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讨高职校企文化融合背景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思科技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648 浏览:51263
论文导读:
摘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办学模式下,校企之间文化的互融、互动、互惠逐渐成为校企合作的新取向。在校企文化融合的背景下,改变高职院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顺应职业教育环境的变迁和发展的趋势,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源于:硕士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校企文化 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
现阶段,随着高职教育内容和形式的更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社会呼唤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的复合型人才,在此背景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众多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工学结合”的高职治学模式下,文化与技术交互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当前,在校企文化交互并逐步融合的背景下,为迎合时展要求,传统的高职教育理念正逐步发生改变,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如何在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穿插实践技能培训,是当前众多高校开展实践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 校企文化融合给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新机遇
1.1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助其成才。接收高职教育的学生,其思想认知和价值观念正处在觉醒和探索阶段,其对社会的认知在一天天发生改变,思想动态十分活跃。校企合作办学,通过岗前培训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运作,身临其境地感知企业文化及其先进的经营理念,切实体会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人才与人才之间激烈的竞争态势,了解企业与人才之间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微妙关系,端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思想认知,使其充分认识到知识与技能对于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感受到职业责任和竞争压力,从而使其产生职业紧迫感、危机感和使命感,使其端正学习态度,产生学习动力,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不断寻求自我能力的提升。
1.2 可以塑造良好品德,有利于高职学生成人。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能使优秀的企业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中,以企业的视角、企业的处事方式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理想与现实、纪律与自由、公平与效率、自主与监督、协作与竞争之间的关系,使他们更加理性地看待职业道德和社会发展,敦促其端正思想认识,树立高尚的理想,在奋斗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1.3 可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高职学生就业。高校在日常理论教学中引入企业用人标准,使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相互渗透。高校与企业就人才培养达成共识,基于人才储备的需求,企业会尽可能地为高职学生创造机会使其参与社会实践,以企业所要求的技能水平和职业操守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使其切身体会作为优秀企业员工所必需具备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进而端正就业思想,客观的评定自我能力水平,在校期间通过加强学习弥补自身能力缺陷,提高本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1.4 可以培养创新精神,有利于高职学生创业。企业竞争人才制胜。人才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决定这家企业能否在激烈的企业竞争中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现阶段,企业竞争日益白热化,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创新能力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考核标准。为适应企业发展要求,高职教育除了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还必须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2 校企文化融合给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
2.1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念要求转变。现代经济体制下,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会贯通已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大特色,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在脱离校园环境条件下如何更新教育理念的全新课题,教育理念的更新从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开始。
2.2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模块要求转变。基于校企合作教学理念衍生而出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史上一次重大突破。这种“产、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训两种教学方式有机整合,在企业与高校之间搭设了一架桥梁,有助于顺利实现学生向职业人的过渡,也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储备了新生力量。自“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高校推广开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模块也随之转变,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对高职思政教学而言也是一个新的尝试。
3 改进校企文化融合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3.1 正确认识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外,重要的是要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且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人才培养为己任,以社会和企业论文导读:
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合理安排思政教育内容,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开拓创新精神、通晓现代管理理论及网络应用技术的思政教育师资队伍;不断完善人才选拔、晋升机制和薪资分配制度,重点培养专业素质高、爱岗敬业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为其个人成长提供一个公平合理的晋升机制和良好的工作环境,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和企业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
3.2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思想独立且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对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等有自己的认知,很难通过思政教育将其思想观念统一起来。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对于高校生端正思想政治观念和未来成材有重要作用。
3.3 以企业用人需求为导向,辅以就业指导,促进人才成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服务社会,为各行各业输送理论知识扎实且技能水平过关的一线人才。为迎合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快速实现高校生向职业人的转变,高职教育应该以社会需求和企业发展要求为导向,增进校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免高职教育与社会脱节。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思政教育中,尤其要注重高校生职业道德素质及行为规范的养成。
3.4 把握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关键点,提高高校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先进个人或先进事迹作为教学案例开展思政教育工作,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思想道德观念;督促其自觉以制度章程约束自身行为;加强高校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其正确看待生产一线或社会基层工作,树立服务基层的价值观念,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结合高校生所学的专业特点,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和职业信念融入思政教育教学内容中,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职业文化的熏陶。
3.5 基于实践活动平台,提高高校生的技术创新能力。现代经济制度下的思政教育,不再是以往“填鸭式”理论知识的灌输,传统的教学思想已无法跟上时展的需要。在校企文化融合的背景下,高校要根据企业文化的特点开展校园主题活动、党团组织活动、时事政治学习、参观革命教育基地、社会公益服务活动、社会实践调查等多元化的实践培训活动。还可以利用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的形式,让学生从中感悟、印证和尝试履行相关岗位职业道德规范,通过职业实践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同感,培养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充分认识自我,了解社会需求,培养良好心态。
参考文献:
王妍,庞赫然.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初探[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杨霞.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1).
[3]张亚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状况、对策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1(15).
作者简介:
王红(1974-),女,云南云县人,高校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学院计算机教学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