38-46

2. 工业化进程中对农村的相对疏忽46-53

3. 都市文化的接受与价值观的混乱53-60

Ⅳ.通过流浪民形象展现的不合理的现实-黄皙暎与刘庆邦60-90

1. 被都市疏远的生活60-75

2. 被农村疏远的生活75-83

3. 通过关爱和自我牺牲的联合意识83-90

Ⅴ. 通过工人形象体现的不合理的劳资不足-赵世熙与曹征路90-116

1. 劳资联系的不合理90-97

2. 劳资矛盾的应对历程97-116

Ⅵ. 民众文学与底层文学的创作特点116-135

1. 向往恢复共同体的结构特点116-120

2. 追求现实主义手法的一贯叙述者120-126

3. 通过多重视角的现实认识126-135

Ⅶ. 结论135-141
参考文献141-146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