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探索关于院校联合培养工作和深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958 浏览:107507
论文导读:
摘要:院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是深化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模式。本文结合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实践经验,对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新型培养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高校联合培养教育体制改革

一、重要意义

我国高校、科研院所各自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但各成体系、分散重复、彼此封闭,效益不高,人才培养与科研、社会发展脱节。研究生教育承担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战略任务,博士研究生作为我国最高层次的人才,其培养质量更是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举足轻重。高校与研究院所发挥各自优势强强联合,共同培养博士研究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合作背景

四川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着规范、健全的研究生教学管理体系,生源充足,但是科研条件、学术氛围及科研经费相对不足。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科研事业单位,也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之一,拥有一批研究能力强的学术带头人,科研经费充足、试验研究条件优越。但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生源明显不足,科研人员虽然具有丰富的科学研究经验,但是教学经验相对匮乏。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之间开展合作,既可以互相取长补短, 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联合培养培养博士研究生,同时依托双方的学科优势,共同进行学科建设。

三、改革创新措施

1.双重学籍管理机制

双方共同成立研究生管理小组,并由四川大学配备1名思想政治辅导员。双方对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实施双重学籍、双重管理原则,并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工作流程。博士生在双方均享有在校生的权利,无偿使用双方已有的课程、图书信息、科研设备、体育和文化设施等资源。

2.招生计划制定与分配

联合培养招生计划由教育部以专项计划形式下达至四川大学,在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计划总规模中单列,专门用于联合培养试点工作。四川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原则上按1:1的比例进行分配。

3.指导方式与双导师确定

合作双方遴选出学术骨干组成联合培养导师组,导师组的成员必须具有对方单位聘任的博士生导师资格,并经双方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门审批备案。根据导师和学生的双向意愿在录取前确定出第一导师和第二导师,其中第一导师对博士生培养全过程负主要责任,第二导师负有指导责任,两位导师应有实质性的科学研究合作。

4.培养方案制订以及课程的设置

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培养是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统筹双方资源优势,兼收双方同类学科培养方案的特色。课程学习以四川大学所开设的学位课和专业课学习为主,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课程为辅。毕业时学分合计应达到双方申请学位的较高要求。

5.学术实践训练

联合培养的博士生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织的科学研讨会,并作为学生参加不低于2次的科研分享报告;参加本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报告讲座以及国内外学术会议的次数应不少于20次,其中应包括双方单位组织的学术讲座。

6.论文工作

论文选题根据导师小组对学生的考察,结合第一导师的科研项目确定适合该生的课题,第二导师提供必要的实验室资源以及技术指导。研究生确定论文题目后,写出开题报告及实施方案,向导师小组报告并论证,导师小组通过后方可立题。博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工作期间,须向导师小组作一次论文中期报告,由导师小组对学生的中期报告共同进行综合评审并提出改进措施。学位论文应在导师小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经导师指导小组修订后,按规定撰写和装订。

7.学位评定与授予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学位授予工作由四川大学负责。博士生在完成了培养计划规定环节之后,向导师小组提出申请,导师小组审查同意后,提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研究生管理机构审核,审核通过后正式向四川大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提出论文答辩申请,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对符合学位授予各项规定的博士研究生授予博士学位。
8.成果归属问题
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在导师组共同指导下取得的学术成果,其知识产权原则上由双方共享。发表学术论文(著作)、申请专利、申报奖项等问题摘自:毕业论文提纲范文www.7ctime.com
可实行双署名制(第一主管导师及单位靠前)。

四、工作思考

工作成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试点工作实践中,总体反馈良好。一是在联合培养的过程中,促进了双方的学科合作,共同进行了学科建设;二是互聘研究生导师,促进人力资源共享;三是以科研合作为纽带,促进了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工作期望:需要进一步加强院校导师之间的科研合作交流,将联合培养研究生作为纽带对相关的新思路和新学科交叉进行科研探索和深入实践;在联合培养工作中,合作的双方应明确责任和义务,加强沟通,明确对方需求并取得共识,签署完善的联合培养协议,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双重学籍、双重管理的联合培养制度。只有不断从实践中反思和改进,才能真正对院校联合培养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实现共赢。
作者简介:
陈慧(1979.6-),女,汉族,四川资阳人,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讲师,从事高等院校研究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