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美术课浅议高中美术课有效性教学学术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505 浏览:20993
论文导读:
摘 要: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由于欣赏课的重复乏味,在教学效果上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因此,如何提高美术教学有效性成为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出发,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美术;欣赏课;有效教学
1005-5312(2013)17-0244-01
美术属于视觉艺术,需要我们用眼睛来欣赏美术作品。但是美术课在高中教育阶段非常的乏味,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挑战,我们如何提高美术课的有效性呢?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问题。
众所周知,我们美术教师上美术课一个教案要重复数十次,而且每年都是上相同的教材。这种无休止的重复,摆在每位美术教师前面的挑战就不言而喻了。上好一堂课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象“温水时里煮青蛙”慢慢地没有了。我们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并在情感上打动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并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以学生为教学主角,辅助、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变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而不是严厉的监督者。在营造了轻松氛围的同时,辅助以各种有效的教学措施和教学策略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完成教学目标。
另外,在中国,在受应试教育压力下,即便是艺术学科在高中也已纳入学分制,照样也会因“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不受重视。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美术教师的自我重视,以及对自己的职业热爱。美术教师应自己看重自己的岗位,不要轻易将美术课改成自习课,不要因其它应试科目老师前来“借课”就求之得。
只有在教师对课程自我重视的前提下,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争取在课程开始之前就利用精心的导课内容触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积极性,诱发他们的求知。例如在教学中有一堂关于现代包装设计的课程,课程导入时,老师将同一种小的学习用品用草纸、精美包装纸和塑料袋分别进行包装,以此方法作为导课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突出了包装的重要性,教学效果自然而然的就会得到提高。
作品鉴赏是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提高学生美术鉴赏的能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如图片、文字、多媒体等为学生创立一个有效的艺术情境,让他们更加贴近作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米罗斯的维纳斯》许多学生面对这既熟悉又陌生的女神,学生从审美上会产生一种迫切想了解的心理。教师应从审美角度向学生分析讲述维纳斯女神之美的具体表现。维纳斯脸部呈现的是宁静美,亭亭玉立的身材呈现的是普拉克西特列斯的曲线美,失去双臂而产生的又是一种残缺美。在她身上人们看到的不仅是女性魅力,更表现了一种内在东西——人性的美。
我们在教学欣赏课时,要把这些古代作品的美传递给学生,传递美的感受并不难,难的是花心思去修养自身素质,提高自我专业水平,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得到提高。一个美术教师,除为人师表的师德要求之外,应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广博的知识素养,要懂得“看”,懂得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如何汲取,如何向学生布道授业,解惑的手段要缜密思考。
美术课程中不能纯粹地总使用老一套内容,局限于欣赏和绘画,而可以适当导入摄影、漫画卡通、陶艺,以及计算机多媒体以及走出课堂等表现手段,丰富学生的知识,全面地培养学生,扩展他们的视野。美术教育中还应该贯穿一些和日常生活联系的知识,才能发挥它的本质含义和现实意义。
在美术新课标中指出,教学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知识源于生活,再回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满载着兴趣走进学习的课堂,并能将课堂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之发现学习的知识。例如在讲到关于中国民间美术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收集各种民间的美术作品,如剪纸、泥人、民画、雕刻等,并在课上集中展示,同时老师要做好准备,为学生收集的作品进行讲解和描述,其中在穿插上课堂教学内容,这样一来,肯定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的过程就是老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生硬的内容、方法和语气是不能将教学内容有效地教授给学生的。大量的实践证明,良好的学习情绪能够让生精神振奋,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考效率。
因此,饱含情感的教学是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关系,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有效措施。老师要通过真挚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去感染学生,靠近学生,才能增进与学生的情感,在开展教学的才会更加得心摘自:毕业论文模板www.7ctime.com
应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到达有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崔凯伟.搭建创新舞台,上好高中美术欣赏课[J].中国校外教育,2009.
刘浩.高中美术欣赏课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2009.论文导读: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