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林焕平文学研究方法论特色-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598 浏览:156866
论文导读:
与辛亥革命同年而诞辰百年的林焕平是全国著名学者、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以及“左联”作家,历任广州美术专科学校、广东国民大学香港分校、西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大夏大学、广西大学、桂林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副教授、教授;创办香港南方学院并担任校长;曾任广西师范大学(前身为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系主任,广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名誉社长等职。
林焕平一生勤奋工作,成就显著,其著作有《林焕平文集》10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003年出版;《林焕平译文集》5卷,南方出版社1998年出版;《林焕平作品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出版;《学习鲁迅札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高尔基论文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散文集《遐想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林焕平诗选》,广东省文史馆印;林焕平编《作家学者书信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林焕平论文在《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现代文学研究辑刊》、《南方文坛》等期刊发表上千篇。著作论文发表文字上千万字,这无论在文艺理论批评界,还是广西文坛与学界,都是十分罕见的。此外,他还整理、编印《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列宁论文学与艺术》、《斯大林论文化与艺术》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论述上百万字。在其从文70年、从教60年生涯中,甚至在他90岁高龄时仍然笔耕不辍、勤奋耕耘,可谓成果丰硕,著作等身,为我们留下了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林焕平蜚声海内外文坛,文学研究成就早在上世纪中叶就很有影响力。香港著名作家王一桃评价道:“林焕平的名字,我在海外早就熟悉。他的《文艺的欣赏》、《文学论教程》等论著,由香港前进书局出版,发行至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对海外进步文学界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林焕平学术功底扎实、知识丰富、视野开阔、思维敏锐,撰写著作论文包括时评、杂文、文学作品、文艺理论、文学批评、古今中外文学研究、教育评论、国外译介等,研究领域涉及哲学、政治、文化、文艺、教育、语言、翻译等。其重要学术成就主要为文艺理论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西方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现当代文艺理论与民间文艺理论等。
林焕平文艺理论研究成就的一个鲜明突出的成果是其文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论文主要有《抗日的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艺术史的方法论》、《我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解》、《论茅盾的治学方法和写作方法》、《从(夜读偶记)看茅盾的创作方法理论》、《论现代主义创作方法》、《略论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从几篇作品比较研究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郭沫若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艺术方法》、《研究方法的更新和发展》等。其方法论思想可从这些关于创作方法论、学术方法论、研究方法论的一些文章中可见一斑,更能从其研究成果的整体性、系统性、结构性中综合把握其研究方法与方法论特点。
林焕平文学研究方法论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特色,主要表现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历史的与美学的文艺批评方法、文学人民性及其党性的批评原则、意识形态分析方法等;二是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与批评方法,主要表现为针对文艺思潮中的批判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结合、改革开放时期新现实主义的正面评价与积极倡导,由此提取现实主义精神及其核心价值取向形成现实主义文艺理论批评观念与方法,构成其现实主义文艺理论批评特色;三是立足现实、面向实际、针对问题的时代精神与现代意识构成的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结合的方法论系统,遵循理论的实践性品格、理论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理论受实践检验又指导实践的循序渐进、循环运动规律,强调科学严谨、考察实证、调查研究的学术方法,强化实事求是、公正合理、科学理性的研究态度。这些研究方法、学术路径、理论范式既构成林焕平文艺理论研究方法的特色,而且也形成其文艺理论研究的成就以及特色,更为重要的是由具体可操作性方法深化和升华为方法论,形成林焕平文学研究方法论特色及其对方法研究、方法理论、方法学的贡献与成就。
林焕平文学研究方法论的一个鲜明突出特点是将方法放置在文艺理论体系及其文学活动的大语境、大背景、大视野中定位,以确立方法的性质、特点、价值、作用、地位和意义,从小方法推进到大方法,从技法、技巧、技术的形而下具体方法层面深入到道法、大法、总法的形而上思辨方法层面。这正如庄子所言“道也,进乎技矣”;严羽所言“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石涛所言“无法之法,乃为大法”。从大道着眼,从方法入手,林焕平文学方法论阐发的是方法的本体论、构成论、方法论所展开视域及其方法论意义,也是将文学研究方法放置于哲学方源于:论文网站www.7ctime.com
法论中来思考的,因此其文学研究方法论主要体现出三个特点。

一、方法的本体论意义的工具性与目的性统一特色

林焕平从青年时代走向社会进行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时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也是在方法论的哲学制高点上讨论方法论问题,高屋建瓴地从宏观到微观、从形而上到形而下、从思辨到实证等多维视角把握方法的本质、特征、功能、价值、作用、意义的整体性与系统性。他在《活的文学》中指出:“有许多人以为艺术文学是艺术文学,和其他一切科学知识丝毫没有关系,这是非常错误的见解。事实上,艺术家文学家所借以认识客观的生活现实的,就是科学的知识,特别是哲学。一个创作家如果不懂得哲学,他将难于理解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在其文艺理论研究的理论指导思想与实践经验中充分体现了方法论的哲学本体论意义。总结林焕平对创作方法及其方法论的研究,并从其研究成果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看,可以大体勾勒出林焕平的方法观与方法论轮廓。方法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工具、手段、路径的工具性意义不言而喻,但方法不仅具有工具性意义,而且具有目的性意义,也就是说方法的工具性与目的性是统一的。林焕平文学研究方法论给我们极大启发,其方法论文导读:
的本体论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其一,方法与目的的统一。方法必须具有指向性和目的性,设置方法的目的必须指向既定的目标,因此方法中含有目的性,或者说必须在方法中设定目的性。如果方法的工具性与目的性分离,方法也就失去存在意义及其自身价值作用;同理,目的设置如果没有方法的保证,也就无法达到既定的目的,因此目的设置中也应该包含方法的设置,由此达到方法的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其二,方法作为手段是达到目的的途径或捷径。方法作为主体与客体联系的和桥梁,其实也就成为主客体存在及其主客体关系构成的前提条件与基础。如果没有方法,主客体关系也就不复存在,主客体存在也就没有意义。从这一角度而言,方法构成主客体关系的。因此,对于主体行为活动的目的性而言,选择与采用更能实现目的的方法与方式显得十分重要,主体行为活动结果究竟是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究竟是成败功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方法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其三,方法作为工具对于作为行为活动主体的生成与建构意义,人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定义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群类,工具不仅是人的本质和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同时也是人在利用工具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人类自身的力量,是人类存在、生存、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自身身体器官功能与能力的延伸和扩大,工具使人的手脚、眼睛、耳朵、大脑等器官功能扩张并更为“人化”与“对象化”,提高人类行为活动的效率与效果,因此,工具方法具有“属人”的意义及其人文性元素。
其四,方法是主体合目的性与客体合规律性的统一。方法的工具f生与目的性的统一,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主体合目的性与客体合规律性的统一。因此,人类不仅依据需要与规律创造、改造工具方法,而且更需要正确选择、利用、运用工具方法,应该成为掌握工具的主人,而不能成为工具的奴隶。基于此,方法必须体现主体合目的性与客体合规律性的统一性,应该遵循方法运动发展的规律。
其五,方法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方法具有自身的本质规定性与客观规律性,工具、手段、方法作为人类创造、改造对象,本身就是作为一种独立存在对象及其研究对象,不仅作为方法论、工具论研究对象,并且也作为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及其各门学科方法与方法论研究对象。故其方法具有本体论价值意义,方法论的理论构成中必然含有本体论研究内容。
因此,林焕平极力主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其实就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上的。他认为:“历史地真实地反映社会主义社会生活的文学艺术的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它不是静止的、僵化的东西,而必然是辩证地进步和发展着的美学体系。它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是一个历史地开放的、不断地丰富发展着的艺术方法和艺术形式的体系。”可见,文学现实主义方法坚持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哲学观、艺术观与方法论,构成方法论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

二、方法的构成论意义的系统关系性特色

林焕平文学研究方法论并非就方法论方法,而是将方法放在与之相关的系统构成与关系结构中来讨论,阐明方法的各种要素、层次、维度的整体构成及其与思维、观念、理论、模式等之间的系统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其一,方法论构成的思维方式层面及方法与思维的系统关系。思维决定方法,方法反作用于思维。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说可以表现为思维方式,如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具体还可以展开为文艺创作、文艺批评、文艺理论等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展开为更为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指导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因此,方法必然与思维方式有关,并体现于方法论构成的思维方法上。创作方法的思维特点不仅与形象思维有关,而且与思维影响下的观念、态度、原则相关。林焕平认为:创作方法是“从一定的美学观点出发,指导作家在写作中根据艺术规律选择和概括人物与生活事件,并以优美的形式艺术地表现它的原则”。其中最为重要的关键词是“美学观点”,在美学观点指导下的形象思维及其审美思维成为创作方法的基本思维方式,也就成为创作方法的主心骨与源于:论文范文格式www.7ctime.com
本质规定性。
其二,方法论构成的观念层面及方法与观念的系统关系,方法与观念是辩证统一关系,观念决定方法,方法反作用观念,因此世界观与方法论是难以分割的统一体,马克思主义及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林焕平在《活的文学》中指出:“艺术家、文学家的创作方法、创作倾向和哲学上的唯物论与唯心论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并从理论上阐明了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创作方法以及二者之间的复杂辩证关系。”同时,他又认为世界观不能替代创作方法,“艺术家在创作时所必须的,不是世界观,而是由世界观所观察、所提炼出来的生活真实”。因此,世界观指导下的创作方法,必然具体表现为创作观、形象化想象思维、叙事与抒情方式、写作技法技巧、语言修辞和文学修饰等方法系统。文学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其构成系统中也就必然包含三个层次:现实主义思想观念指导下的创作观、典型化形象与原型构造的创作方法、具体可操作性的写实、刻画、白描、模仿、细节描写等方法技法。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文学与人类社会、生活、历史、现实的紧密联系中极大地拓展了文学的地位、性质、功能、价值、作用与意义,是文学魅力与生命力所在。
其三,方法论构成的理论模式层面及方法与理论的系统关系。方法论一方面表现为对方法研究所形成的方法理论;另一方面表现为理论研究方法所依据的理论及其所展开的理论形态与理论模式。尤其现代社会以来的方法与理论关系更为紧密,一种方法,特别是理论研究方法往往会因之而构成一种理论形态和理论模式。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基本特征的方法论,不仅构成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流派、风格及其文学形态,而且在此基础上形成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与批评形态,构成一种理论模式与批评模式。林焕平所倡导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其所展开的理论与实践的整体把握中,也是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标识,从文学形态、思想观念、理论方法模式等方面全方位的整体呈现出来的。20世纪以来的文学理论批评,往往论文导读:,这种方法也必然会构成一定的理论系统,从而形成理论形态与理论模式,不仅将此方法运用到极致,而且夯实此方法的理论基础,将此方法以理论形态和模式推衍开来,更好体现方法的应用理论价值与理论意义。学位论文www.7ctime.com摘自:毕业论文范例www.7ctime.com上一页123
也是以其独特创新方法为标志和表征,方法就此成为这种理论形态与批评模式的命名。如以精神分析方法构成精神分析理论批评;以形式分析方法构成形式主义理论批评;以读者接受分析方法构成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理论批评;以原型分析方法构成原型理论与批评,等等。由此可见,方法与理论关系密切,尤其是理论研究方法必然和依据某种理论而提出某种方法,这种方法也必然会构成一定的理论系统,从而形成理论形态与理论模式,不仅将此方法运用到极致,而且夯实此方法的理论基础,将此方法以理论形态和模式推衍开来,更好体现方法的应用理论价值与理论意义。学位论文www.7ctime.com
摘自:毕业论文范例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