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述语文教学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论述深思理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587 浏览:73589
论文导读:
摘 要: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中,针对边远地区初中学校教学班人数多的现状,提出“把大班小班化,实施同班异教,能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就“大班化小班,同班异教”的含义、为什么要“大班化小班,同班异教”以及怎样“大班化小班,同班异教”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大班化小班;同班异教
边远地区初中学校教学班人数多,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中,受到了许多限制,笔者认为,把大班小班化,实施同班异教,能够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

一、“大班化小班,同班异教”的含义

所谓的大班化小班,就是根据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按照知识能力的高低,分成几个小型的学习班;教学上,根据小班中学生的基础、个性差异,设计不同的目标,实施不同的教法,让学生都有收获。

二、为什么要“大班化小班,同班异教”

1.原有班级管理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

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原有的班级管理模式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依然是制订统一的教学目标,实施统一的教学目标,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不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以及个性差异。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能够达到目标的只有少部分学生,而大部分源于:论文的格式www.7ctime.com
学生逐渐对语文学科学习丧失了信心。

2.不同层次的学生信心不一样

学习基础好的,信心倍增,学习语文犹如“探囊取物”,甚至可以认为有时不需要教师教也能自己学懂。基础差的,开始信心十足,但过一段时间后,在同一目标的要求下逐渐跟不上,完不成教师规定的任务,考试成绩始终掉到最后,于是产生厌学情绪。

3.行为习惯不一样,需要也不一样

我们面临的学生,由于生活的地域、受到的家庭教育不一样,行为习惯和对事物的认知不一样,需要也不一样。如果以同一目标要求,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三、怎样“大班化小班,同班异教”

1.了解学生背景,建立学习班,使学生认同

为了有效地实施“大班小班化,同班异教”的教学,老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背景,做到心中有数,为分班作好必要的准备。我们可以从学生家庭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小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自身的特长作比较全面的了解。具体做法是:学生上初中半学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书写习惯、阅读习惯、检测成绩和学生小学阶段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弄清楚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爱好,通过家长会、家访,了解学生生活环境,在此基础上制订学生分班训练的标准和要求,为“小班化,同班异教”做好准备。
半期考试后,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学习班。“A班”学习基础差,态度不端正,书写糟糕,懒惰怕吃苦;作文找不到内容,表达不清。“B班”基础相对“A班”稍好,能够工整地书写,流畅地朗读课文,但阅读理解能力不强;作文内容空洞,缺少真情实感,篇幅短。“C班”学生书写规范,阅读理解能力较强;作文感悟性强,能从身边小事引发感悟,学习上比较有自觉性。这样划分小班,从排序上克服以前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从感情、心理方面获得学困生的认知,学困生从情感上认同了老师。

2.制订不同目标,实施同班异教

目标的制订是教学的依据,同时也是语文素养整体提升的目的,更是反映老师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的尺度。新课程教学目标关注的是学生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归根到底是提高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自觉学习。因此,制订目标宜由低到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制订基础目标,调动积极性,培养自觉性
不同的目标是“大班化小班,同班异教”的实质,也是难点。因此,在目标制订中首先要注意的是调动学生的情感和积极性,而积极性调动的一个条件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有事可做,并在动手完成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兴趣,激活学生大脑中的潜能,让语文教学目标真正实现。
布置课外作业,目的就是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我们在布置的时候,就要使学生能够在已有的认知上,能轻松达到目标。如,要求“A班”的学生每天练习一篇钢笔字,要求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每周学习一篇课文,摘抄文中的优美词语、句子;每月在老师的辅导下完成一篇作文。“B班”学生每周完成三篇课外阅读摘抄;每两周完成一篇课外练笔,交老师批改。“C班”学生每周完成三次课外阅读摘抄和一篇练笔,交老师批改。
这种目标的制订根据学生的基础,论文导读:性,由课外延伸到课内一堂课上,组织授课内容仍在一节完成,但所提的问题,所完成的任务,不同的“班”就必然不同。如,在设计思考问题的时候,“A班”学生要思考的问题显然要比“B班”的难度低,而“C班”要回答的问题要难于“B班”。其目的是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思考问题时能邻位商讨,或在老师的辅导之下进行讨论,在同一层次中
让学生感到难度不大,每个学习小班都觉得有事可做,而且目标都能够达到。一段时间后,再根据学生情况调整目标,学生的主动性在无形之中调动起来了。
(2)制订教学目标的层次性,由课外延伸到课内
一堂课上,组织授课内容仍在一节完成,但所提的问题,所完成的任务,不同的“班”就必然不同。如,在设计思考问题的时候,“A班”学生要思考的问题显然要比“B班”的难度低,而“C班”要回答的问题要难于“B班”。其目的是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思考问题时能邻位商讨,或在老师的辅导之下进行讨论,在同一层次中集中完成任务,实现全员参与,各得其所,共同提高。
尤其是对于基础较差的“A班”来说,本来认为自己不可能解答的问题或自己不能提出有深度的、有价值的问题,但因为有老师设计的层次性问题,由于和邻近的学生在同一层次上,心理上自卑感减弱,加上不服输精神的怂恿,他们的自信心会明显增强,参与意识必然会提高。长此以往,原来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提高。
(3)精心设计教法
一般来讲,学生层次不同,决定了目标的不同,而实现目标,最终还是体现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这必然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作好全盘的考虑,既让优生吃得好又让后进生吃得进。设计教法一要根据课时内容,二要依据新课程规定的三维目标,三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四要依据自己施教的课堂目标。将具体的教法融入其中,并与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最佳的教学设计。
当然,“大班小班化,同班异教”是需要教师付出很大心血的。单就研究学生情况这一点,教师就得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而要了解和研究每个学生的特征,必然增加教师的劳动量。而在此基础上还要设计不同层次的目标、教法、作业,有时还要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其劳动量显而易见。但“同班异教”有利于全班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新课标理念的实现,为师者应义不容辞。
(作者单位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