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开启承往衔今开启未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77 浏览:16911
论文导读: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一个世纪前在《少年中国说》中饱含深情和的话语不时回荡在耳际,震撼着心灵。
青年是社会的栋梁之才,是改革的动力之源,重大的社会变革都是通过他们去实现的。“五四”运动开启了一个时代的丰碑。以“五四”运动为发端,整个中国二十世纪的历史就是新旧势力、新旧思想彼此斗争淌长的历史,而青年一代始终是这一斗争的中坚力量;为了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富强,近一个世纪以来,一代一代的中国青年,承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背负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发展经济的艰巨责任,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铸就了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辉煌业绩。新中国的建立,特别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国青年历经奋斗、执着与追求,感悟彷徨、迷惘与挫折,在时代的发展中当代中国青年与“五四”青年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关注青年就是关注未来,拥有青年也就拥有未来”,21世纪,是青年的世纪,在整个中国走向日益开放和现代的时候,当代青年的地位、价值和对未来的影响力正在转变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社会力量。当代青年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格局和历史秩序中,由此包括青年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都希望,我们能拥有更为健康和有益的生存空间和发展舞台。这是青年的需要,也是社会的共识,由于我国社会转型和深刻变革,不仅带来对人们思想的猛烈冲击,而且造成青年价值观念的变化,在新世纪加强对青年问题的研究实有必要。本文以“五四精神”为参照来审视当代青年,试图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和阐述。
今天,我们驻立于新世纪,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令我们呼吸急促,面前斑斓的世界使我们眼光迷离。也许有人说,现在的年青人没有了那些勇往直前的末奔放热情,那些追逐理想的执着步伐这些本来最应该属于青年人的品质。在我们身上更常见的是世故,是急功近利,是务虚,是投机取巧。我们这些当代青年的眼光越来越局限于眼前的短期利益,终日为其所累而疲于奔命,却忽略了对远大理想的追求,丢掉了许多实干精神。我们不得不开始审视自己:为我们的祖国,为这个时代,我们做过或将做些什么呢?当“五四”的火炬传到我们手中时,它仍能像九十多年前一样澎湃化作璀璨辉煌吗?
我们徐徐回望,看看08年那场轰轰烈烈的不啻于战场的抗震救灾。在灾难面前,处处可以看到年轻的身影;我们环顾左右,面对困难,毫不退缩;为了人民的安危,义无返顾。从这种不怕牺牲,挺身而出,知险而上,乐观坚强的精神中,难道我们看不出“五四”的影子吗?
当代中国青年,能令人欣喜的是理性与皆处可见,但我们的往往容易脱离理性的约束而误入歧途,未用理性深思人生的目的与时代的命运,甚至漠视理性,漠视历史,丧失方向,迷失在自私中。那我们不妨再回过头讨论一下这“普遍现象”。
相比九十多年前的青年人,我们确实不再那么容易被激动,而显得有些冷漠了。这当然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诸如人与人互相缺少直接的沟通和交流,社会竞争趋向于以个体为单位的非良性竞争,彼此间没有合作意识,对于周边事物缺乏爱心等等。但这些问题也存在一些非主观的原因。当今世界的飞速进步使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身处其中的年青人如果不甘落后,就必须竭其全力,尽其所能,太多的任务,太大的压力,都让他们筋疲力尽。他们不可能再保持一颗单纯的头脑,他们不能不对周围环境建立自我保护的能力。
相比九十多年前的青年人,以往人们所追求的那种远大而高尚的理想似乎已经表现得淡漠和遥远,甚至已不再是他们关注的话题。与前人相比,当代青年的理想追求变得更加深沉和实际,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随着青年凸现的个人意识和强烈的生存的发展而增长,过去那种理想型和奉献型且无条件服从社会或国家需要的单一化人生追求,正在为一种现实的、具有明确功利倾向的、个人色彩突出的多样化人生追求所取代。这种新的价值观体系的形成,与其说是青年自身价值观演变的结果,倒不如说是社会的发展使然。因为时代的变迁,我们已不必再为爱国救亡而整日忧心,也不必再为争取自由而奔赴沙场,我们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也许是社会经济的变化和发展促成的,也许是社会环境渲染所致,也许是青年人在探索中形成。
相比九十多年前的青年人,当代青年也是较历史上的同龄人更为成熟了。他们视野广阔,能接受更多的信息,通晓更先进的科技,面对更丰富的机遇,接受更激烈的挑战。每一次的选择,每一次的吸收都摘自:学报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令他们更为睿智,更为深思熟虑。他们会直言对现状的种种不满。而今天毕竟是一个和平时代,和平与发展的社会需要实干,需要成果,需要清醒而智慧的头脑。我们不再会将希望寄托于单薄而遥远的理想,也不再迷信个人有限的力量。我们更习惯于平静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我们也希望祖国进步、强盛,这或许才是真正的不同。
相比九十多年前的青年人,当代青年有着同“五四”青年一样的对知识的渴望,然而看待科技,他们不再有那种近乎于顶膜跪拜般的神圣感,而是一种趋于成熟的眼光,在他们看来,科学是一种工具,这是与“五四”青年相比的一种进步。历史不需要我们像前辈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但它也不容我们安逸地享受、观望,当代中国青年要抓住机遇,顺势而起,后来居上,做改革与发展的最积极参与者。
新的世纪已经来临,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特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又将为共和国塑就值得书写的一代青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成长,我们的血液中有开拓创新的勇气,有继承父辈伟业的决心。我们也像任何一代青年人一样有些许不足,但我们终将因这个飞速前进的社会而卓然。机遇和挑战同在,时势塑造着人的同时也考验着人,能够交出优秀答卷的,才是明天真正有益于民族和社会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