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马克思主义视阈中学校德育观转向-技巧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535 浏览:95502
论文导读: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视阈;学校德育;转向
摘要: 马克思主义意识对象观、道德观和交往实践观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提升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首先要确立科学的德育观,在德育对象观上克服抽象主义,坚持以现实中的人为出发点;在德育课程观上克服唯知识化,坚持以人的现实生活为落脚点;在德育路径观上克服简单说教,坚持以人的交往实践为着力点,在现实生活情景和主体交往实践中实现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提升。
10012435(2012)03028205
、国务院2004年16号文件要求:“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1]“把握规律性”是“富于创造性”的逻辑前提和判断标准。现有德育研究,在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问题出现原因分析上,缺乏深入反思,多是以现象罗列为主;在对策分析上,多是从教育内容和方法革新的具体层面直接入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本文认为,创新学校德育工作首先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正确认识和把握学校德育工作“教什么人”、“教什么”、“怎么教”这三个基本问题,相应实现学校德育对象观、课程观和路径观的转向,才能切实提升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一、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对象观为指导,在德育对象观上克服抽象主义,以源于:7彩论文网论文格式字体要求www.7ctime.com
现实中的人为出发点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突出贡献在于把作为意识现实对象的感性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理解为实践。马克思主张,思维的现实对象只能是社会实践,而不是意识自身或自然存在。这一思想为我们理解和实施德育工作提供了方法论。传统的学校德育在知识论、决定论思想的影响下,往往强调它的预设性、塑造性,是把教育对象当成抽象的人、观念的人,远离现实生活,远离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有意无意地以学生为“他者”,来设计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来安排他们的道路和命运,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体现,主体性也没有充分发挥。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状况的变化决定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2]。当今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经济上,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基本面貌,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精神面貌;科技上,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获取知识、信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革;思想上,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更加深入。当代青少年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成长于社会转型和各种价值观念的交互激荡的时期,由于生活经历的单纯和价值环境的纷繁复杂,他们中的不少人存在认知与行为背离、价值目标与现实取向背离的情况。“今天的学生太难教了”,这是现在学校德育工作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感叹。从这句无可奈何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揣摩出几层含义:1)我们的德育对象变了;2)我们德育工作的环境变了;3)我们的德育工作者没有变;4)我们的德育内容和方法没有变。总之,德育工作者在新的时期出现了种种不适应症。究其根源,首先是对社会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巨大变化认识不够、应对不足,在德育对象观上亟待更新。
人类社会发展先后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三个截然不同的历史时期。与之相对应的,德育对象观也先后经历了三个时期,不同形态的变化。在农业文明时期,社会生产的基本方式是小农经济,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此经济基础之上,人类建立了与农业文明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礼”为核心的文化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社会中是统治阶级维系社会秩序的工具,并最终发展为以“三纲五常”为基本规范的道德。在这个时期,教育表现出高度的依附性,其主要任务是生民教化。在农业化时代的德育体制中,话语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只是被教化的对象,主体性和创造性得不到激发。进入工业时代后,人类依靠工业化大生产,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工业社会的社会关系集中表现在人对物的高度依赖和对机器的高度依附,人类创造了更高级的制度和更先进的工具,同时也把自己的权力让渡给了创造的制度和工具,转而成为异化的人。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工业化大生产培养大量的熟练工人,把人塑造成为工业化大生产中的实用工具。在教育理念和教学体制上,它坚持统一化标准;在教学主体上和教学方法上,它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性被束缚在这条标准化的教育生产线上。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面前的一切,为人们构建了一个巨大的社交网络和生活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引起人类社会全面和深刻的变革,使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3]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深刻变革,更推动了人类的第二次自我解放。马克思指出,“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回归于人自身。”[4]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人类发现了自己,战胜了封建神权,成为自己的主宰,从而实现了人类的第一次解放,人类社会自此步入了现代社会。但是,在这场较量中,人类在成就了现代社会的同时,也给自身装上了新的枷锁。于是,对现代性的批判发展成为与现代社会伴生的巨大力量,并最终形成一股后现代主义思潮,其目的就是为了寻求人的再次解放。在信息透明迅捷的今天,容量巨大的信息为人类的第二次解放提供了可能。德新社柏林2009年12月7日电称,“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促成了新的解放”参考消息,200912

7.,即人类的第二次解放。这是普遍的人性和普通人的解放。

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不同的是,信息时代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变化性,需要的是创造性和主体性的人。同样,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德育对象观不同,信息时代的教育培养的是具有主体精神的人。它既体现了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反映了教育对人本身的发现和重视。现代社会的基础是公民社会,公民社会中的个人首先必须是一个健康完整、独立自主的自我。公民人格的健全和完善贯穿个人一生,涉及伴随个体生命从生到死自我实现过程中自尊、自爱、自主、自立、自信、自由等许多话题。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认为的:“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魂交流的活动。”[5]今天,我们必须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在这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来理解和把握,从现实生活中的人来理解教育对象,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源于:7彩论文网党校毕业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摘自: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