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究社区残疾人抑郁心理干预方法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213 浏览:144350
论文导读:者家属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充分发挥亲人的作用,使患者感受到亲人的温暖,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为患者建立一个优质的心理沟通环境。1.3效果分析两组残疾患者干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满意)×100%。1.4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干预满意数据运用SPSS1

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

摘要:目的 社区残疾人抑郁心理的干预策略分析。策略 抽取2012年~2013年社区残疾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8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措施,研究组患者给予抑郁心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干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后,总满意率为66.25%,研究组实施抑郁心理干预后,总满意率为96.5%,数据对比显示,对社区残疾患者给予抑郁心理干预满意度较为明显。结论 对残疾患者实施抑郁心理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消除心理障碍,加快身体各项机能的健康恢复,在社会生活中具备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残疾人;抑郁心理;干预;措施
据资料统计,全世界残疾患者人数在逐年上升,约占世界人数的11%以上,约为7亿人口,因其属于残疾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引发各种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主要变现为焦虑、自卑、抑郁、孤独等,并使患者在日常行为与认知中存在异常现象[1]。而我国残疾人患者年龄基本在13~63岁,其中患者存在抑郁心理疾病症状患者占整体残疾人在总数的32.5%,而存在严重抑郁症人数约为9.58%,数据显示严重高于正常人群患者例数,所以对残疾患者进行抑郁心理干预是非常在必要的,所以文章选取2012年~2013年社区残疾人患者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8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措施,研究组患者给予抑郁心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干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详细报道如下分析。
1 资料与策略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2013年社区残疾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同意后,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其中男性36例,女性44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35.5岁;研究组患者给予抑郁心理干预,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42.6岁;两组患者经诊断均存在抑郁心理疾病症状,其中重度抑郁13例,中度抑郁22例,轻度抑郁15例,两组患者均为肢体残疾,无其他疾病症状。全部患者经检查后其年龄、性别、体质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策略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策略进行干预,其中包含有饮食干预、治疗干预等,研究组在常规干预基础基础上给予抑郁心理干预,其中包括有心理方案的制定,心理指导、健康教育等抑郁干预措施[2]。
1.2.1抑郁心理干预方案 研究组患者均属于残疾患者,并帮助患者构建个人健康档案,内容有:职业、家庭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及你挂机来源、生活能力、健康评价等等,并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患者干预满意度进行分析[3]。研究组工作人员应对患者进行详细说明本次研究目的、方向,让残疾人患者积极配合本次研究。
1.2.2康复记录 研究期间对本组患者身体健康、心理症状给予记录,其中包含有:抑郁心理评估、心理评分、护工状况、治疗费用等。
1.2.3指导措施 心理指导:残疾患者由于存在心理疾病,因此在进行干预期间首先应对其实施心理指导,干预人员在实施干预期间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并以尊重、真诚、关切的态度进行心理干预,为患者与干预人员间构建良好的沟通桥梁,使残疾患者畅所欲言[4]。干预人员在尽心干预过程中,应帮助患者准确分析理由、解决理由,并给予其同情,用身心去感受患者的需求,指导其生活充满信心,与患者共分感情负担。如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可多给予关心、帮助,消除其心理情绪,并多与患者互动交流,或者向残疾患者举例一些成功案例,让其对治疗充满信心,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积极参加治疗。
健康教育:给予个人教育以及集体教育的方式,让残疾患者消除抑郁心理症状,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多参与户外活动调节心情,并叮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充分发挥亲人的作用,使患者感受到亲人的温暖,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为患者建立一个优质的心理沟通环境。
1.3效果分析 两组残疾患者干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满意)×100%。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干预满意数据运用SPSS15.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残疾患者干预满意程度分析,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满意32例,一般满意21例,不满意27例,总满意53例;研究组采用抑郁心理干预,满意47例,一般满意31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78例;两组数据对比分析,研究组实施抑郁心理干预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随着我国现代化不断发展,国内诊断残疾患者进行康复的工作现已不断深入,由于残疾患者属于较为特殊人群,其在康复治疗中会存在一些心理疾病,例如:焦急、慌张、抑郁等心理症状,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抑郁心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康复治疗质量。对残疾患者实施抑郁心理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消除心理障碍,加快身体各项机能的健康恢复,在社会生活中具备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总有效53例;研究组给予抑郁心理干预,总有效78例,数据对比显示,采用抑郁心理干预有助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提高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赫琳,张翔.残疾人心理康复的实践与深思[J].中国民康医学,2010(23):89-120.
[2]陈三军,陈功,郑晓瑛.中国残疾人口调查与数据[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1(03):155-169.
[3]林笑微,陈优,宋兵福.躯体残疾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1(06):189-230.
[4]赫琳,张翔.残疾人心理康复的实践与深思[J].中国民康医学,2010(23):256-289.
编辑/哈涛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xfxlxlw/lw46305.html上一论文:简论心理亚健康到精神病只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