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论高职物流管理校企合作模式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649 浏览:9287
论文导读:中必须坚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高职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紧缺专业人才的教育学校,实施与企业合作的教学模式是顺应社会发展、学校教育模式改革的要求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积极探索的一种通过产、学、研的积极融通,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技能型专业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①校企合
摘要: 校企合作模式是社会的需要。但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中仍然存在很多理由,如何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机制、多种模式将物流管理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是探究进一步提高校企合作运营效率的关键点之一。
关键词: 物流管理专业;高职;校企合作模式
1006-4311(2014)33-0267-02
0 引言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向社会输送具有高水平的物流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综合管理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对高职学校当前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要求,实施“校企合作”,将课堂技能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实践技能、顺应行业发展、社会需求的教学模式。
1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施校企合作模式的必要性
1.1 校企合作模式是社会的需要 通过这种模式,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能够避开教育经费不足、课程建设实验设施设备不健全的弊端,有效吸收、利用企业提供的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训练学生熟练掌握物流相关操作技能,形成系统的、全面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获得与时俱进的实际教学理论,为教育模式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通过这种模式,企业能够获得自己需要的物流管理人才,同时还能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无形资产的影响、增加企业的潜在合作伙伴和客户群体。
校企合作模式,学生是主要参与者,一面消化学校的理论知识,另一面又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充实自身的基础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还能够获得良好的就业途径。
1.2 物流管理专业学科特点需要校企合作模式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物流基础知识,也要具有高水平的操作技能、实务运作能力、综合管理能力。这要求高职院校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必须坚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高职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紧缺专业人才的教育学校,实施与企业合作的教学模式是顺应社会发展、学校教育模式改革的要求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积极探索的一种通过产、学、研的积极融通,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技能型专业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①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能够集学校和企业的优质资源于一体,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并将学生带入到企业的综合运营、项目开发中,向学生打开了进一步提升自身能力的大门,为社会输送毕业即可上岗的紧缺人才。
2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理由
2.1 校企合作模式还存在着目标上的不一致性 对于学校来说,它希望自己培养的是具有综合物流专业知识的物流人才;而对于企业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这样一个重视知识,一个重视实践,就出现了培养目标上的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对于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障碍,会导致院校与企业之间关于培养目标的分化和争执。
2.2 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制定上存在的理由 目前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企业和学校签订合作协议之后,企业就放任学校来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他们只重视结果,也就是所需工人的输入。但是由于企业对于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不予以关注,到最后得到的教学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出现了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的人才不相符合的理由,这对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2.3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理由 当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存在着十分多的理由,这主要表现在当前经过探索已经出现了“校企互动模式”“工学交替模式”和“‘订单’培养模式”等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在校企合作教学中很多的学校和企业并没有看到每一种教学模式的适用性,而是采用一种教学模式走到底的方式,从而影响了不同教学模式的使用效果,也影响了对于人才的培养。
3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改善倡议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应“以就业为导向,学校与企业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共同进行物流管理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分析,建立以就业导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结构设计。”②
3.1 坚持校企目标一致原则 根据市场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实际需求,校企双方站在培养社会、企业仅需人才的同一立场上,坚持学校、企业目标一致的原则,签订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协议,培养协议不仅能明确社会当前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各方面能力要求、素质要求,还将高职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予以规定。
3.2 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依据社会需求和实地调研,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应面向各企业所需求的物流一线技术应用与现场管理岗位,这就要求对学生的培养不但要注重物流作业各环节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也要重视对学生各项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更多企业所需要的“多技能复合型人才”。
3.3 落实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课程阶段的完成,可以实施不同的培养模式。
3.3.1 校企互动式模式 针对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内容涉及到的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结合,校企互动式模式在初期教学中应进行强化,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以及企业参与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制定后,指派经验丰富的企业优秀管理者或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到教学中,进行授课,同时学校教师给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实施校企双方互聘,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技能知识的深层理解和技能提升,也为企业生产过程、产品更新提供创造性见解。
3.3.2 工学交替模式 在学生掌握了比较系统的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后,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应加以巩固:学校和企业可以按工读轮换制把同专业同年级的学生分为两部分,在一部分仍在学校上课时另一部分去物流一线技术应用与现场管理岗位,接受实际技能培训和上岗实习,拟阶段进行轮换;或者学校和企业可以制定计划,让学生在企业中全日作业,顶班劳动,在工余通过管理人员或者辅导教师的讲课、组织讨论等方式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内容联系起来,在技能提升训练中形成更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3.3.3 “订单”培养模式 学生由学校学生和企业员工组成,培训和考试内容依据社会当前需要、企业需论文导读:
要,针对企业紧需专业来实行技能和课程教学,这种模式完全依据企业需求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在学校教学完成、具体培训结束后,企业组织考核,合格后就可按合同上岗就业。
4 结语
综上,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不能将教学重点仅放在理论培养上,还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机制、多种模式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开展高职学校与物流行业、企业或服务部门等机构的合作,将学生的理论知识把握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并为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沟通、选择提供可能性,提高就业率,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
注释:
①刘伯超:《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中的理由与策略研究》,载《物流技术》2013年第9期,第470页。
②李瑾:《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载《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第55页。
参考文献:
[1]王力纲.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10).
[2]胡国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14).
[3]李二敏.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