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阅读教学言语行为论述与对外汉语阅读教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022 浏览:21881
论文导读:也就是其语用意义。例如:(1)小明,你明天能把书带给张老师吗?在这句话中字面意义是询问,但是实际上其语用意义并非是为了询问小明能否把书带给张老师,而是一种请求,请求小明明天替说话人把书带给张老师。(二)间接言语行为的分类塞尔把间接言语行为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规约性言语行
摘 要:阅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行为,是作者通过文字这种特殊的手段,来完成一个或一系列的言语行为。在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根据约翰·奥斯汀和约翰·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以及阅读的内涵可以构建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即语言解码和语用推理。本文探讨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从“言之发”推断出“言外之力”,从字面意义推断出隐含意义,从而准确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深层含义,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 语境 语言解码 语用推理 图式

一、言语行为理论阐述

(一)直接言语行为与间接言语行为

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John.L.Anstin)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旨在回答语言怎样用之于“行”这个问题。奥斯汀指出一个人在说话时,实际上完成了三种行为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在奥斯汀的研究基础上,美国学者约翰·塞尔(John.R.Searle)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他认为任何言语交际模式都涉及到言语行为,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不是简单的符号、语词或语句,而是被完成了的某种言语行为。言语行为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是指通过另一种以言行事的方式间接实施的以言行事,从而导致在特定的语境条件下,话语意义通常并非词义的简单相加,说话人使用话语表达的意义不同于其孤立条件下的语义。那么要理解间接言语行为,首先要了解其字面意义,然后通过字面意义来推断其间接用意,即话语间接表达的言外之意,也就是其语用意义。例如:
(1)小明,你明天能把书带给张老师吗?
在这句话中字面意义是询问,但是实际上其语用意义并非是为了询问小明能否把书带给张老师,而是一种请求,请求小明明天替说话人把书带给张老师。

(二)间接言语行为的分类

塞尔把间接言语行为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规约性言语行为是指对字面用意作一般性推断而得出的间接言语行为,这类间接言语行为已形成一种惯用的标准格式,交际双方可能已经觉察不出这类言语行为在字面上的施为用意。而非规约性言语行为相对比较复杂,需要更多地依靠交际双方共知的语言信息与所处的语境来推断出言外之意或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三)对间接言语行为的解释

间接言语行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说话人如何通过字面意义来表达间接的言外之力,即语用用意。同时听话人如何从说话人的字面用意中,推断出间接的言外之力,即语用用意。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习语论和推理论。习语论者认为某些话语可以间接行使某种功能主要是因为其本身的言语形式或习惯用法。他们试图通过习惯用法的特殊语言形式与他们间接实施的功能建立对应关系,从而解释间接言语行为。推理论者认为在言语交际中,听话人要根据一系列的推理步骤才能从话语的字面意义推导出说话人的真正意义,重视交际双方共知的语言的和非语言的背景信息以及相关的语境因素,同时还包括听话人的逻辑推理能力,我们可以结合这两种理论来解释言语交际理论。

二、阅读的内涵

语言学家威廉斯认为“阅读就是一个人看着并理解所写文字的过程”。“理解”是阅读的根本,作者通过文字这种载体向读者转达信息或思想内容,而读者必须通过文字所呈现出来的字面意义去理解和揣摩作者深层意图,即其中的言语行为。这种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行为,是作者通过文字这种特殊的手段,来完成一个或一系列的言语行为。赛尔认为言语行为作为人类行为科学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规约性,听者可以通过字面意思做一般地推测即可理解说话者的意图;但是同时他又指出言语行为还具有非规约性,也就是其字面用意和话语用意不一致,其反映出来的正是说话者的意向,那么听话者必须具有支配所说的这些话的那些规则的知识才能理解说话者真正的意图。那么阅读的过程也就是读者对阅读的文本信息进行解码,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推理,理解和作者真实交际意图的过程。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的过程也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解码和推理的过程,解码就是根据符号提取信息,即对文本进行字面意义的理解,这是源于:论文网站大全www.7ctime.com
阅读的基础。推理就是利用百科知识、逻辑知识、语言知识从前提关系中得出结论的过程,即根据解码信息,利用读者语言和非语言的相关图式推导出作者的实际意图,这是阅读的关键。

三、言语行为理论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技巧以及通过提高阅读能力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根据阅读的内涵,阅读理解的过程可以简化成两个步骤:1.解码得出字面用意,即“言之发”;2.推理得出语用用意,即“言外之力”。那在阅读教学中应遵循这一认知规律,提高教学的效率。

(一)丰富和完善学生汉语语言图式

图式是人类个体过去获得的各种观念或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语言图式是指学习者对各类阅读材料中语言、词汇以及语法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它是阅读的前提,是读者对文本的解码从而得到字面意义。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应继续加强对汉字、词汇和语法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汉语基本知识的掌握。

(二)加强语境教学,增加学生文化背景知识

语境是交际时言语活动所存在的场所,一般包括背景语境、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是进行语用推理的依据和外部条件。
(2)与父辈们不同,“80后农民工”不再当自己是挣钱的工具,开始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也试着表达真实的感受。
(《新HSK五级全真模拟测试题集》)
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对中国当下社会的了解,缺乏这种背景语境的知识就很难理解“80后农民工”与其父辈的不同,也就很难理解整段文章,那么在HSK考试阅读理解的选择上会出现偏差。
(3)这电视本来只是没声音了,被你一修连图像也没了,你真行! (《新HSK五级全真模拟测试题集》)
“你真行”字面意思是夸奖别人在某一方面非常有能力,但是根据话语的情景语境,不难推断这是讽刺和责备的言语行为。
(4)鲁四凤:(厌恶地)爸,您看您那一脸的油,您把那皮鞋再擦擦吧。
鲁贵:讲脸呢,学你妈那点穷骨头,你看她,她要脸,跑他妈的八百里外女学堂当老妈。
(《汉语高级教程﹒雷雨(第一幕)》)
“脸”在新华字典中有三个义项:1.面孔,头的前部从额到下巴;2.物体的前部;3.体面,面子。例(4)中,“脸”出现了两次,但是其意义并不相同,只有在上下文语境中才能确定其特定的含义。
在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应当结合语境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丰富和完善学生的文化图式,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的社会、历史、文化等背景知识。然后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利用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来判断词语的语境意义,掌握文本的字面意义,完成对文本的解码。

(三)培养学生语用推理能力。

对文本论文导读:
的解码,即理解其字面意义,不能视为严格意义上的理解的一部分,而应把它当作为理解过程提供信息输入的一个阶段。有了这种信息输入,读者就可以利用其知识背景和推理能力来推断作者的交际意图,因此提高学生语用推理能力是阅读教学的关键。
(5)钱钟书先生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写的小说以及根据他的作品改编的电影在中国都非常受欢迎。有很多记者都希望能当面采访他,但他却谦虚地说:“如果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为什么一定要认识那只生蛋的母鸡呢?”
A:钱钟书拒绝记者采访
B:钱钟书学问大,但不谦虚
C:钱钟书不喜欢吃鸡蛋
D:钱钟书改编了很多电影
(《新HSK五级全真模拟测试题集》)
间接言语行为是指通过另一种以言行事的方式间接实施的以言行事,用简单地公式表示为:“当甲说X之时,他就在实施Y”。例(5)可以转化成:
X=如果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为什么一定要认识那只生蛋的母鸡呢?
Y=拒绝
所以钱钟书的间接言语行为是拒绝。其推理的过程为:
步骤1:钱钟书向记者说的这段话,是反问句,意为没有必要认识那只生蛋的母鸡。
步骤2:我们设想钱钟书遵守合作原则,并恪守其中的关系原则。
步骤3:钱钟书的回答必须表达一种言语行为:接受、拒绝、建议等等。
步骤4:钱钟书回答的字面意思并没有上述任何一种言语行为,那么他就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原则,必然会产生言外之意。
步骤5:根据背景知识我们可以推导出鸡与鸡蛋的关系和作者与作品的关系相一致。那么喜欢鸡蛋没有必要认识那只生蛋的母鸡,也就意味着喜欢作品也没有必要认识其作者。
步骤6:钱钟书的言外之意就是没有必要采访他,即他拒绝了记者采访的请求。
上述各个步骤表现了理解间接言语行为的逻辑推理过程,可以看出钱钟书实际上是拒绝了记者当面采访的请求,通过这种巧妙的回答既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也给对方留有面子,是一种礼貌的行为,所以这题的正确答案是A。
四、结语
阅读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行为,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语句本身表达的类似言语行为被称作“字面意义”,而其间接的“言外之力”还需要读者根据其语言文化图式和自身的语用推理能力来推断。因而在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语言文化图式,引导学生利用语境判断语句本身的字面意义,同时提高学生的语用推理分析能力,使其能够真正理解字面意义背后作者的深层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Austin.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
Searle.J.R.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3]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源于:免费论文www.7ctime.com
王尧美.新HSK五级全真模拟测题集[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2.
[5]李玲,邹岩.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指导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
[6]丛日珍.关联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12).
[7]张晓娟,邱雪琳,李裕娴.关联理论与英语阅读浅析:第26卷[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
[8]周小兵,宋永波.对外汉语阅读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万日升 杭州 浙江农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3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