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科学评价,REF,同行评议,计量,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168 浏览:17729
论文导读:.2对REF的反思33-353.2.1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影响33-343.2.2对年轻探讨人员的冲击343.2.3对不同学科评价的局限性343.2.4文献计量法在科学评价中的运用34-353.3小结35-364科学评价系统中同行评议与文献计量的实证浅析36-544.1数据来源及处理策略36-384.2生态学数据的相关性浅析38-424.2.1正态分布检验394.2.2F1000因
摘要:随着科学事业的不断进展,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科学评价工作。科学评价与科学进展是相互推动的,科学评价推动科学进展,科学进展又进一步为科学评价提出新的挑战。然而,目前的科学评价中,无论是同行评议还是引文浅析都有着自身的局限性。此外,由于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任何单一的评价策略不可能得到全面有效的评估结果。本论文以论述和实证两个方面对科学评价进行了深入浅析。在论述探讨上,本论文首先对同行评审制度的形成、文献计量学的崛起、引文浅析的问世进行阐述,并对同行评议策略与文献计量指标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浅析,总结浅析了定性评价策略与定量评价策略的结合将是重要的科学评价策略。其次,本论文针对定性与定量评价策略相结合的特点,结合REF新型的科研评价理念,对REF产生背景、评估单元及专家小组、三种文献计量方式、评价框架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在科学评价系统中的作用进行了反思。最后,本论文浅析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探讨成果的特点,并对定性与定量评价策略的相关性作了重点探讨,构建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评价框架。在实证浅析方面,笔者综合运用了文献计量法、归纳演绎法、文献调查法等探讨策略。本论文主要以F1000、Web of Science以及Scopus数据库采集722篇生态学文献与703篇心理学文献。通过F1000数据库获得每篇文献的F1000因子;通过Scopus数据库获得每篇文献的被引次数;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出主要文献计量指标。本探讨采取SPSS16.0分别对生态学、心理学文献的F1000因子与被引频次,F1000因子与期刊评价指标以及主要指标进行相关性浅析,验证同行评议与引文浅析之间的相关性。F1000因子与被引频次的结果表明,以统计学的视角,F1000因子与被引频次呈正相关性,即专家打分与被引频次变动方向相同。但也有着这样的事实:专家打分高的论文,被引频次低;而专家打分低的论文,被引频次却高。F1000因子与期刊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浅析结果表明,在特点因子、SNIP等主要指标中,SJR、IF与专家评议值相关度最大。上面陈述的结果为同行评议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文章结论指出:单独依靠同行评议或文献计量都会使科学评价结果有失偏颇。文献计量指标是对同行评议结果的补充,但不能完全取代同行评议。由此,引文浅析策略与同行评议策略的结合是未来科学评价必定趋向。通过探讨本论文认为,在目前的科学评价活动中,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构建与其相应的评价框架是有必要的。本论文以REF科学评价理念为视角构建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框架为今后构建科学评价系统框架的相关探讨提供了参考。关键词:科学评价论文REF论文同行评议论文文献计量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4-6
Abstract6-10
图目录10-11
1 绪论11-20

1.1 探讨背景11-12

1.2 国内外探讨近况12-16

1.2.1 国外探讨近况12-15

1.2.2 国内探讨近况15-16

1.3 探讨作用16-17

1.3.1 论述作用16-17

1.3.2 实践作用17

1.4 探讨内容及基本框架17-18

1.5 探讨策略及革新点18-20

1.5.1 探讨策略18-19

1.5.2 探讨的革新点19-20

2 科学评价近况20-31

2.1 科学评价的兴起20

2.2 科学评价的进展20-24

2.1 同行评审制度的形成20-21

2.2 文献计量学的崛起21-23

2.3 引文索引的问世23-24

2.3 科学评价中主要策略及指标24-31

2.3.1 定性评价策略——同行评议24-26

2.3.2 定量评价策略及指标例举26-31

3 REF及其科学评价系统的深思31-36

3.1 REF概述31-33

3.

1.1 REF产生的背景31

3.

1.2 REF评估单元和专家小组31-32

3.

1.3 REF三种文献计量方式32

3.

1.4 REF评价框架的主要因素32-33

3.2 对REF的反思33-35
3.

2.1 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影响33-34

3.

2.2 对年轻探讨人员的冲击34

3.

2.3 对不同学科评价的局限性34

3.

2.4 文献计量法在科学评价中的运用34-35

3.3 小结35-36
4 科学评价系统中同行评议与文献计量的实证浅析36-54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策略36-38

4.2 生态学数据的相关性浅析38-42

4.

2.1 正态分布检验39

4.

2.2 F1000因子与被引频次相关性浅析39

4.

2.3 F1000因子与期刊评价指标相关性浅析39-42

4.3 心理学数据的相关性浅析42-46
4.

3.1 正态分布检验43

4.

3.2 F1000因子与被引频次相关性浅析43-44

4.

3.3 F1000因子与期刊评价指标相关性浅析44-46

4.4 结果与讨论46-52

4.1 F1000与被引频次的结果浅析46-51

4.2 F1000因子与期刊评价指标的结果浅析51-52

4.5 结论52-54

5 基于REF的科学评价框架构建54-65

5.1 科学评价框架构建思路54-58

5.

1.1 人文社会科学探讨成果的特点54-55

5.

1.2 自然科学探讨成果的特点55

5.

1.3 构建原则55

5.

1.4 科学评价框架构建浅析55-58

5.2 自然、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框架构建58-63
5.

2.1 学术质量59-61

5.

2.2 学术影响力61-63

5.3 科学评价的未来进展走势63-65
5.

3.1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63

5.

3.2 指标之间的优化组合63-64

5.

3.3 评价需求多样化64

5.

3.4 科学评价国际化64-65

6 结论与展望65-67

6.1 探讨总结65

6.2 探讨不足65-66

6.3 展望66-67

参考文献67-70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70-71
致谢71-72
附录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