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探究课堂提问艺术怎样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646 浏览:44747
论文导读: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www.7ctime.com
课堂质疑、提问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种活动,它的设计能比较直观、综合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实践证明,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重要途径,是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表达的基础方法。好的课堂提问应该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艺术手段。《学记》中说得好:“善问者如撞钟,扣之以小者则小鸣,扣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以容,然后尽其声。”这就是说,提问是很讲艺术的,对接收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只敲小锤,轻轻点拨;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就要敲大锤,重重提醒;对学习优异的学生,提问要偏难一点;对学习差的学生,提问要容易一点,否则他们将丧失答问的信心。
怎样设计课堂提问?首先要明确设计提问的基本要求,其次,再设计提问你的方法。

一、注意启发性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缺乏启发性的提问是不成功的提问,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常常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使他们有所领悟和发展,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良好效果。

二、注意广泛性

教师设计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然后根据教学母的、要求和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的提问对象。现在,有些教师往往爱提问少数“尖子”学生,不爱提问那些学困生。这就使大部分学生在教师提问时,不是积极参与,而是消极对待,根本达不到理想的提问效果,因此,教师再设计提问时,一定要注意提问的广泛性,这样才可以吸引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促使每一个学生都用心回答问题呢。

三、注意重、难点

提问要从整体出发,系统设计,围绕重、难点,不枝不蔓的提问,还要探明学生的疑点和难点,问到关键处,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索。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追求教学的科学、高效、最优化,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堂提问设计艺术的方法上,我积累了一些方法,比如;

一、总分式提问

是指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这些小问题本身又不直接牵连,而分别与大问题相扣。回答了诸多小问题之后,再综合探索大问题。其特点是:“以大领小,以小到大。”执教《石榴》一课时,我首先提出“作者是怎样描写石榴的?”在这一问题下又提出“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是怎么样写叶的?”“怎么样写花的?”“怎么样写果实的?”等一组小问题,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生首先清楚了石榴的叶、花、果的特点,知道了作者是按照石榴的长叶、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描写。这种提问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常能收到条理清楚的教学效果。

二、台阶式提问

是指将几个连贯的问题由易到难依次提问,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后一个问题是前一问题的深化,就像攀登台阶,步步升高,把学生思维一步步引向求知的新天地,我在上《卧薪尝胆》一课的公开课时,问学生:“薪是什么意思?”“是指柴草”,学生回答。又问:“尝胆呢?”“就是品尝苦胆的味道”,学生答道。我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再一次质疑:“卧薪尝胆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卧薪尝胆?”这种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问题,组成了层次分明的台阶,每解决一个问题,就爬上一层台阶,问题解决了,思维便爬至顶点,预定的教学任务也就圆满完成。

三、连环式提问

是指教师根据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设计以疑引疑、环环相扣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提问。有的则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提出另一个问题,首尾相连,一追到底。如于永正老师教《狐假虎威》,教学“窜”字时,设计了如下提问:“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什么词?生:是“跑”的意思,可以换个“跑”。师:“窜”有跑的意思,但是,这里为什么用“窜”而不用“跑”?请查查字典,“窜”到底是什么意思,看看它和“跑”有什么不同。生:“窜”是逃跑、乱跑的意思。师:在这里是乱跑呢,还是逃跑?生:这里是逃跑。这一连串的提问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由此及彼,拓展思路,促进学生深刻地认识问题。
除以上三点外,我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精心设计问题。揭示课题时,采用引发性提问,培养情感,引起想象,产生兴趣;初读课文时,作疏导性提问,帮助学生掌握词句及课文内容,为进一步理解做铺垫和准备;细读课文时,作探究性提问,引导学生探索段落层次,理清文章思路;精读课文时,作比较性提问,通过比较、推敲,理解句意,了解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学生从现象看到本质,抓住文章的中心;复习巩固时,作检查性提问,反馈学情,巩固新知;总结课文时,作总结性提问,使学生掌握课文实质,获得规律性知识。
教师设计的提问必需难易适度,保证科学性,不能让学生答不出或答得没劲。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全盘考虑,注意提问的坡度,对于难度过大的问题,要注意设计铺垫性提问,即设计提问要考虑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引向求知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