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我国“新三板”市场融资效应研究-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754 浏览:107323
论文导读:应,分析了新三板市场在促进中小企业融资中功能不足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增强新三板市场的中小企业融资功能的对策建议。关键词:温州;创新型中小企业;新三板市场一、引言2006年1月,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股份系统进行转让试点,因为挂牌企业均为高科技企业而不同于原转让系统内的退市企业及原STAQ
摘要:本文以温州创新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温州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融资难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探究了新三板市场对温州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效应,分析了新三板市场在促进中小企业融资中功能不足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增强新三板市场的中小企业融资功能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温州;创新型中小企业;新三板市场
一、引言
2006年1月,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股份系统进行转让试点,因为挂牌企业均为高科技企业而不同于原转让系统内的退市企业及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故形象地称为“新三板”,目前主要集中于信息技术业,制造业,计算机这三个行业。从2008年以来,新三板呈现出稳健发展的势头,交易规模和挂牌企业数量稳步增长。2009年,新三板进行了第一次改革,建立了投资者适当性原则,调整园区企业申请挂牌的条件,优化交易制度,提高交易效率。截止2011年4月底,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已达到86家,新三板市场正不断为更多具有潜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创业与发展的机会。
温州作为我国民营经济先发地区,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在三十多年的发展道路中,从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第一社,到第一家民间股份制金融企业,从第一份“股份合作制企业章程“,到温州劳务中心市场开放,伴随“敢为人先”的温州精神,“温州模式”得到不断发展,并呈现出几大温州金融特色。
近期,温州因资金链断裂引发债务危机,一些企业主因无法偿还银行信贷和民间信贷,频繁出现“跑路”“蒸发”等现象,温州民间借贷乱局倒逼该地区金融体制改革。

二、温州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状况

1.温州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近几年温州的眼镜、打火机、锁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目前都面临利润微薄的艰难局面。曾经依靠低工资,低生产要素就能获取利润的的日子也在今天科技技术日新月异的竞争市场中更加渺茫。这样的形势也倒逼温州的部分中小企业深入挖掘自身的精髓与潜力,转变自身的生产方式,进行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向太阳能,风能,生物医药等新兴技术产业转型。据温州市统计局统计,今年上半年温州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首破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3%。截止今年6月,温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93家,较去年底新增227家。
但是,随着高科技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转型与发展的资金问题也越显突出,尤其伴随着温州金融面临融资资金链频频断裂的危机,创新型中小企业资金问题更是面临严峻考验。

2.温州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1)新型中小企业处于成长期,融资风险大。温州创新型中小企业大多数是从以往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转型而来,一方面在新兴模式下具有理念独特,创业性、创新性和高成长性等特点,但由于大多处于初创阶段,投资风险高,资本高度集中,这些特点不符合主板资本市场的严格,规范的运行理念,不利于此类企业在主板市场进行融资。另一方面,大多数中小企业自有资金积累意识淡薄,积累能力弱,财务管理水平不够,在初创期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组织,科技创新体系,这些都不利于企业充分利用自我条件进行融资。
(2)银行贷款成本高,收益低。首先,创新型中小企业经营周期短,高风险性创新活动,缺乏银行认可的抵押物以及稳定的贷款利率收入,不符合银行“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原则,银行普遍持已“慎贷”态度。其次,中小企业贷款资金相对国有大型企业需求量小,但次数多,多数也银行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所以银行成本会提高,因此银行普遍持有“惜贷”态度。
(3)企业上市准入门槛高。首先,在主板市场和二板市场上,由于对企业资金,上市标准,管理准则等方面要求高,很多企业无法达到,而且申请上市同时各方面成本要求也会提升企业潜在成本要求。其次,国家虽然不断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与管理,但是相对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任然没有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缺乏有效可行的宏观调控政策,相关部门的监督职能没有良好行使。

三、“新三板”市场对温州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效应

1.温州创新型中小企业从新三板市场的融资情况

(1)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确立,中小企业带来机遇。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方案确定了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的十二项主要任务。方案提出要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依法合规开展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及技术、文化等产权交易。但由于温州城市权限等因素局限,股权交易处于初级阶段关,产权交易体系的政策有望在温州逐步形成全国最大的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及技术场所。在目前新三板市场潜在规模近7000亿形势下,温州创新型中小企业带来大量机遇。
(2)为挂牌企业提高市场声誉,规范财务管理。科技型企业的建立是需要优秀的人才,规范的制度所作为基础的。而挂牌企业上市之后,新三板对挂牌公司提出了“治理机构健全,运作规范”的明确要求,所以一方面会吸引大批技术型人才涌入企业,另一方面也会促使企业对公司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今后的资本运作提供良好的运行平台。
(3)有效缓解挂牌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目前温州创新型中小企业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融资问题,随着企业的转型,资金的匮乏往往阻挠了它们不断开发新产品,改革企业制度,拓展销售市场的脚步。而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缺乏战略投资者,不能获得持续的流动性资本。进入新三板市场后,由于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督控制,相关法规的鞭策与规范,公司从市场声誉的提高到自我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后,会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抛来橄榄枝,为创新型企业的创造发展提供契机。不仅直接为企业提供融资平台,更重要的是可以带动其它融资渠道。据资料显示,试点五年来,新三板企业定向增资合计11.73亿元,定向增资融资额和市盈率不断创新高。2010年,共有10家挂牌企业进行了11次定向增资,融资额6.17亿元,超过前四年的融资总额;累计有20家企业进行了24次定向增资,市盈率最高达到84倍。

2.“新三板”市场促进温州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1)信论文导读:为严格的会计审核制度,这也要求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管理,吸收高素质人才为公司发展服务。(3)转板困难风险。新三板转板基本条件对企业的营业收入,业绩的持续性稳定性方面有较高的硬性要求,许多“新三板”挂牌企业都不能达到此条件标准,且许多企业由于在管理制度上欠缺规范,出资不实,造成众多企业处于转板难的瓶
息不对称的风险摘自:7彩论文网写毕业论文经典网站www.7ctime.com
。新三板市场上的挂牌企业多为非上市企业,门栏低,经营不规范,很难使投资者获得真实有效的信息,从而影响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2)企业增加成本负担。一方面,中小企业挂牌新三板市场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目前中小企业登陆新三板费用支出在100万元左右,虽然国家不断出台政策进行补贴,但对于处于转型期,资金欠缺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笔负担。另一方面,挂牌之后的企业由于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管理,需匹配更为严格的会计审核制度,这也要求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管理,吸收高素质人才为公司发展服务。
(3)转板困难风险。新三板转板基本条件对企业的营业收入,业绩的持续性稳定性方面有较高的硬性要求,许多“新三板”挂牌企业都不能达到此条件标准,且许多企业由于在管理制度上欠缺规范,出资不实,造成众多企业处于转板难的瓶颈中。目前股份报价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共有91家,2009年至今只有6家成功转板,转板率为

6.6%,年均转板率为2.2%。

四、增强“新三板”为中小企业融资功能的对策建议

1.健全法律制度

“新三板”在制度建设完善程度、监管强度力度、以及信息披露方面都无法比拟A股市场,而且限制自然人投资者不利于新三板市场交易,导致交易量清淡。目前在创业板与股指期货投资上,监管部门都建立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限制投资者资格采取直接方式或间接方式。直接方式是对投资者资格直接提出要求。间接方式不直接对投资者资格提出要求,而是通过提高最小交易单位等方式间接达到排除散户投资者参与的目的。因此新三板市场扩容应科学确立投资者认定标准,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吸纳具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经验的个人投资者或小型创新型企业进入扩容中的新三板市场。在保护投资者利益同时使温州处于转型期的更多企业从新三板市场中获得投资价值。

2.增强信息披露

现在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许多门栏低,经营不规范,且相关市场监管权责不明,力度不强,执法不严,因此整个市场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风险,所以增强企业信息的披露,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十分重要,这样不仅有利于投资者获得相应的行情信息,而且有利于促进整个新三板市场的健康发展。对此,新三板交易的相关制度应即时公告,使相关信息制度与公司的管理相匹配,双方有效监督,促进共同发展。

3.保护好投资者的利益

投资“新三板”的背后存在大量不确定性与风险性监管部门必须面对与考虑保护投资者利益问题。投资者利益保护是公司法,证券法领域的核心问题,也是国家对资本市场进行调控监管的重要问题。目前,转型中的温州创新型中小企业多存在信息不对称,投资渠道不畅因素,如果企业面临破产或转板困难等问题,投资者股份得到完善保护才能积极吸纳更多投资者对新兴产业加以资金支持,实现市场资源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曹光群等:温州:30年金融改革的“试验田”,中国经济网,2008(4).
张亮:中小企业视角下“新三板”市场的功能定位,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2).
[3]周茂清:“新三板”市场的形成,功能及其发展趋势,当代经济管理,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