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语言文字如何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快乐平台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613 浏览:52241
论文导读: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崔峦老师也曾在2012年第九期《小学语文》第13页,语重心长地谈了课标修订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谈到如何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崔峦老师说应在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中全面落实。在语文课程改革源于:科技论文写作www.7ctime.com
的大形势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加强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让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的快乐平台呢?下面结合崔峦老师的讲话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

一、注重对文本的正确理解

“理解是运用的基础。只有通过理解、欣赏,感同身受,才能自然而然地学会运用。”(崔峦语)无论是在哪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都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文本,去感受语言文字,体会文本的内涵。
在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注重识字写字这个重点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能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来理解词句,进而培养学生准确遣词造句的能力。
如教学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从现在开始》一课时,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理解“议论纷纷”这个词语的时候,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当轮到猫头鹰当万兽之王时,它要求大家都像它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时,大家会是什么感觉?可能会说什么?”然后请同学们自由谈一谈。老师总结:“大家你一言,他一语的,这就是‘议论纷纷’。” 在理解“叫苦连天”的意思时,可以这样问:“小动物们虽然生活很苦,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熬夜。一个星期下来,大家会是什么感觉?”请同学们假设自己就是其中的一种小动物,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然后总结:“大家你也说苦,他也说苦,这就是‘叫苦连天’。”
在第二学段,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继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且能够体会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更要注重在整合信息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掌声》一课中,了解“英子的忧郁”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一些关键词句“总是默默地”“早早地来到”“最后一个离开”“立刻把头低了下去”“慢吞吞地站起来”等理解英子内心的情感。
在第三学段,学生要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教师在进行评价中,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培养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伯牙绝弦》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中“绝”字的意思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拒绝进食叫“绝食”,与好朋友断绝关系叫“绝交”,那么试着推想一下,“绝弦”会是什么意思呢?进而理解题目中“绝”的意思。

二、注重方法指导,提高语文素养

新课标的根本精神就是转变:由“教会知识”转变为“教会学习”。达尔文也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引导与渗透。如:朗读的方法、理解字词的方法、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批注的方法、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等等。如果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及时总结、引导、渗透这些阅读方法,学生自然也就会试着运用这些方法学习,真正内化为自己的阅读能力。
如:在执教《北京亮起来了》一文时,可以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批注的方法。学生们一开始不会,教师可以首先做出示范。“文中的哪些地方描写出了北京夜晚的明亮与辉煌呢?同学们,刚才老师找到了一个词‘金碧辉煌’(板书在黑板上),它就写出了北京夜晚的明亮与辉煌,快来读一读吧。”然后提出“你能像老师这样找出文中描写北京夜晚明亮与辉煌的词语吗?”在汇报完这一部分后,老师要及时总结:“像这样抓住关键的词语进行品读,就能使我们读出文字背后藏着的意思,下面我们就运用这样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学生们会很快掌握这种阅读方法,积极地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能,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不会再苦于不会学习,我们的课堂教论文导读:
学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三、注重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无不寄托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无不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就是为了不教,是叶老先生的名言,也是我们每位教师追求的一种境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应该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得言、得意、得法。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题材、体裁的作品,随课安排改写、续写故事或者小练笔等。
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27课《陶罐和铁罐》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感受它们不同的特点。陶罐易碎但不易氧化,而铁罐坚硬却易氧化。真是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学完课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改写童话,还可以根据课文的行文结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可能会有哪些物件之间发生过有趣的事情呢?写一写。这样,不但学习了课文,了解了内容,读出了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还学会了写童话,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只要教师用心思考,巧妙设计,学生的学习就会乐此不疲,兴趣愈加浓厚,真正在阅读这个平台上不断迸发思维的火花,燃烧起创作的热情,创造出迷人的精彩。
总之,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要通过一篇篇具有典范性的例文,引导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要力求“真实、朴实、扎实”,上出语文味,回归语文的本色。真正地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有所得,得而能用,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的快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