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市井《定风波》与柳永词市井意识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75 浏览:14204
论文导读:
摘要: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使得市井阶层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成为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重要表现对象。柳永做为一个饱读诗书的大词人,长期混迹在市井百姓之中,产生了浓郁的市井意识,历史性地承担起歌咏市井人物的生活与情感的重任。其俚俗词的代表作《定风波》集中地体现了这种市井意识。
关键词:柳永词 市井意识 定风波
柳永是宋代词坛大家,宋人叶梦得《避暑录话》中说:“凡有井水处,皆吟柳词”,意思就是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都在传唱柳词。可见,柳永的词在他所处的时代就得到了最广大人群的喜爱。文人骚客喜爱柳词,这不必说,因为他们有文化,会欣赏。那么在北宋那个时代,没有接受过多少文化教育的普通的老百姓为什么也如此钟爱柳词呢?原来,这是因为柳词中相当一部分作品体现出他同时代的其他大词人都不具备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市井意识。
1 柳词市井意识形成的原因

1.1 社会原因:市民阶层的兴起是柳词市井意识形成的基础

“市井”是中国城市或城镇的重要构成,代表着城市的底层。文学作品中的市井意识,就是站在市井众生的角度,描摹市井风情,抒写市井情感,体现深厚的人文关怀的一种意识。
北宋以前的城市,一般都是住宅区与商业区严格分开,即“市”、“坊”严格分开。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越来越多的人聚居到城市,彻底打破了“市”“坊”的界线,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如当时最繁华的城市——首都,拥有100万人口,市民社会已相当发达。就使北宋的市内手工业作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白市、夜市和晓市。许多交易数额巨大。城内还有固定市场和定期集市,有所“瓦肆”;在北宋年间还出现了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代表——“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信用货币。总之,北宋时期创造了中国封建史上商品经济的一次顶峰。而商品经济的繁荣,也使得社会中较低阶层浮上水面,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成为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重要表现对象。
柳词的市井意识正是这种社会背景下的产物。做为一个市民文学家,柳永在这种特定的社会文化都市化和商业化的时代氛围中,走上文学舞台,历史性地承担起歌咏市井人物的生活与情感的重任。

1.2 个人原因:柳永的个性和才华是柳词市井意识形成的决定因素

不得不承认,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对其人生命运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柳永虽然出身官宦人家,饱读诗书,但是和同时代很多严谨的文人士大夫相比,柳永的性格更加任情和放纵,这直接导致他仕途坎坷,一生潦倒,始终没有进入当时的主流社会,而是长期混迹在市井百姓之中,即使做
官也是沉沦下僚,这正是柳词市井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北宋是一个非常崇尚读书的时代,而且柳永出身于世代书香的仕宦之家,他的祖父柳崇是儒学大家,五个叔叔和两个哥哥都是进士出身,有的还做到礼部侍郎。有这样良好背景的柳永,本应该按部就班地如家人希冀的那样通过科举之路走上仕途,融入上流社会当中,可是从19岁起参加科举考试,柳永屡试不第,直到47岁才考中进士,勉强做过几任小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柳永的任情和放纵,以至于将大把的时间花在了秦楼楚馆与歌妓们的厮混当中,影响了他的仕途前程。
由于市民阶层的崛起,宋代的娼妓业极为发达,而且在大城市中已没有夜禁,这些娼妓们遍布城内外东南西北,而且可以通宵营业,成为了各个繁华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道风景。柳永往来于歌妓乐工之间,由于他才华横溢,既精通音律,更擅长辞章,歌女一经他给作词包装,马上声价十倍,因此一时间更如鱼得水,声名大躁。叶梦得《避暑录话》说:“(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词。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
柳永接触最多的是社会底层的歌妓和乐工,而且和他密不可分的们,基本都是市妓。对于娼妓的划分到了宋代已经有了明确的标准,一般被分为官妓和私妓。所谓的官妓,即是指所有编入乐籍的,依据官妓的活动社区和服务对象,又可分为宫妓、地方官妓和市妓三类。市妓是官妓中的一种,是指入籍的市井,她们公开活跃于各繁华城镇,虽然有时也要为官府服务,但主要服务对象是市民阶层。因为她们活动于市井之中,所以唱的曲子词,也大多不太讲究士大夫歌词里的那种含蓄的手法、诗意的境界,一般是比较直白,比较通俗,是市井间的流行歌曲。特别是由于市妓声色服务的特点,决定了她们的曲子里少不了男欢女爱的论文导读:活气息,体会到了他们内心的爱恨情愁。柳永的这些词用最容易理解的语言和表现方式,着力表现市民阶层熟悉和津津乐道的人物、,成功地照顾了大众口味,表现出浓郁的市井意识,自然备受市井阶层的喜爱。参考文献:马春焰.略论宋代娼妓昌盛之概况——以官妓中的市妓为例.剑南文学,2010(8).古少华.苏轼《定风波》教学
内容,而且是大胆地、不加遮掩地唱出来,这对于擅长遮蔽之功的文人士夫来说,是难以接受的,而对于一直混迹在底层社会中的柳永来说,对市民阶层的欣赏口味非常了解,所以柳词和当时的士大夫之词比较起来,也不知不觉地迎合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和欣赏角度,体现出鲜明的市井意识。
2 从《定风波》看柳词的市井意识
柳词活色生香地反应了市民阶层的人生理想和思想情感,反映着市井阶层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柳永的很多作品都表现出浓郁的市井意识,其中以俚俗词代表作《定风波》最为突出。
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朵,终日恹恹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我们分析一下这首词表现出来的几个特点。

2.1 内容上:表现市井阶层女子“讲求实际”爱情理想

在宋代,儒家文化培养出来的贵族淑女的典范,应该是温柔敦厚、端庄稳重、娴雅含蓄、深明“大义”,也就是要支持自己的丈夫去求取功名。很显然,这首词表现的绝对不是一个贵族女子的心声,而是一个“讲求实际”的市井阶层女子的心声。较之于贵族妇女,北宋市井阶层女子更愿意享受长相厮守、卿卿我我的实际爱情。贵族妇女希望自己的丈夫出人头地建功立业,而且在这首词里体现出的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否定,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井阶层的爱情观和价值观。

2.2 情感上:抒发市井阶层女子大胆、炽热的爱情追求

这首词描写一位市井阶层女子的相思别离之情。词的表达非常大胆、直露。上片写自新春以来思妇没精打采,疏懒厌倦的情绪和神态。“无那”一声长叹,点出原因所在,只恨薄情人一去,踪影全无,连书信也不捎回一个。下片展现思妇的内心活动,她后悔当初不把情人的马鞍子紧紧上锁,把他留在家中,让他坐在窗前,给他些纸张笔墨,温习功课,自己整日陪伴,方不至虚度青春。全词铺展闺房生活细节,体现市民女性炽烈的爱情追求,非常真实坦白,不讲究文雅而只求畅快淋漓、一泻无余地发泄和表露真情。从这一角度看,柳词相当典型地体现着市井阶层“以俗为美”的追求感官刺激的嗜好。

2.3 语言上:使用市井阶层喜闻乐见的俚俗语言

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中将柳词的明白平易与白居易的诗相比。柳词语言浅近通俗,这首词更是明白如话。词中多处出现北宋当时社会生活中使用的口语,如“恁”、“怎”、“争”、“伊”等,俗则俗矣,但是非常生动活泼,而且像是直接与人对话、诉说,非常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体现着市井阶层的审美需求。

2.4 表现手法上:运用市井阶层易于接受的“铺叙”和“白描”

北宋的士大夫词普遍讲究“雅正”,就是表达情感要委婉含蓄、语言要清新典雅、格律和谐谨严等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士大夫写词务必要运用寄托、比兴等各种表现手法,需要读者左思右想才能明白内中深意。相较于这种风格,柳永的这首闺情词舍去景物描写,用直来直去的表现手法,以女子口吻娓娓道来,抒写人物内心情感,明白而家常,淋漓尽致。这种表现手法既是“白描”,也是“铺叙”,而“铺叙”正是柳永首创的“慢词”典型的表现手法。
这首词读到这里,我们都真切地感受到了北宋市井小民的生活气息,体会到了他们内心的爱恨情愁。柳永的这些词用最容易理解的语言和表现方式,着力表现市民阶层熟悉和津津乐道的人物、,成功地照顾了大众口味,表现出浓郁的市井意识,自然备受市井阶层的喜爱。
参考文献:
马春焰.略论宋代娼妓昌盛之概况——以官妓中的市妓为例 [J].剑南文学,2010(8).
古少华.苏轼《定风波》教学探究[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2(01).
[3]谢慧明.对柳永词语言风格的再赏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2(10).论文导读: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