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对高校班集体建设启示-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702 浏览:21965
论文导读:
摘要:中国传统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在现代具有新的内涵,而 “和为贵”,“和而不同”等理念对于今天我们高校班集体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和合文化内涵班集体建设

一、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内涵

1.“和合”一词来源
“和”、“合”二字最早出现于甲骨文和金文。从哲学范畴的逻辑发展来看,最先提出的是“和”。《说文解字》:“和,相应也,从口,禾声。”所谓“声”,最初应指语音或动物的叫声。“和”最早就是指“人或动物互相跟着发声’,后来就发展到各种生物、无生物的声音相互呼应。如《庄子·齐物论》:“前者唱于而随者唱隅,冷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即指自然界之声的相互呼应。后来,“和”由声音的相应引申为声音的和谐。《国语·周语下》说“声应相保曰和”,韦昭注云:“保,安也。”“相保”、“安”,都是配合妥贴得当的意思。《左传·襄公十一年》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即为此义。声音的和谐又扩展到万事万物的和谐,因此,“和”又扩展到一般事物的和谐共处。如,《国语·周语下》:“夫政象乐,乐从和”。甲骨文、金文中的“合”字的本义应该是指“器物盖上盖子”, 由此引申为凡物之闭或合拢。《说文解字》:“合,合口也。”本义是指上下唇合拢、结合。就是原来的食物聚集到一起,如《诗·民劳》“以为民述”郑笺云:“合,聚也。”“合”的中心意义就是聚合。春秋时期,“和合”二字开始连用,构成和合范畴,“和合”作为一个范畴最早起于《国语·郑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其后管子第一个对“和合”的概念作了具体阐述:“蓄之以道,养之以德;蓄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偕习以悉,莫之能伤也。”[3]
2.“和合”内涵
和合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在先秦时期,已经广泛用于人、事、物等各个方面。现在学术界对于“和合”的涵义界定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一致认为,和合主要指多种异质因素相互融合的过程。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和而不同”。和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指不同事物或要素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完善的状态,“不同”是和的前提条件,只有存在“不同”,才有“和”的可能,因此,只有和而不同,才能产生新事物,使事物的整体产生新的性质和功能。
第二,“和而不流”。事物多样性的统一,不是杂乱论文导读:则和规律。二、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时代意义1.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中华文化之所以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惟一延续至今的文明,主要原因就是一直以传统和合文化作为精神支撑。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的传统和合文化,在实践中以东方特有的方式内化为广大社会
无章的,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有其内在结构和层次的,遵循一定的原则的,宋代儒学家陈淳说:“那恰到好,无过无不及,便是中,此中即所谓和。”
第三,“和实生物”。不同事物,不同要素只有达到了和谐相处,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有点和长处,从而使整体具备它应有的性质和功能,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而且不同事物和要素在和谐的统一体中能够吸收其他事物和要素的积极成分而发展自身,从而使整体具备新的性质和功能,这就是和合在新事物中发挥的作用。如老子说:“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事物之间只有互相联系,而且是处于和合的状态,才能孕育并产生新事物。所以,和合是事物发展中所不可缺少的状态,是新事物生成的原则和规律。

二、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时代意义

1.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中华文化之所以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惟一延续至今的文明,主要原因就是一直以传统和合文化作为精神支撑。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的传统和合文化,在实践中以东方特有的方式内化为广大社会成员的内心需求,逐渐形成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和认同的社会意识,沉淀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梢神,在处理人自身内部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方面发挥了其应有的重要作用,成为社会发展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由此可见,和合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没有和合文化,也就不会有和谐社会的理想和实践追求。
2.对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指导作用。社会不仅要全面发展,而且要协调发展。“所谓协调发展,最基本的是指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其他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配合,不能有太大的矛盾和冲突。”[4]社会出现各种矛盾冲突,实际上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矛盾的综合反映。因此,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采用多种方式,统筹各种社会资源,以“和为贵”作为最高价值取向,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度”,有重点、分步地推进社会建设进程,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追求社会、地区、人和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保持社会全面进步、体制优化、人与自然和谐交融。
3.促进道德修养,实现人的内心和谐。 传统和合文化中强调通过道德教化加强个体自我修养,实现人的内心和谐,进而实现国家、社会的和谐。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启示:构建和谐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是关键,人内心和谐是基础。因为,社会是由个体人组成的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惟有每个个体内心真正达到和谐,才能知荣明辱,与人论文导读:格相近、脾气相投、爱好一致、作风相似的人容易相互吸引,产生彼此的良好适应,但一个集体中,不可能人人都个性相似,解决差异的办法就是相互取长补短。为人为事,应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仁恕”之道,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真正做到“立人达人”。又要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如若及此,则必能“和以处众”,实现人我的和谐,形成
和睦相处;才能始终保持勇往直前、勇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

三、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在高校班集体建设中的应用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育是我国大学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近年来随着学分制的实施,新的招生政策和就业政策影响下,高校班集体对学生的约束力减弱,学生对班集源于:免费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体的意识淡化。但在未来的发展中,班集体仍然是高校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影响班集体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因素即班级交往、班级情感、班级规范;外部因素: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家庭环境;个体素质等等。

1.加强道德修养,实现身心和谐,提高个体素质,增强班集体凝聚力

和合文化主张人之身心和谐,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正确处理与欲的关系。特别注重人的内在性情的和谐,强调个人的自身修养问题,主张通过个人内在的修炼,首先实现身心和谐,然后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等就是其典型代表。儒家主张“仁也者,人也”;“仁,人心也。”强调“仁者爱人”。它不仅把人当人看,尊重人格,还强调如何做人和关怀人的内在道德修养。发扬儒家的仁爱精神,有利于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的自身素质,形成和谐的人际环境,增强班集体凝聚力。

2.重视个性互补,实现人我和谐 ,形成良性班级交往,加深班集体情感

和合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因此,人际和合是和合文化的出发点,也是它的落脚点。和合文化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主张“和为贵”,提倡人与人之间和睦,团结和协作,极力追求人际之间的和谐,使社会充满和谐,稳定发展。在班级人际交往的环境中,性格相近、脾气相投、爱好一致、作风相似的人容易相互吸引,产生彼此的良好适应,但一个集体中,不可能人人都个性相似,解决差异的办法就是相互取长补短。为人为事,应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仁恕”之道,设身处地、将心比心, 真正做到“立人达人”。又要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如若及此,则必能“和以处众”,实现人我的和谐,形成从良性班级交往,加深班集体情感,而形成向心力、凝聚力。

3.树立整体观念,把握好发展力度,促进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协调发展

和合文化强调整体观念,强调度论文导读:学出版社.1998.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4灭刘延芹.传统和合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启示与价值研究----兼论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山东大学2010.3.梁小军.略论和合文化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福建师范大学.2006.

5.作者简介:毛莹(1973-),女,教育硕士,现任咸阳师范

的把握。校园环境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这种环境对于生活在其中的师生的心态、思维、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起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对于班集体的建设也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高校要重视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协调发展。在进行物质环境建设即建筑设施、园林绿化等的同时,要紧抓精神文化环境建设,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通过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建设来营造出生动活泼、健康高雅的环境氛围,为丰富学生生活、完善知识结构和开展班级活动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郭齐.和合析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阴林素清.上博楚竹书《昔者君老》新释.201页
[3]张立文.和合学概论.I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 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4灭
[5]刘延芹.传统和合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启示与价值研究----兼论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山东大学2010.3.
[6]梁小军.略论和合文化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福建师范大学.2006.5.
作者简介:毛莹(1973-),女,教育硕士,现任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