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英汉英汉礼貌交际语语用差别及演变走势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020 浏览:96472
论文导读:
摘要:礼貌用语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基本保障,因此了解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对于英汉两民族交往有着重大意义。通过对比得出,英汉两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民俗习惯是造成语用差异的根本原因。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差异将逐渐减少,甚至部分交际语呈现趋同。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礼貌用语语言对比文化差异

一、英汉礼貌用语研究现状

语言学家对语言和文化结合进行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一段历史。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国内外的一些社会学家对礼貌现象和语言的结合做了较深入的研究。人类学家Brown和Levison在七十年代末撰写了《语言运用的普遍现象:礼貌现象》,从人类学和哲学角度出发,第一次对“礼貌”、“面子”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解释了礼貌在交际语言中存在的普遍现象。随后R.Scollon和S.W.Scollon提出了关于积极礼貌和消极礼貌的理论,并在《跨越文化交际——话语分析法》中提到了关联面子和独立面子这两个原则。
这些理论引起了语言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以本族语言中归纳出浓缩该语言文化特色的原则,例如社交语言准则,行业语言准则和礼貌语言准则等。例如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Leech在美国哲学家Grice的合作原则基础上,根据英国文化的特色,提出了六条礼貌准则:1.策略准则(即得体准则)。说话者尽量减少有损别人的观点,少让别人吃亏;2.慷慨准则。说话者尽量少让自己受惠,多让自己吃亏;3.称赞准则。说话者尽量缩小对别人的贬低,增加对别人的赞美;4.谦虚准则。说话者尽量缩小对自己的赞美,增加对自己的贬低;5.一致准则。尽量减少双方对话的分歧,增加对话的一致;6.同情准则。尽量减少对话双方的相互反感,多增加双方的同情。顾曰国先生于1990年提出了汉语文化的四个礼貌特征:尊重、谦逊、态度热情和文雅。在此基础上,他又参考和借鉴了利奇六条礼貌准则的理论框架,对比分析了英汉礼貌用语的异同,提出了带有中国语言文化特色的汉语礼貌准则:1.贬己尊人准则;2.称呼准则。即“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3.文雅准则;4.求同准则。交际双方力求和谐一致,顾全对话双方的身份和面子;5.德、言、行准则[3]。
对比英汉各自的礼貌准则可以发现,在准则的表层意义上,二者均要求礼貌用语带有谦虚、称赞、求同、和谐等特点。作为人类语言使用中普遍遵守的准则,这些理论旨在揭示礼貌现象的普遍性,并没有探讨礼貌用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具体运用和表现。事实上,由于文化的差异,中英礼貌准则的侧重点又各不相同。对英汉礼貌用语各方面的研究者,大都是从礼貌准则的差异入手,划分出不同类型的礼貌用语,将礼貌原则所体现出来的差异通过案例表现出来;或专于某一类型的研究,从局部体现整体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寓意。

二、英汉礼貌用语的类型

(一)称谓语
称谓语是指说话人在语言交际中用于称呼受话人而使用的人称指示语。在日常交往中,称谓语处于交际语言的首要地位,是沟通人际关系的信号和桥梁,并第一时间反映出对话双方的身份地位与社会关系,还具有重要的礼貌功能。得体的称谓有利于双方交流的相互理解和进一步接触。本文将称谓语分为交际性称谓语,职衔性称谓语和尊敬称呼语这三类。
在英语中,经常单独使用“Sir”或者“Madam”来称呼陌生人,而对于认识的人,便直呼其名。汉语中的“先生”、“小姐”、“女士”,包括改革开放前经常作为称谓语使用的“同志”和“师傅”,是最为常见的称呼。如果熟悉对方,还可将姓冠在称谓之后。
中国人在交际中极其重视等级差别,总是设法抬高对方的地位,而常用的手法就是在对方的姓氏后面加上官衔,例如“李经理”、“王主任”,通常将副职衔的“副”字去除。在称呼老师或者其他行业人员时,为表尊敬,常用姓氏加上对方的职业,如“张老师”、“陈医生”。在英语国家中,一般源于:论文的基本格式www.7ctime.com
不用带有头衔的称呼,学生也可以直呼老师的名字。但在严肃正式的场合,人们也会使用一些,例如“Dr.Jane”、“Prof.Jane”等。
尊敬语往往最能体现对谈话者的尊重。在汉语中,除了先生、老师外,还有称谓亲属化的特色,并有着繁复的称呼体系。中国人十分注重血缘关系,在社会家庭中严格遵守着“长幼有序,亲疏分明”的原则,常把亲属称谓泛化到亲属关系外的称呼中去。晚辈称呼长辈时,以“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辈分相称,或冠以姓氏。而在英语国家,便没有这类讲究,晚辈也可直呼长辈的名字。此外,汉语中为表示对对方的亲昵,常以“老+姓”或“小+姓”称呼,这在西方便犯了冒犯年龄的大忌。
(二)招呼语
招呼语是由交际的一方或双方挑起话题的一种形式语,主要形式有问候式和对话式。招呼语在交际中起着引起别人注意和开启谈话内容的作用。适当得体的招呼语能给谈话双方带来轻松愉快的心情。
在英汉两种礼貌用语中,“早上好”/“Good morning”和“晚安”/“Good night”这类招呼语都是十分普遍的问候式招呼。如有节日,也会互相问候“**节快乐”。英语中,常用“How are you?(你好吗)”,“How are you getting on?(一切都好吧)”来表示对对方近来身体和生活情况的关心,与汉语比较相似。
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明显体现在对话式的招呼语上,西方人偏向问候式招呼语,而对话式招呼语则是汉语民族习以为常的问候方式。中国人见面往往以“吃了吗?”,“去哪儿?”,“最近忙些啥?”作为招呼,更有在聊天中询问对方家庭,年龄和收入的情况。这种行为在西方国家被视为侵犯隐私的行为,会引起谈话双方的不悦。西方国家十分注重个人隐私,所以英语中仅用简单的“Hello”、“Hi”或者与生活环境相关的天气情况作为对话式招呼语的开端。

(三)道谢、道歉与回应方式

汉语和英语中的感谢语和道歉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使用的频率上。在汉语民族中,亲朋好友和家人之间很少使用“谢”字,而西方人在使用范围和场合方面显然要宽广得多。汉语国家通常视这种行为为客套和生分的表现。至于道歉,相对于汉语中的“对不起”(英语为“Sorr论文导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不同民族的语言系统有着不同的礼貌准则。但如果社会各个群体都坚持本民族的礼貌原则,那便会造成交际障碍和文化冲突。英汉礼貌原则的特点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但也不能忽视了特殊性的存在和影响。虽然英汉礼貌用语呈现出趋同的形式,但是现阶段的差异和冲突仍然存在。因此
y”)而言,英语又多了“Excuse me”这一说法,适用于向别人打听消息、请求让路等各种打断别人的行为,或者用于自己演讲中发生中断等情况。两种语言的共同点体现在使用者往往在道歉用语后面附加道歉的原因,并请求原谅。源于:普通论文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不同文化使得英汉礼貌用语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交际时,一定要清楚地了解双方文化的差异性,避免产生交际中断或交际失败的情况。了解文化差异在语言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学习一种语言时,要深入了解该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将其与母语相比较,找出异同点并尊重文化差异。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要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跨文化意识。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适当地使用交际策略能促使交际高效成功地进行。
言语主体对交际对象的熟悉是确定交际策略的必要前提,认真研究交际对象的特点和文化背景,选择最合适的礼貌用语和语言表达方式,使对方能充分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尊重交际对象的礼貌原则和风俗习惯是交际策略的重要内容,虽然交际双方存在不同的文化习惯,但是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尽量避免自己的言行侵犯到他人的禁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需要交际双方进行“语用移情”,即说话双方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揣摩并理解对方摘自:学生论文www.7ctime.com
的心意,用对方能接受的言语进行交谈,保持良好的交际开端。

四、英汉礼貌用语在交际中的相互影响及发展趋势

文化交际必然对语言产生影响,其过程中不乏产生一些特殊形式。例如在旧中国人们将没有受过正规英语教育的上海人说的英语称为“洋泾浜英语”。它的特点是不讲语法,“字对字”地将汉语转成英语。此类型的语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充当跨文化交际中的语,其属性相当于混合语,如我国一些民族杂居地的“土汉语”,也属于这种类型的混合语。它虽然打乱了语法格式,但十分有利于交际者的相互理解,有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
英语在中国社会的流行使得越来越多的英语词汇进入汉语词汇系统,音译词、意译词、音意结合词就是汉语对外来词汇吸收包容的体现,礼貌用语在此方面尤其突出。如汉语中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于道别的“拜拜”就是从英语“Bye-bye”中音译而来的,这类词汇已经在中国社会得到了大量的普及并被人们所习惯,并且作为日常用语被收入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而第二语言在各个国家的表达方式往往受其本族语言的影响,例如汉语在海外通常被称为“域外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例如在中国常常能听到“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一类从字面意义翻译成汉语的英语。不得不承认的是,虽然汉语是全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但其使用的范围及影响力和英语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作为全世界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英语自然比汉语的影响要大一些。在与外商或外国友人合作交流时,往往以英语的语言习惯为基础,以西方人的行为模式为主导,礼貌原则尽量避免带有明显的汉民族特色。
中国人羡慕西方语言的大方得体和直爽简单,同样,西方人对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有着深深的兴趣。由于历史原因,孔子儒学等中国传统文化在建国初期曾被视为糟粕。近年来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国内又掀起了学习“孔学”、“红学”等传统文化的热潮。西方社会并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为糟粕,相反的,他们认为能在中国社会存在几千年的文化必定有它独特的魅力。“孔子”,《论语》在他们眼中都带有神秘的东方文化特色。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和“汉语热”在全球范围的扩散,世界各地建起了大大小小的孔子学院,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参与到学习汉语的热潮中来,这无疑促进了现代汉语的发展和传播。而通过对这些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则会让非汉语民族的人们明白汉语之所以含蓄、富有深意的原因,或多或少会影响到本民族的交际语言。
对语言进行协调,在语言规划工作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在多民族国家中,不同的民族可在语言上采取相互呼应的措施[4]。不同国家在交往中对于交际语言的态度也应如此。当今社会,交际已经从狭隘的地区性扩展为世界性。而在未来社会中,虽然经济和军事的扩张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是文化的“侵略”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民族的语言习惯和生活方式。在越来越突出的“地球村”大环境下,处于交际语言的首要地位的英汉礼貌用语,必将相互影响,融合趋同,在交际中寻找出一条兼顾两民族语言文化特点的道路。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失误有很多种,主要都是由于缺乏对对方文化背景的了解而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排斥。礼貌是不同民族都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不同民族的语言系统有着不同的礼貌准则。但如果社会各个群体都坚持本民族的礼貌原则,那便会造成交际障碍和文化冲突。英汉礼貌原则的特点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但也不能忽视了特殊性的存在和影响。虽然英汉礼貌用语呈现出趋同的形式,但是现阶段的差异和冲突仍然存在。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所遵循的礼貌原则在何种程度上有共同之处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英汉二者所存在的文化差异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用本族礼貌原则和习惯要求对方,要尊重对方的思想感情、文化习俗,积极主动地了解和学习对方的文化习俗,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交际障碍,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注释:
伍卓:《英汉礼貌用语之跨文化比较》,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20卷,第2期。
董丹萍,刘笑元:《英汉礼貌用语对比案例研究》,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第30卷,第2期。
[3]张睿:《礼貌原则与英汉礼貌用语的文化差异》,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第22卷,第6期。
[4]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39页。
参考文献: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7.
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论文导读::3.何艳平.英汉礼貌用语的比较与翻译.淮阴工学院学报,2004,(13):2..英汉礼貌用语的跨文化对比.时代文学,2007,(3).董安妮.英汉礼貌用语的文化差异分析.外语教研,2008,(14).邹永丽.中英礼貌用语之比较研究.赤峰学院学报,2007,(5).刘铁铠.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对比与文化价值差异.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5]黄芸.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分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
[6]海光增.论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J].时代文学,2008,(9).
[7]张睿.礼貌原则与英汉礼貌用语的文化差异[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6).
[8]范开梅.中英礼貌用语差异及其对交际的影响[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8,(3).
[9]杨艳华.英汉礼貌用语差异及交际策略[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3,(23):3.
[10]何艳平.英汉礼貌用语的比较与翻译[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4,(13):2.
[11].英汉礼貌用语的跨文化对比[J].时代文学,2007,(3).
[12]董安妮.英汉礼貌用语的文化差异分析[J].外语教研,2008,(14).
[13]邹永丽.中英礼貌用语之比较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07,(5).
[14]刘铁铠.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对比与文化价值差异[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27):6.
[15]李琼,董洪杰.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0,(30):5.
[16]吕文平.英汉礼貌用语对比所折射的文化差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5).
[17]伍卓.英汉礼貌用语之跨文化比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20):2.
[18]董丹萍,刘笑元.英汉礼貌用语对比案例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0,(30):2.
[19]王淑玲.英汉语言互相借词现象[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3.
[20]童菁.英汉礼貌用语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级硕士论文.
(黄儒青福州福建师范大学海外学院3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