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反思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反思初探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969 浏览:9130
论文导读:
摘 要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教师应把握正确的教育理念,并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实际教学活动中,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进行反思,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师;角色反思;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对自己所担当的角色进行反思。语文教师应由课堂教学的主宰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者,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训导者成为言传身教的师范者。

一、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还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引导者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其实,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获取知识的主体,教师既不能代替学生思考,也不能擅自代替学生言论,要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为此,第一是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反思。教师要有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应根据教材、课时、学情正确定位三维一体的目标,应根据课堂的动态发展恰当地调整预设目标和生成新的目标并有所侧重,应主动对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自我评估。第二是在教学结构安排上进行反思。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应是线性教学设计和组块教学设计的有机结合。前者以教师的教为出发点,以教学主线为轴贯穿全课,教学设计严密,教学步骤细致具体,师生的教和学生的学较多地受制于预设的教学方案;后者代表现代的教学设计观,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以“教学块”或言之“学习单元”来组合构建课堂。一堂课可能是“多块”,也可能是“一块”,更体现一种主题学习的风格,凸现课堂中师生的交往互动,凸现课程资源的创生开发及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第三是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传统教学过程的把握,教师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不重视学生是否对内容已经掌握。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是否对内容真正理解和掌握。比如通过学生作业检查学习情况,就要精心设计,使课堂教学内容中静态的文字变成学生脑中优美的图画,生动的场面,活生生的人物,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第四是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注重教师的教法选择,而生本课堂教学往往包括教师有目的地教与学生自主地学两个方面。现行语文教学常用的方式有问题教学法与读书感悟法两种。问题教学法重视教师的引领,比较适合理性的文章,宜对文章作粗线条的处理,以导读之;读书感悟法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比较适合感性的文章,宜对文章的精彩部分进行处理,以研读之。因此,通过如这类教学方法的反思性活动,从而有效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教师应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者

教师要想实现由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者,就应从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入手。一是从学生自身的认知实际入手,重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给予学生阅读的自由空间,引导他们广泛阅读。如开展小型的语文知识比赛、讲故事比赛、辩论比赛等。只有尊重孩子的选择权,给予孩子自由阅读的空间、孩子才会自愿地去做、去阅读,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获取新知识,增强阅读能力。二是合理使用多种阅读方法。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正确的阅读方法要训练学生边读边标注的习惯,要引导学生学会把精读、略读、浏览相结合的方法,还要训练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不能只为阅读而阅读,要通过阅读解决疑问,拓展知识面。因此,只有掌握阅读技巧方法才能提高阅读效率。三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所谓良好的阅读,是指每天定时阅读,如记读书笔记、写日记、看书、看报、写读后感等习惯。四是重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如教完《小镇的早晨》一课,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小镇源于:硕士论文www.7ctime.com
早晨的美景,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学习《蚕姑娘》、《小蝌蚪找妈妈》等课文,在让学生饲养小蝌蚪、蚕宝宝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学生会至始至终在兴趣之中。

三、教师应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训导者还是言传身教的榜样者

语文教学重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而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则重在教师的熏陶感染。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所以教师应真正变为身论文导读:提升境界或克服偏见,这就离不开“倾听”,“倾听”的目的是为了“沟通”,接纳和分享,是双方的人文交流,作为对话“过程”中的一切,教师在对话中必须学会“倾听”和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欣赏孩子们的“真情告白”。只有孩子们真正拨动了自己的心灵之弦。课堂和课堂下才会产生孩子优美的和声。第三是要善于赞赏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
教言传的示范人。第一是要能“屈尊”。教师不是“权威”,而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和错误,以一颗平常心与学生真诚面对,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把学生当作鲜活的生命来看待,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第二是要会“倾听”学生看法。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互动的,是双方交流的,是相互促进的,在这种互动中实现着各种信息的沟通,汇集融合。从而提升境界或克服偏见,这就离不开“倾听”,“倾听”的目的是为了“沟通”,接纳和分享,是双方的人文交流,作为对话“过程”中的一切,教师在对话中必须学会“倾听”和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欣赏孩子们的“真情告白”。只有孩子们真正拨动了自己的心灵之弦。课堂和课堂下才会产生孩子优美的和声。第三是要善于赞赏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赞赏是对话中的接纳。它要求教师要看到学生人性的美好,看到每个学生的进步、向上。在老师的赞赏声中,学生树立起了自信心和自豪感,就能养成积极主动向上的健康心境,会使学生的人生旅程充满掌声、笑声。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师必须首先找到自己的空间,重新定位。只有建立新的教师评价体系,才能促进教师主动采取新的教学方法,使新的课标落实到实处,使教育改革从口号走向实践。
参考文献:
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李长洁,张雅君.教师的教学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