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电视,给我们带来什么?-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196 浏览:19099
论文导读:

一、媒介:我们生活的强势背景

接触媒介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今天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大众传播媒介深深地影响了并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不管这种影响是长期的或者短期的,隐性的或者显性的,也不管这种影响是否被我们所察觉。在这种意义上,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电视,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背景,就像房屋、门窗样,它参与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我们做着其他的事情,我们受它的影响而理所当然。然而,这种背景的效果是怎么样的?电视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
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媒介深入嵌入的世界。在讨论电视的传播效果和影响之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传播学效果研究的大致历程,并试图在大众媒介强大效果的背景下,对电视传播的影响作简单的综述。作为传播学五大研究领域之的效果研究,自然从一开始就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并经历了“魔弹论”到“有限效果论”再到“重回强大效果论”三个时期。到现在,效果研究还远没有停止。
“魔弹论”又称“自弹论”、“皮射论”等,是一种直接强力效果论。它产生于20世纪初期,指的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映;它能够影响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然而“魔弹论”作为一种唯意志论观点,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力,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因素,并且否定了受众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所以,“魔弹论”很快被“有限效果论”取代。
“有限效果论”出现在20世纪40—60年代,认为大众传播的效果是有限的,它们往往并不能直接对受众产生影响,而是通过个人选择性,团体规范、社会关系等一系列因素起作用。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是拉扎斯菲尔德的《人民的选择》、卡兹的《个人影响》以及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这时期的学者普遍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力持悲观的态度。该理论虽然是对“魔弹论”的反叛和挑战,但没有走出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模式界定的理论研究框架,加之在研究方法上的固有局限,在60年代起日益走进死胡同。
20世纪70年代之后是重回强大效果论的阶段,这段时期,效果研究从大众传播媒介悲观的有限效果中走出,从宏观上开始考虑大众传播的效果。主要的理论包括麦库姆斯和肖的“议程设置理论”、诺伊曼的“沉默的螺旋”、伯格纳的“培养”以及卡茨曼“知沟”理论。该理论是在适度效果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早期的媒介“魔弹论”不同,它从受众出发探讨社会间接的、潜在的、长期的影响,同时将传播过程置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中进行多元化的宏观分析。效果研究由原来的“魔弹论”(强)到“有限效果论”(弱)又到“重回强大效果论”(强),但是否就能说大众传播的效果在这三个阶段里也经历同样强一弱一强的变化呢?大众传媒的效果究竟是弱还是强;是时弱时强,还是某种条件下弱某种条件下强呢?对此没有确切的回答,但我们还是认同:不管之前怎样,当今,大众传播媒介依然具有强大影响力。这也是学者们普遍认同的。

二、强大效果背景下的电视研究

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作为大众传媒之 电视传媒的效果是否也经历了由强一弱一强的变化呢?电视传播的效果究竟是弱还是强;是时弱时强,还是某种条件下弱某种条件下强呢?这同样也是一个费解的问题。但纵观各国对电视传播效果和影响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电视传播的强大影响力,虽然有时这种效果并不是传播者所期望的。
既然承认当今电视媒介的影响力,那在这种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背景下,我们自己、我们的生活等等无疑会受到影响。至于这种影响将把我们带向哪里,这是个很多学者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电视的不良后果开始浮现时,这种研究更为瞩目。我们比较熟悉的是日本学者对“电视人”及“容器人”的研究。
“电视人”概念由日本学者林雄二郎提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表现为“跟着感觉走”。由于收看电视是在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中进行的,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弱。
“容器人”是日本学者中野牧在1980年出版的《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中首次提出这 概念。他认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种“罐状”的容源于:7彩论文网本科论文www.7ctime.com
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相互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该概念强调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社会化和人格形成过程的影响。
电视节目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也备受关注,这里主要是指电视上暴力、及等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2012年初7岁小女孩迷《还珠格格》模仿小燕子上吊致死的新闻又一次震惊全社会,当然不仅在中国,其他国家也概莫能外。在美国,根据其犯罪部门的抽样调查,65%的青少年暴力犯罪行为直接受到传媒不良信息特别是暴力信息的影响。
最近全世界范围很受关注的个问题是大众传播的娱乐化。针对电视娱乐化节目的后果,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他的著作《娱乐至死》中进行了详尽地论述。他惊呼:“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电视节目的娱乐化倾向将带来社会智力的集体下降,人们甘心被娱乐,甘心被电视掏空,仅仅为了获得种能够被操纵的快感。“近年来,我国电视节目的娱乐化愈演愈烈,呈现出一派狂欢盛况。在“娱乐无罪”、“娱乐至上”等口号的煽动下,娱乐变成 种霸权,民众完全沉溺其中,任由媒体带着盲目地狂舞。人们成为“沙发土豆人”,在消费媒介的同时被媒体消费和愚弄,这论文导读:
样下去,也许我们真的会娱乐至死。
然而,芬兰学者努登斯特伦的“仪式”观点却似乎与众不同。他曾作过一项研究,在这项研究中显示,80%的芬兰人每天至少观看条电视新闻,但当第二天接受采访时,他们却几乎忘记了所有昨天新闻的具体内容:唯一的主要印象是没发生什么重大事件。在这个基础上,努登斯特伦指出:“新闻的主要内容对受众来说无所谓”。他于是得出结论,观看电视新闻对于受众来说只是种“仪式”而已,这些新闻对受众的观点和态度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这是不是可以说电视传播没有任何效果可言?显然,不是这样,关键在于怎样理解效果这概念。没人能说因为受众记不住具体的内容而说新闻就没有任何效果,因为他们可能记住了事件的次序界定,而这正是嵌入具体内容结构中意识形态范畴。这也是认为,媒介在界定事物、为社会问题设置议程、为这些问题的思考提供概念和话语等方面会产生影响。同时,受众在每天固定时间收看新闻本身就是大众媒介效果的一种最好的诠释。
当然,电视研究中还有些引人注目的观点,比如在后现代地理学背景下考察电视对处所的影响。迈尔罗维茨的观点是电子媒体重新定义了社会位置与地点的观念,把体验与有形的处所分离开来。这是一种“被总体化的异地”侵入本土性的过程,在此基础摘自:7彩论文网学士论文www.7ctime.com
上形成的是种“心理社群”,传统意义上的社群被消解。“无固定处所感”、“片断化”等等也是学者们对这一研究所用的词汇。

三、思考:电视给农村带来了什么?

在电视研究这个大的视野中,电视给农村带来了什么?这个问题好像被有意或无意忽略了。以上关于电视的研究几乎都是在城市的背景下进行的,这些对农村适用么?特别是在大众传媒力量彰显,电视成为生活背景,而又在适合农民自己的电视节目缺失和农民发出自己声音的渠道缺位的状况下,电视传播对农民带来了什么?它的效果和影响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在目前虽不说是处于空白地带,但至少是很少被触及的。由于农村的广告资源相对贫乏,受广告商的影响,电视针对开办农民的节目很少,即使有,也因缺少农民自己的声音而很少被农民观看。农村中的传播被忽视了,这是个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70%的国度,农民话语渠道的缺位和适合农民节目的缺失带给农民的将是什么?处在这样一个信息沙漠里,农村和城市信息的不对等状况会加剧发展,农民和农村越来越边缘化支流化,其后果将无法想象。可见,对大众传媒在农村的效果和影响进行研究在当下具有很强大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
在农村,由于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报纸和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率很低。由于生动便捷性,再加上收看亦不需要很高的文化水平,电视很快脱颖而出,成为农村最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所以我的问题是在电视传媒影响力彰显的背景下,电视传播对农村的影响。在这个总的问题下,又分三个问题: 是农村中人们的收视行为是怎样的,包括电视在农村的普及率;农民看电视主要观看什么类型节目,娱乐类还是新闻类;他们有没有定期收看电视的习惯;都在哪个时间段收看;收看的目的是什么,通过看电视是否达到了目的;二是电视传播在农村中的传播效果,包括人们对电视传播内容持什么样的解读方式;收看电视节目对他们在认知、态度、行为上有何改变;哪些内容更容易被他们接受;缺失表达的渠道会不会影响他们看电视的行为和对内容的态度;全国性电视节目和地方性节目,哪个更受欢迎,具有更好的效果;三是与以前的大众传播理论作对比,又有哪些理论对农村适用,哪些不适用,原因在哪里。希望能够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找出适合农民的节目内容和他们对电视传播的总的态度,并针对农村中传播状况提出改进的方法,使农民更好的利用媒介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