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新一轮改革背景下经济报道拓展六个方向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658 浏览:158471
论文导读:
提要:经济学并不是一门研究怎么样赚钱的学问,更不是一门研究怎么样创业的学问,而是一门研究人怎么做选择的学问。人为什么要做这个选择?怎样的选择是最合理的?是成本最小、收益最高的?这个“人”也可以扩展到“法人”,例如一家公司、一个政府。
关键词:经济报道 新一轮改革 拓展
概括而言,经济新闻其实就是报道市场经济运转时,个人或者公司,或者某个单位为什么要做这个选择?把后面的成本和收益计算出来,就是我理解的经济新闻。从这科理解出发,经济新闻的报道方向或者说经济记者的专业方向,至少有六类。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个是报道宏观经济的记者,或者说叫政经记者,这与我们通常了解的时政记者意思差不多,关注的领域是政治经济。例如发改委、统计局例行的新闻发布会,每月公布的数据。报道这个消息本身就是一个新闻,它是一个经济信息。例如政治局开会研究三季度的经济形势。或者说每年12月初在北京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要研究第二年的经济宏观调控政策、货币政策是否转向等理由。一般来说,我们都把报道这个新闻的记者称为时政记者,但其实他从事的工作就是经济新闻的一部分,做的是政经新闻,报道和解读的是宏观经济政策可能出现的变化。
例如,当下最热的经济词汇“城镇化”,2001年中国开始提出“城镇化”概念,目标是10年后,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这意味着13亿总人口中,城镇居民和农民备占一半。今年上,关于城镇化的提案有100多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更在新一轮改革背景下经济报道拓展的六个方向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各个公开场合提及它,并称之为“中国未来最大发展潜力”。
城镇化率过半,不仅意味着人口的迁移,也意味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变革。但是,为什么中国的城市化战略要加入一个“镇”?不大符合资本流动本能的“镇”,又如何承担扩内需、消解城市化弊病的重任?对很多人来说,“城镇化”或许只是一个虚泛的概念。那么,中国为什么要搞城镇化?城镇化带来了什么,又产生了什么理由?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城镇化?而具体到中部省份的湖南,目前备市县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究竟如何?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有哪些探索与深思,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又有哪些失败的教训?
为解答这些理由,《晨报》组织记者,分头实地考察湖南14个市州的中小城镇样本,解读政府、企业、个^对城镇化的理解、深思与践行,推出了政经类系列报道“城市进化论·湖南新型城镇化样本调查”,在决策层、学术界以及读者圈里的反响都不错。
区域经济新闻分析
有关区域经济竞合的理由,目前国内同行做得非常不充分。像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竞争,广东、山东的中国经济龙头之争,中部六省之间的竞争,沿海发达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甚至县与县之间,都有竞争和合作,都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向的变化。
安徽的《决策》杂志经常采用比较分析法、数据分析法、坐标分析法等专业经济工具来观察区域经济竟合。例如他们做过的《大合肥崛起》报道,梳理、分析了合肥与芜湖,合肥与周边省会,合肥与长三角城市,合肥在不同的坐标体系中的竟合优势和劣势,在当地公务员群体,尤其是省、市、县、乡四级领导干部群体中关注度很高。而《决策》曾经操作的“省会间的较量”“大武汉躁动”“中部双城记”“中部连城诀”等报道,不仅受到专业读者青睐,也成为互联网上不同地区网民争论的话题。
《晨报》也经常利用经济学的逻辑或数理工具,对政经领域的新闻事实进行梳理、分析。例如十八大之后,我们在考虑中长线选题时,就储备了湖南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态势可以如何期待的题目。
十八大之后,李克强总理第一次出京考察的地区,选择的是中部地区的江西南昌,而且主持召开了长江沿线部分省份及城市负责人参加的区域发展与改革座谈会。李克强在座谈会上说,“中部地区、长江流域是缩小区域差距的突破之地,就像下围棋,既要抢金角银边,又要在中间谋势布局。”
2013年全国确定的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目标,意味着每年需要继续保持7%以上的经济增速。而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李克强认为“出路在转方式调结构,而最大的结构调整就是扩大内需。内需潜力东部有,中西部回旋余地和发展空间更大,沿江地带是重要的战略支点。”
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全国期间,参加湖南团讨论时再次强调,“中部地区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十年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部发表《中部地区发展若干理由研究》的报告,第一次系统提出了“中部塌陷”概念,催生了“中部崛起”时代。那么,十年之后,湖南会在中部崛起的浪潮中如何沉浮呢?这些深思,都成为《晨报》在报道湖南一些经济决策时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或者提升了选题的高度,或者直接作为新闻背景增加报道的厚度。
借助这种推理思维,我们7月份花了较大版面聚焦发生在“湘粤赣边区”的区域经济竟合,派出记者辗转三地,推出了一组《新边城记》的经济深度报道,呈现了湖南郴州、广东韶关、江西赣州三市,围绕“湘粤赣边区中心城市”这么一个定位你追我赶、互不相让的故事,引发了三地市民热议。
做地方特色的产经新闻
产经新闻最常见的就是楼市新闻、汽车新闻、IT新闻。但其实产经新闻范围广泛,例如中国服装产业是传统优势行业,数十万家企业,能不能从城市里的某一个或几个服装店的时装变化带出整个产业的趋势来?这都是很贴近群众的行业经济报道。
《晨报》在产经深度报道领域,比较注重结合宏观趋势,以及湖南的特色产业,通过故事来呈现微观经济运转的生态。例如9月推出的《煤老板范金生之死》的组合报道,就通过活跃在湘赣两省的一位煤老板范金生资金链断裂之后跳楼的极端案例,对行情处于低谷的煤炭行业的存活状态进行了深入观察。
实用的消费经济报道
一部分都市媒体将消费经济报道划入“民生新闻”范畴,实质是一回事,常用的着眼点是“”的变动,主要是为读者提供“如何花钱”“如何消费”的服务。经济新闻一个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用”,而消费新闻是最能为普通读者提供“有用感”的资讯。像每年五

一、十论文导读:

一期间都要例行组织采写的黄金周消费指南,为读者提供吃喝玩乐游一条龙解决方案,往往得到读者以及广告主的双重青睐。
现在有车族越来越多,《晨报》今年推出了一个消费服务类评测栏目“越测越开心”,既评测一些用车常识,也评测一些汽车用品。还借鉴专业互联网站的一些方式,多用图、表来呈现。例如新近上市的多款不同品牌的同类电子产品,哪一款最好?记者在报道里做了不少细节的比较,强调服务性、专业性,提醒读者如要购买应该主要甄别哪些指标,不要轻信哪些概念和噱头等等。
上市公司动态新闻
公司新闻与产经新闻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它多以单个公司为主角,而产经新闻的主角是多个公司,及其背后的行业趋势。当然公司新闻不一定非要围绕着上市公司打转转。
《晨报》2012年第一个戳穿温州商人林春平“虚假”收购美国大西洋银行,反应速度抢在了专业财经媒体的前面。我们通过越洋查询,获得了美国特拉华州政府的回函确认:根本不存在一家大西洋银行,成为整个事件的转折点。
今年《晨报》在公司新闻方面主要的创新在于与“大数据”结合。例如根据公司中报、年报、公告信息,借鉴《福布斯》、“胡润富豪榜”的一些数据统计方式,定期开列“湖南上市公司富豪榜”“湖南上市公司薪酬榜”等,报道效果和社会反响都不错。
理财新闻
常见的股市行情分析只是理财新闻里的一类,《晨报》还广泛关注了基金、债券、保险、黄金、期货甚至储蓄等领域。我们曾经开辟并反响良好的“小本创大业”专栏,专门讲述市民如何小投资开店赚钱。简单讲,消费经济新闻要报道的是怎么样少花钱,多买更好更多的东西;而理财新闻,则是报道怎样才能使钱包更鼓一点,钱赚得更多一点,或者钱放在银行、券商,哪里更安全一点。
当然,与专业媒体不同的是,作为面向市民的都市媒体,《晨报》的经济新闻特别强调“低门槛”和“悦读性”。“新闻”是媒体经营的特殊商品,同样需要特别注重“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在确定每个报道题目时,都要想一想:读者是否需要这个新闻?读者需要我们如伺报道这条新闻?在采写一条新闻作品时,都会想一想,这样写读者能看懂吗?读者愿意看吗、读者读起来有意思吗?
正是从这种注重“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的角度,我们的经济报道才跳出了局限于“股市”“楼市”新闻的泥沼,寻求更为广泛的报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