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与探讨-研究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094 浏览:61598
论文导读:
摘要:“计算机程序设计”是一门既重视基础知识、又强调实践能力的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常常导致学生实际编程能力不足。结合福建江夏学院教学情况,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考核、实验设置、教学辅助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深化教学改革,提摘自: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免费下载www.7ctime.com
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关键词: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案例教学
作者简介:陈军(1975-),男,福建福州人,福建江夏学院电子信息科学系,讲师。(福建?福州?350108)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江夏学院2012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非资助项目“《计算机程序设计》与《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实验教学整合研究”的研究成果。
1007-0079(2012)25-0067-0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是高等学校办学的根本宗旨。有别于研究型本科教育的精英教育思想,应用型本科教育更加注重学术性教育与职业性教育之间的平衡,要求从未来的人才市场需求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满足就业市场需要。
“计算机程序设计”是目前国内大多数高等院校为本科生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是理论与实验同步开展教学的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学生不仅要学习一定的语法知识,而且还要通过一系列的编程实践练习,才能熟练掌握程序设计的技巧。这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
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实践

1.教学背景

福建江夏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是一所新晋本科院校,“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是我校在本科教学中第一次采用“16+2”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的课程。“计算机程序设计”安排在教学的第1到第16周;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补充和延伸,安排在教学的第17到第18周,集中进行设计实践。电子信息科学系组织教师,成立备课小组,准备各种教学素材;学校督导组全程监督和指导。这次实践可以为后续采用“16+2”的教学模式的课程及时提供实践材料和经验总结。

2.教学过程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安排64学时,理论和实验课比例为3:1。理论课安排在多媒体教室,通过PPT授课,讲解语法知识,并结合课堂实例,分析程序运行结果;实验课安排在机房,安排章节的上机测试,给出具体题目,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及相关资料,编写程序并通过调试运行。每个章节都有相应的作业和课后辅助测试习题;重点章节还要提交上机实验报告。教师通过修改作业和实验报告,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另外,教师通过互联网环境(学校的VPN网络、FTP、等),发布各种学习资源,比如:课件、预习实验任务、作业和实验结果等,并且在线和离线为学生辅导答疑。

3.教学结果

在成绩考核中,期中考试成绩和平常成绩占30%,期末闭卷笔试成绩占70%。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通过课程考核。但是,学生实际编程能力和水平较低,并没有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常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很少主动思维,难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循规蹈矩,认真教学,履行职责,付出大量精力;学生用心听课,努力做练习,花费大量时间。但是,虽然教学过程不乏实例,却难以吸引学生;虽然教师在课后认真批改作业,却难以避免学生抄袭应付。结果是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毕业之后还是不会编程。目前“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教学面面俱到,在有限的课堂授课时间内难以实现突出重点难点,学生感觉听流水账一样,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第二,理论课教学,以教为主,侧重语法。虽然有利于系统传授与掌握编程知识,但是束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实验课教学,实验内容多为验证型和章节某个知识点的简单设计型。学生通过验证书本程序,编写简单代码,但只是巩固所学章节的语法,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不利于快速、有效地提高应用能力。
第四,考核方式不合理,笔试成绩所占比重过大。学生可能采用背书、背题的方法通过考核,拿高分,不能真正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水平。
第五,课后辅导费时、效果差。学生通过网络通信工具联系教师答疑,时间上有一定的滞后性,效果上有一定的个别性,教辅过程缺少一个良好的平台。

三、“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为了适应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需求,应该融合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双主”的教学设计。教师有效组织学习活动,实施教学目标控制,设置学习情境,提出问题;学生不再被动接受,而是开展自主学习,团队协作,提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下面结合笔者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方面的教学体会,探讨优化教学的具体方法。

1.开编点题,明确目标

第一堂课很重要。尽管每学期初都开设学生本学期课程引导课,学生对课程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还是要再次明确本课程的课程性质、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通过课程性质的介绍,学生了解课程在整个本科教学中的基础地位,以及相关的后续课程衔接,提高对本课程重要性的认知;通过学习目标的介绍,学生要加强基础语法知识的学习,同时要重视实践,真正学习和培养自己的编程能力;通过学习方法的介绍,学生懂得课堂学习、上机验证的结合,把握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辩证学习过程。
大多数“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代码运行结果是控制台下的,演示不够生动。可以结合一个综合型的项目实例(比如:职工信息管理系统),结合教材目录介绍,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方式,演示说明每个章节知识点、目标和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后续课程中,具体到每个章节学习时,再强调每个章节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2.精讲多练,贯穿全程

精讲多练是一种论文导读:有平时成绩拉分的幻想,避免部分学生实验漫不经心,偷完游戏。对于期末成绩,可以分笔试和上机考试,甚至仅仅机考。上机考试结果错误,不得分,使学生更加注重平常的编程和调试能力的锻炼。加强编程实践教学环节,教师精心安排三种类型的实验项目:验证型、设计型和综合型。学生通过阅读程序,运行和分析结果来验证掌握的知识点;
浓缩和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加强学生动手练习的教学模式,能够加强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包办代替,学生的思考与操作时间相对有限,使一门有趣的课程变成了大篇的理论讲解,枯燥乏味,剥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这种“灌输型”教学模式的缺陷是明显的,它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特点;容易造成“权威”印象,学生不敢置疑,从而缺乏学习的能动性;缺乏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结合,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多浮于表面,不能深人体会,看代码都觉得明白,实际编程却不知如何下手。
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有充分的驾驭教材和课堂教学的能力,能将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重要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并浓缩在一定时间内讲深讲透,空出时间安排提问练习讨论。精讲不等于少讲。精讲多练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让堂课都无法分心。教学中要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和课程本身的特点,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例如,对于“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循环语句部分,先让学生预习,了解三种循环结构的语法知识和简单应用;课堂上结合实例验证,通过程序运行结果,分析各种循环结构原理和异同;随堂提问,复习掌握的语法知识;设计题目,学生动手练习。通过后续的讲评讨论,使学生深入体会各种循环结构中初始值、循环变量在实际应用中的设置,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项目驱动,案例教学

源于:7彩论文网标准论文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活动教学法。它以项目驱动教学,学生在项目教学中以探索性学习为基础。根据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要求,融合企业的典型案例,将课程教学目标具体化和形象化。例如,教学中分解职工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到各个章节,教师讲解分析,学生编程实践,实现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讲解一些有趣的案例,让学生感受程序设计的魅力,例如,“万年历”、“计算器”、“锤子-剪刀-布游戏”等应用实例。通过编程实现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程序设计的意义,从接受式的被动学习转变到探索和研究式的自主学习。

4.改革考核方式,培养实践能力

课程考核方式是课程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的评判,它服务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决定考核方式。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应该为市场提供能够真正编程的人才,传统教学考核方式以书面考试为主,学生缺乏实验经验,并不影响考试成绩,迫使学生按知识密集型模式学习。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程序设计能力,教学考核应该提高平常实验成绩和期末上机考试成绩比重。平常实验要加强学习过程的控制,避免学习习惯差者仍然抱有平时成绩拉分的幻想,避免部分学生实验漫不经心,偷完游戏。对于期末成绩,可以分笔试和上机考试,甚至仅仅机考。上机考试结果错误,不得分,使学生更加注重平常的编程和调试能力的锻炼。
加强编程实践教学环节,教师精心安排三种类型的实验项目:验证型、设计型和综合型。学生通过阅读程序,运行和分析结果来验证掌握的知识点;学生通过分析题目,阅读相关资料,实现实验课程提出的具体设计型问题,编程并调试通过;综合型的实验项目强化不同章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可以整合上述的职工信息管理系统,还可以在后续的程序设计课程中集中两周的时间进行项目设计。

5.构建网络教辅平台,展示现代教学特点

现代教育信息化已经发展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integrating IT into the curriculum,IITC)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现在),特征是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IITC的重要理论基础,在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下,通过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可以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协作精神。
在开源课程管理系统Moodle的基础上,集成自主开发的在线评判系统(Online Judge,OJ),建立一个Web2.0环境下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辅平台。通过Moodle,可以实现、聊天室、论坛、作业等功能,有利于教学资料的共享、发送、提交。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即时交流,协作互助。通过OJ系统,可以进行题库管理、在线提交、实时评测和考试等,这既有利于教学资料的整合,减少教师批改大量作业、实验和试卷的繁重劳动,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协作又相互竞争,提高程序设计的兴趣和能力。
四、结语
本文从笔者的教学实践出发,分析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若干教学改革措施。我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改革,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采用“16+2”的教学模式,致力于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教育,以能力培养带动知识学习和素质提高。现代教学应该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方式,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利于他们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业务能力,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需求。
参考文献:
马华,陈振.应用型本科院校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4):19-22.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建设方向(ppt)[DB/OL].浙江工业大学.
[3]卢立蕾,吴淑坤,商艳红.优化程序设计课堂教学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1,(4):95-97.
[4]丁文霞,唐朝京,闫玮,等.高等院校“精讲多练”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2):40-42.
[5]骆解民,赵慧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24):73-75.
[6]马雪英,王桂平.以能力为导向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1,(4):74-78.
[7]陈锦涛.“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论文导读:程教学实践与探索.中国电力教育,2010,(25):83-84.金保华,闫红岩,张晓娟,等.基于ACM/ICPC的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国电力教育,2011,(20):79-80.(责任编辑:宋秀丽)上一页123
程教学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25):83-84.
[8]金保华,闫红岩,张晓娟,等.基于ACM/ICPC的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0):79-80.
(责任编辑:宋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