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在中学语文教育中体验教学策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43 浏览:12883
论文导读:
“体验”是新课标中多次出现的概念。“体验”是一个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主体内在的诸多心理功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经过主体积淀对学习、对生活建立新感性的过程。下面就体验主题的建立、发掘和完善进行初步探讨。

一、“体验”主体的建立

“体验”主体是在教学活动这个过程中建立的。所以,让学生体验主体应首先体验教师的语言,进入教师设计程序。这里要说的是教师的设计不是“教学性”的而是“建构性”的,语言不是“定义式”而是“启发式”的,教师的工作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认知支架”让学生在这个支架内自由、有效的活动。这里就给教师的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导入语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次,是体验文学作品,“文学是最自由的领域,是人的情感本性的家园、情感本性的象征。”刘再复对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的这种概括非常凝练。“我认为文学的最高价值、文学的永恒性源泉在于它可以帮助人类心灵进行美好的历史性积淀。”李泽厚对文学的这种作用也讲的非常精彩。语文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尽可能的让学生在这自由的精神王国中体验到人类心灵的本真。最后是引领学生从作品中走出来,带着前一阶段的成果体验现实的生活,这一过程更多的是留给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从而不受课时、学校这个时间、空间的限制。

二、“体验”主体的发掘和完善

(一)“美读”体验

“语文”中的“语”强调的是一种言语能力、朗读是自古以来学习文学的至法,“读书百遍,其意自见”,有感情、有方法的诵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产生舒缓或激昂的心灵感应,和书中的情节、故事产生共鸣。加强对文本的渗透,教师应根据平仄、押韵、对偶……等语言语音知识对学生进行“美读”指导。如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朗读该文则应注重声音的高低、急缓、抑扬顿挫,会使学生真切的体验到苏轼的豪迈之情与沉郁之心的矛盾交合。

(二)引导展开自由想象,进入美的画面

在教学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自由想象力,积极的感受形象。前面已经讲了文学是最自由的领域,是情感本体的家园,情感本体的象征。这样的特性为学生提供了自由的想象空间。想象就是在过去感知的经验上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改造、构建具有个性特点的新事物这样一个心理的过程,就是常说的二度创造。哲学家康德说: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创造力量,它从实际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中,创造出第二自然。物理学大师爱因坦也对想象情有独钟,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人类就是因为对太空进行了数千年的想象,才成就了当今飞天梦。所以,大胆的想象对体验主体的深入、完善起着催化作用。

1.想象具体之景

例如在源于:7彩论文网标准论文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教学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对桃花源之景的教学应充分引导学生展开自由丰富的想象,由学生描述学生心目中的桃花源形象。这样,学生的想象空间得以拓展,加深了对文章的情感度,也有助于学生对《桃花源记》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做进一步的剖析。

2.想象未尽之意

在教学冰心《小桔灯》中,结尾部分写着:12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吧,她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作者在这里实际上是留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教师在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对小姑娘一家进行想象,表达对小姑娘一家的美好祝福。这样,既对文章的主题作进一步升华,又能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环境下通过思维的拓展从而理性的看待问题。

(三)深度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注意体验与教学活动相联系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没有安史之乱中流落草堂穷困潦倒的生活经历是写不出来这样真切朴实的语句来的。建构在远离生活经验上的体验是空洞呆滞的,所以,教学中应尽可能的发掘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并将它们引进课堂,让学生在一个有生活基础的载体上来进行主体思维活动,既不空泛也不乏味,使课堂内容和事实的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增加体验中的形象性深刻性。如教学史铁生《我与地坛》中关于母亲的爱那一部分,可以先让学生讲述生活中母亲对自己的爱,举些事例,相互交流共同体味母爱的伟大、无私。

(四)情境的设置与开发

在教学中,可以借助音乐、课件等,创设美的氛围。一个特殊精心设计的环境所流露的情感气氛对置身此中的人有极强的感染作用,他们有表情、语言、行动会不由自主地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对情境的设置。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朗读、创设一个话剧舞台情景;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图片展示,电影播放,造成学生的视觉冲击融进体验的对象中;可以对美文朗诵进行配乐,通过美妙音乐融合朗诵,进行美的体验;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在课题解决中加强主体意识的渗透。情境的创设方式、类型应随课程的内容、性质而定,标准是要有创意但不标新,要有让学生发挥的实际空间。

(五)启发学生多向思维,变换角度进行审美体验

中学生由于受课堂时间、空间的限制,在学习体验中的思维模式比较单一,一般只跟随教师式作品中故事情节的思维走,造成学生被动接受。所以,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历史、地理、文字、政治……等其他的学科的思维来启发学生,帮助他们建立新感性。如教学陶渊明《桃花源记》就可以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来说明当时的社会环境、士大夫心理状态、桃花源的地理情况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打开思维,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身处一个安定的社会,却仍然向往桃花源,这与陶渊明所向往的桃花源有何不同?这样一个问题将读书、生活联系起来对学生、教师都会有较大的启发。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体验”教学要让学生在原有学习基础之上,建构属于个人主体的新感性,即形成一种个体的、感性的、新颖的、健康自由的心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