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明弘治朝之科举与弘治会元考论-书写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849 浏览:18803
论文导读:
摘要:明代科举处于科举史的鼎盛之期,以弘治朝为代表的明代中期又是明代科举的成熟阶段。此期的分地域取人、考试规范性、庶吉士考选、防弊措施等方面均有表现,而会试所取的榜首——会元,正代表了明朝科举的最高水平。在弘治朝会元中,钱福之文体现了重气格的成弘时文之风,董圮因年辈较晚,对正嘉时文及唐宋派具有一定影响。汪俊的仕途浮沉则被打上了科举政治的较深印痕,体现了举业与宦业相关的特点。《明代科举与文学编年》所载录的丰富史料对考订以上事实极具学术价值。
关键词:明代科举;会元;八股文;《明代科举与文学编年》
科举取士之制被认为是在颇长时间里和甚深程度上影响着传统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一项基本国家制度。因此,它对于今日的古代诸问题研究,包括历史、政治、文学、教育、经济、军事等诸学科而言,都是一摘自:7彩论文网本科毕业论文模板www.7ctime.com
个无法回避的巨大而复杂的存在,尤其对于中古以降的学术时段,则更是如此。于是,对它的莫衷一是、霄壤悬别的评价,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这一状况也启示我们:对科举这样复杂的历史事物,客观的认识远比简单的褒贬要难,但也更为必要和重要。所以,对于像《明代科举与文学编年》(陈文新、何坤翁、赵伯陶等撰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以下简称《编年》)这样将建构寓于还原之中的学术成果,我们应该抱有一份特殊的敬意,并且加以充分的利用,以不辜负撰著者所付出的良苦心力。《编年》以大量而立体化的原始科举史料,逐年排比了明代科举与文学交互发展的历程。其学术价值首先在于保存和发掘了相关资料,为客观认识明代科举与文学提供了扎实的文献基础;其次,若对《编年》细心研索,则不难发现有价值的学术命题,从而拓展和深化相关领域的研究。本文试图以《编年》所胪陈之史料为主,一探明代中期——弘治朝科举的相关问题,即是属于后一方面的努力。

一、弘治朝之科举史事

明代自宪宗成化迄穆宗隆庆这几朝,共历百余年,是明史上相对稳定的历史阶段,其上距明初开国亦恰近百年,太祖太宗的建章立制和仁宗宣宗的励精图治打下了较为坚实的政权基础,明王朝因之迈上了稳步发展之路。其间,尤为人所称道的是明孝宗朱佑樘,其在位的十八年号称“弘治中兴”。明人称颂本朝列圣时,除开国的太祖太宗外,往下便数到孝宗。就对文臣的礼遇、交流(如定期的经筵、日讲和不定时的召对、议政)以及个人的道德水准而言,孝宗在明帝中的确堪称模范,当代史家对此肯定道:“弘治时期在传统上被人认为是君臣之间有良好感情与和谐关系的一个时代”、“明朝再也没有其他皇帝能像他那样采取正确的态度,克制他的愤怒,和一心一意地去尽为君之道的更重的责任”。良好的君臣关系使得国家政令和社会氛围处于一种相对平稳、开明、和谐的运行状态,有一种向上勃发的气象。以科举取士而论,明代科举处于古代科举发展的鼎盛阶段,而成、弘、正、嘉几朝又是明代科举全面成熟与鼎盛的时期,其主要表现,今人已有相关论析。具体至弘治一朝,比较重要的科举史实也都可证明这一点,概括言之,有以下诸端:

(一)对会试录取的地域性原则加以裁定

弘治二年七月,由礼部尚书耿裕奏准均平取士之法,“谓今后会试取士,请仍照宣德年所定南、北、中之数,南取六,北取四,中取二,以为常”(《编年》第1166页引《孝宗实录》卷二十八)。会试分地域按比例录取是明代科举的创制,这有利于平衡各地教育资源和巩固统治基础,增强各地方对朝廷的凝聚力。此制起于仁宣之际,此后时行时辍,至“弘治二年复从旧制,嗣后相沿不改”。科举制最大的优势即在于“一以程文为去留”的公平性,但各地教育、文化水平之间具有客观差异,若机械地全以卷面优劣定高下,则对于落后地区的文化发展、政治权益将造成消极影响,长期以往,恶果难料。故在会试中分地取人,是推行更高层次的公平性的需要。
弘治朝科举的公平性在会元的地域分布上,亦可约略见出。此朝会试开科年份分别为弘治三、六、九、十二、十五、十八年,共开科六次,所取六位会元(钱福、汪俊、陈澜、伦文叙、鲁铎、董圮,各人具体信息详后文“弘治会元科第信息表”)分别来自于南直隶、江西、北直隶、广东、湖广、浙江等六个行政区,既有江西、南直、浙江等传统的科举优势地区,亦有北直、广东等科举水平相对较弱的地区。若与明代其他时段会元的地域分布相比较,弘治朝会元的地域广泛性是非常突出的。可以与之对比的还有同期的六位状元之籍贯,钱福、毛澄、朱希周、顾鼎臣皆为南直人,伦文叙为广东人,康海为陕西人,明显不如会元广泛,此皆因殿试不再区分应试者之地域,这便有力地说明了分区录取政策的必要。弘治时期以科举教育和科举考试为表征的各地文化发展水平相对均衡,没有形成垄断,正是国家步入良性发展的表现。有一个事实或许值得注意,即明代诗文由出生于陕西的李梦阳、康海以及河南的何景明(皆北地)带来声色和变化,也是在弘治时期。应该说,这与此前即已推行的分区域取人的科举政策具有某种关联,明代文学的发展与科举地域的相关性问题值得学界更为深入地探讨。

(二)对会试、殿试之制加以完备,保障措施有力

弘治七年八月,礼部奏准会试费用分担方案以及增添执事官三员、誊录生员二百名等事(《编年》第1275页引倪岳《青溪漫稿》卷十二)。此令于弘治九年丙辰科始行,由浙江、江西、湖广、四川、福建各取乡试所用余银一百两,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及应天府各八十两送部,以助会试之费。此举改变了以往仅由顺天府承担会试费用的旧例,既减轻了京畿负担,又保证了会试经费的及时到位,使相关考试事宜更好推进。这是会试规模扩大的必然要求,进而反映出国家科举教育的普及和文化水平的提升⑤。会试规模的扩张和保障措施的加强,其积极的效果便是中式者更具竞争力,则作为榜首的会元对于国家科举水平的代表性无疑是更强了。
殿试之制在弘治期间亦有所改进。一是自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科开始,改常例“三月朔日”为“三月望日”举行,从而使应试者和组织者都有更为充裕的准备时间。二是弘治三年,刘吉等奏准将读卷时间由一日增为二日,至殿试第四日发榜,“庶得各竭考校之力”(《编年》第论文导读:因忤刘瑾,转官刑部、吏部主事,刘瑾败后复原官,累擢至詹事兼翰林学士。嘉靖初,迁吏部左侍郎,为胡明善、汪铉所劾,遂致仕。清初俞长城在论及明代会元之承递时,于成、弘二朝特为标举三人,云:“成、弘二朝会元,皆能名世。文之富者,为王守溪、钱鹤滩、董中峰三家。王、钱之体正大,中峰之格孤高。王、钱之后,衍于荆川,终明之世号日
1170页引《馆阁漫录》卷七)。殿试进程的延缓有利于提高考核质量,减少状元产生的偶然性因素。一个明显的效果是:在弘治朝六位会元中,有两人在随后的殿试中连捷为榜首,即弘治三年庚戌科的钱福和弘治十二年己未科的伦文叙。这说明,会元的确是科举场上最为优秀的应试者。扩大来看,明王朝共开科举89次(以殿试计),有九人连中会、状二元,除钱福、伦文叙外,其他七人分别是洪武朝一人(辛未科黄观)、正统朝一人(乙丑科商辂)、成化朝一人(壬辰科吴宽)、万历朝四人(甲辰科杨守勤、庚戌科韩敬、癸丑科周延儒、己未科庄际昌)。可见,这一现象比较集中地出现于成弘时期(三人)和万历后期(四人),前者反映了科举的公正和兴盛,后者则情形特殊。当皇帝怠政、阁臣互争之时,取士之权亦成为党争的焦点,阁臣把持会、殿二试,自然较易产生连连高中的结果了,这是万历末年朝政多弊的表现之一。同一现象的不同内因是颇值得玩味的。

(三)庶吉士考选的摘自: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格式下载www.7ctime.com

度数之繁,声音笑貌之末,皆考据精详,摹画刻肖,中才所不经意者,无不以全力赴之”(同上引俞氏言)的行文习惯,这其实是因追求典则而“恪遵传注,体会语气,谨守绳墨,尺寸不逾”的一种表现,其效果是才华雅瞻而意度谨严,钱氏名作《非帷裳,必杀之》可为代表。
但追求用典而只清题面、不及其他的作法,也易招致后人非议。所谓“钱鹤滩风骨不减守溪,惜文多小品,而微伤刻镂”,还是较为客气的说法(《编年》第949页引《制义丛话》卷十二凌义远《名文探微》);至清初王夫之,则批评道:“钱、王出,以钝斧劈坚木手笔,用俗情腐词,着死力讲题面,陋人始有津济,翕然推奉,誉为‘大家’,而一作,至成、弘而扫地矣”。王船山之论,容或可议,即以清人言,钱谦益的分析或许更为充分一些。《有学集》卷四十五《家塾论举业杂说》(《编年》第947页引)将明代时文分为举子之文、才子之文、理学之文三类,各类又有真伪之别。其述才子时文云:“心地空明,才调富有,风樯阵马,一息千里,不知其所至,而能者顾诎焉”,牧斋举以为例者,正以钱鹤滩居首。钱福学高识博,足称才子,其阔视一世、不解涯岸的轻肆和文不起草、挥之辄去的率意都是此一才性的表现,我们看其殿试对策(《编年》第1199页引《登科录》)也可见一斑。所以,钱福之文既与王鏊一道体现了成弘正脉,又具有自己的面目,以其波澜横溢而又典则精详的风格对后世产生着影响。
在弘治会元中,堪与钱福并论的,要数董圮。圮字文玉,号中峰,浙江会稽人。以榜眼及第,授编修。因忤刘瑾,转官刑部、吏部主事,刘瑾败后复原官,累擢至詹事兼翰林学士。嘉靖初,迁吏部左侍郎,为胡明善、汪铉所劾,遂致仕。清初俞长城在论及明代会元之承递时,于成、弘二朝特为标举三人,云:“成、弘二朝会元,皆能名世。文之富者,为王守溪、钱鹤滩、董中峰三家。王、钱之体正大,中峰之格孤高。王、钱之后,衍于荆川,终明之世号日‘元灯’。中峰以后,其传遂绝,三百年来未尝有问津者。”(《编年》第988页引《制义丛话》卷十二)“正大”固然是成弘时文的一般格局,“孤高”则具有更为个人化的特色,只不过董圮的孤高与前述顾清的“脉正气清”“纤云绝点”一样,是以平淡作为底子的,与万历时期求奇矫求新异的时文之风有别。钱禧对此深有认识,云:“万历癸未(十一年)以前,会元墨卷多平淡之篇。平淡而兼深古,惟成、弘以上有之。”(《编年》第2681页)追求平易,不故为惊人之论,是董圮对时文的基本要求,《编年》所载的一则材料颇有意味,不妨具引如下:
《游艺塾续文规》卷一《方山薛先生论文》(门人袁黄手录):“来斐泉汝贤,乡、会皆第二,而其文实得会元正传。予选贡后,举业颇负盛名,自谓海内无与伍者,因斐泉尹丹阳,持所业见之。斐泉阅毕,语予日:‘举业者,雉羔之饰,专欲利中耳。然文有可魁可元者,有不可魁元而但可成名者,又有文不甚工,而极利中者,有好文字而必不可中者,子之文乃好而不中者也。’予闻之甚骇,请问其故,斐泉适欲迎候上司,因约再见而悉言之。予一夜不能安寝,明晨具衣冠请教,斐泉曰:‘业师董中峰乃举业宗工也源于:7彩论文网高中英语论文www.7ctime.com
。童年入京遍谒诸老,其所传授甚正,有批点程墨一帙,开关启秘,洞示要领,凡文字工拙之由,得失之故,靡不具备,因取一帙授予曰:“依此必中矣。”予手录而熟玩之,其所取诸程墨中间,多有予所素鄙,以为不足采者。从头细阅,乃知彼所取者,
焦芳之子焦黄中进士及第一事,是明代科举史上变乱成制的有名事件,《编年》引《馆阁漫录》等多条在规矩之中,而予所期者,在意见之外,乃知至奇至妙之理,只在寻常说话中,而稍涉玄远者,主司不录也。乃知彼为利捷之文,予所作者用意虽深,而未必利也。朝而讽,暮而绎,出入必携之。年余,始觉吾之文与彼之文同出一辙,遂联捷矣。今以授二生,可熟复之。’浙江先年前辈,学术纯正,文章典雅,虽语之举业,亦从浙中得来,而陵迟至于今日,浮靡鄙陋,不复可观,良可叹也。”(第1732页)
这则记述通过几层转引之语,道出了董圮“至奇至妙之理,只在寻常说话中”的为文理念,且据此可勾勒出一条师弟授受线索,即董玘(中峰)→来汝贤(斐泉)→薛应旂(方山)→袁黄(了凡),由此看来,俞长城所谓“中峰以后,其传遂绝,三百年来未尝有问津者”,便并非确论了。
同是袁黄论文之语,在《游艺塾文规》卷一《文须请教前修》一条(《编年》第2204页引)中,袁氏详述了自己遍拜唐顺之、薛应旃、瞿景淳等名师之经历。内中一些信息值得注意,如云“知此二人(唐、薛)同以理学为宗者”、“方山出以示予(指董圮所批点之程墨),予早暮服膺,始知举业自有的传”、“方知瞿也、唐也、薛也三先生之文,同一杼轴也”。唐顺之是明代古文唐宋派的代表,也是明代正、嘉时文的巨擘,而算是董圮再传弟子的薛应旂,既与唐顺之“同以理学为宗”“同一杼轴”,那么董氏于唐宋派及正嘉时文之关系便可见一斑了。同书同卷《国家令甲》一条(《编年》第2510页引)即印证了此点,袁论文导读:
氏云:“董中峰所批成弘间程墨,其立说皆远胜朱传。即唐、薛、瞿三师之文,皆洞见本源,发挥透彻,此举业正宗也”,将董圮与唐、薛、瞿三人并列,其间渊源有自。实际上,从年辈来看,六位弘治会元中,前五人皆生于十五世纪六十年代(或七十年代初),谢世于正、嘉间,独有弘治末科会元董圮生于八十年代而活到了嘉靖二十五年,应算是晚一辈的人。而正嘉时文的代表中,王慎中、赵时春于嘉靖五年登第,唐顺之于嘉靖八年登第,薛应旂、诸燮于嘉靖十四年登第,茅坤于嘉靖十七年登第,陆树声于嘉靖二十年登第,瞿景淳于嘉靖二十三年登第,唐宋派也正活跃于嘉靖前期。所以,不难推断:董圮虽只直接参与了正德六年、嘉靖五年的会试和嘉靖元年的应天府乡试(出任同考或主考),但他对正嘉文甚或唐宋派的影响无疑是切实的。因此,与其前辈会元们相较,董圮之文便稍有些差异,这或许表现在沟通时文与古文的法度方面。一个事实是:唐宋派最为重要的主张之一——法度论,即由唐顺之在《董中峰先生文选序》中提出,是对董氏文章之法的评论,顺之还参与了董氏文集的编辑,这绝不是偶然的因缘。由此,在弘治会元中,从首科的钱福至末科的董圮,便隐然可见时文于成弘正嘉一段的风变,即由重气格到重法度的渐变。

三、弘治朝举业与宦业之关联:以会元汪俊为例

作为文官选拔之制,科举不仅决定着时文走向,并进而影响于整个文学的风貌,更重要的,它对文官集团之政治分野具有相当的导引作用。毕竟,由科举而形成的座主门生、同年同门关系是极重要的一种社会关系和资源,尤其是在以较高等第中式而进入政府中枢机构任职的文臣中,科第对于仕途之顺厄更是所关匪轻。史家所谓“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凡词林五品以下,俱论科不论官”等俱是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则。我们在弘治朝会元的宦迹中,亦可见出此种印记。
可为典型者,莫过于弘治六年会元汪俊及其部分进士同年。《明史》卷一百九十一汪氏本传着力叙述的,是汪俊在嘉靖初大礼之议中作为礼部尚书的表现,以彰其“立朝光明端介”之行。其实,在正德初年刘瑾弄权之时,还只是翰林编修的汪俊就已经卷入了核心政争之中。汪俊会试的座主是当时声誉日源于:7彩论文网论文模板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