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走进程序设计大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850 浏览:116592
论文导读:
随着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人心,如何利用学生的学习热情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教师关心的重点。课堂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避免填鸭式的课堂也日益成为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1]
本文将以高中信息技术《信息编程加工》这一节课为例来探讨新课标环境下如何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教学。

一、课前准备——备教材、备学生

《信息的编程加工》是教科版高一必修教材第三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通过体验一个完整的程序设计过程,知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了解计算机加工信息的内在机制。[2]课本教材以画一个二次函数图像为例,向学生介绍了信息编程加工的一般步骤,其中涉及到程序编写部分的知识点有:控件的坐标设置、在对象上画直线或矩形、RGB函数、For循环语句等等。其实信息的编程加工对高一学生来说,绝对是个新鲜事物,他们对计算机到底如何编程感到神秘、好奇、跃跃欲试,可是如果一开始接触编程设计,就遇到这样的教学内容,显然教学容量、难度有点大,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排斥该部分教学内容。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情绪的正常反应,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把握他们的情绪走向,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充分利用并尽量延长学生对编程加工的好奇心,分阶段、分层次、一步一个脚印地引导学生,完成从利用现成软件加工信息到自己编程加工信息的转变。所以,必须考虑降低程序编写的难度,放弃课本上的二次函数的程序,消除那些会给学生造成学习障碍的因素,紧紧围绕教学重点,从趣味性出发,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让学生感受信息编程加工的魅力。
教学设计以一个卡通界面的程序为例,让学生体验计算机评选班级代言人的程序(如图1、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界面使用了一些常用控件,在程序代码编写部分也可以仅仅使用一个if then条件语句来实现所有功能,尽量避免学生一下子接受太多的新鲜事物,让学生逐步适应信息的编程加工。
图1 图2

二、课堂实践——多种教学法相结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该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体验通过编程实现计算机加工信息的整个过程,知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了解计算机信息加工的内在机制,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用算法描述实际问题,理解人的思维在计算机工作中发挥的作用。[2]因此,上课时以信息编程加工的四个环节为主线,以程序为实例来展开,课堂教学时多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动手实践的时间,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具体的授课过程如表1所示。

三、课后反思——审时度势,适当变动,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讲授前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水平等级,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把教学难度定位在学生跳一跳就够得着的地方,设计了一个简单而实用的程序,激发了学生程序设计的兴趣。通过一节课的实践,达到了既定的教学效果,完成了教学目标。
首先,授课环节线条比较清晰,整堂课自始至终围绕着信息编程加工的四个环节这条主线展开,在授课的不同阶段,不断强化四个环节,从而使学生形成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帮助学生记忆。
其次,程序设计部分比较简单,学生需要掌握的仅仅是一条if then——条件语句。if语句属于选择语句,为程序设计的三大结构语句之一,和书本上使用的for循环语句比较起来,学生更容易理解。学生经过上机编程实践,学生普遍反映“不难”、“听得懂”、“学会了”。特别是学生看到自己编写的程序运行正确,真实地模拟出的整个过程,都十分开心,学生学习编程的兴趣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最后,设计时也注重了为学生留下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如控件属性的设置。这样的“难题”对不同的学生而言,他们所感受到的难度系数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能独立解决,有的人需要教师稍微提示,有的人则需要同学的帮助,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自己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在课堂作业部分,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了不同的作业要求,力图实现不同水平学生各自能力的提高。

四、结束摘自:7彩论文网硕士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在紧扣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教学内容的适度调整,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来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深深的思考:究竟怎样上课,上什么课,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都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引起教师们注意的地方,从而使信息技术课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
[参考文献]
[1] 孙枫.普通高中混合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开发——以南通一中信 息技术教学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8.
[2] 李艺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 师教学用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07:34-35.
[编辑:刘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