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仿真基于ADAMS和AMESim浮杯式轴向柱塞泵联合仿真设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5493 浏览:160580
论文导读:2.2虚拟样机联合仿真技术在轴向柱塞泵探讨中的运用近况15-161.3本课题探讨的目的和作用16-18第2章浮杯式轴向柱塞泵论述分析18-362.1浮杯式轴向柱塞泵结构分析18-212.2浮杯式轴向柱塞泵运动学特性分析21-282.2.1浮杯受力分析21-222.2.2浮杯运动轨迹分析22-262.2.3浮杯柱塞相对运动速度分析26-282.3浮杯式轴向柱塞泵
摘要:液压传动被广泛运用于国防、冶金、航空航天等部门。轴向柱塞泵是现代液压传动中,利用较多的液压元件之一。重型液压机,行走车辆,军用武器等工业产品中都广泛地利用了轴向柱塞泵。传统的斜盘式和斜轴式轴向柱塞泵结构探讨已趋于成熟,但噪声、泄漏、磨损、提升工作效率等不足仍有待进一步的改进。21世纪初荷兰Innas公司提出了一种新型浮杯式结构,对其工作性能进行了论述探讨,并在2005年对第一台物理样机进行了试验探讨。结果显示浮杯式结构在改进流量脉动、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噪声等方面都较传统结构具有一定的优势。本论文在对浮杯式轴向柱塞泵的结构和工作特性进行了论述分析的基础上,在ADAMS和AMESim中分别建立了浮杯式轴向柱塞泵的动力学模型和液压模型。同时使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和液压体系仿真软件AMEsim之间的接口模块将两个模型集成在一起,建立了浮杯式轴向柱塞泵的联合仿真平台。使用联合仿真平台对浮杯式轴向柱塞泵的杯体运动特性、力矩传递特性、球形密封结构从及错位式配流结构进行了仿真探讨。通过论述分析,结合仿真实验结果,得到了浮杯式轴向柱塞泵工作历程中几点基本参数的变化规律,总结了浮杯式结构相对于传统结构的优点,验证了错位式配流结构和空心球形头密封结构的优越性,为国内浮杯式轴向柱塞泵的进一步探讨打下了基础。关键词:轴向柱塞泵论文浮杯式结构论文联合仿真论文ADAMS论文AMEsim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从关系人员哦。摘要4-5
Abstract5-10
第1章 绪论10-18

1.1 轴向柱塞泵10-13

1.1 轴向柱塞泵概况10

1.2 传统轴向柱塞泵结构特征及探讨近况10-12

1.3 浮杯式轴向柱塞泵结构特征及探讨近况12-13

1.2 虚拟样机联合仿真技术概述极为运用近况13-16

1.2.1 虚拟样机联合仿真技术概述13-15

1.2.2 虚拟样机联合仿真技术在轴向柱塞泵探讨中的运用近况15-16

1.3 本课题探讨的目的和作用16-18

第2章 浮杯式轴向柱塞泵论述分析18-36

2.1 浮杯式轴向柱塞泵结构分析18-21

2.2 浮杯式轴向柱塞泵运动学特性分析21-28

2.1 浮杯受力分析21-22

2.2 浮杯运动轨迹分析22-26

2.3 浮杯柱塞相对运动速度分析26-28

2.3 浮杯式轴向柱塞泵流动特性分析28-34

2.3.1 浮杯腔流动特性分析28-29

2.3.2 球形柱塞头密封泄漏分析29-32

2.3.3 流量脉动分析32-34

2.4 本章小结34-36

第3章 浮杯式轴向柱塞泵动力学模型36-46

3.1 浮杯式轴向柱塞泵主要运动部件尺寸分析36-37

3.2 浮杯式轴向柱塞泵几何建模37-39

3.3 浮杯式轴向柱塞泵物理建模39-42

3.1 添加约束40-41

3.2 施加驱动41

3.3 定义载荷41-42

3.4 动力学模型仿真测试42-43

3.5 本章小结43-46

第4章 浮杯式轴向柱塞泵液压模型46-58

4.1 浮杯式轴向柱塞泵液压模型分析46-50

4.

1.1 浮杯式轴向柱塞泵功率传递键合图47-48

4.

1.2 浮杯式轴向柱塞泵力矩模型48

4.

1.3 浮杯式轴向柱塞泵流量模型48-50

4.2 浮杯式轴向柱塞泵液压建模50-54
4.

2.1 机械传动模块建模50

4.

2.2 容积模块建模50-51

4.

2.3 配流模块建模51-54

4.3 液压模型仿真测试54-57

4.4 本章小结57-58

第5章 联合仿真58-72

5.1 联合仿真概述58-60

5.2 建立联合仿真模型60-63

5.3 联合仿真分析63-71

5.

3.1 浮杯运动特性分析64-65

5.

3.2 浮杯泵力矩传递特性分析65-67

5.

3.3 浮杯泵两种球形密封结构比较分析67-69

5.

3.4 浮杯泵两种配流结构比较分析69-71

5.4 本章小结71-72
第6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72-74

6.1 工作总结72-73

6.2 工作展望73-74

参考文献74-77
致谢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