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安徽新农村建设垃圾处理现状及问题研究-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993 浏览:121610
论文导读:,特别是农村没有完整和科学的卫生系统和排水系统,粪便堆积,容易滋生蚊蝇,污水乱排,垃圾乱扔,流入河流,会影响饮用水系统,最终危害人类身体健康;(2)农业生产垃圾,这类垃圾主要是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垃圾,比如畜禽养殖产生的大量粪便、农业耕种产生的残膜以及作物的秸秆等;(3)乡镇固体废物,这类废物主要是由乡镇工业、
摘 要:过去农村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条件下,垃圾总量不多,且可循环利用及可降解的成分居多,那时,农民几乎没有垃圾的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农村也面临着严重的垃圾污染问题。农村垃圾泛滥成灾,不仅与“新农村建设”相违背,制约了农村两个文明的发展,同时其造成的环境破坏、经济损失和健康隐患也不容忽视。
关键词: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安徽;新农村建设
1673-291X(2012)22-0041-02
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垃圾的产生量日益增长,垃圾的污染问题愈加严重,垃圾处理已成为限制新农村进程的重大问题之一,为此,国家和地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治理。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徽省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切实改善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根据环保部印发的《全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纲要(2007—2020年)》,并结合安徽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实际,编制《安徽省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多年的研究表明,安徽的农村生活垃圾产生具有产量大、增长快、组成复杂、易腐有机质高等特点,存在较强的环境污染能力。同时,安徽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推进仍存在许多困难,任务十分艰巨。

一、安徽农村垃圾概况

1.农村垃圾的分类。农村垃圾主要有:(1)农村生活垃圾,这类垃圾主要是农民家庭生活所产生的,一般危害不大,但是容易堆积,影响周围生存环境,特别是农村没有完整和科学的卫生系统和排水系统,粪便堆积,容易滋生蚊蝇,污水乱排,垃圾乱扔,流入河流,会影响饮用水系统,最终危害人类身体健康;(2)农业生产垃圾,这类垃圾主要是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垃圾,比如畜禽养殖产生的大量粪便、农业耕种产生的残膜以及作物的秸秆等;(3)乡镇固体废物,这类废物主要是由乡镇工业、企业的发展,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2.农村垃圾的特点。(1)产生量大、成分复杂。近年来,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徽省农村垃圾产生量不断增长,农村垃圾的构成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无机成分减少,有机成分逐渐上升,可回收利用成分持续增加,如废纸、废玻璃、废塑料和废金属等可回收利用物质已占30%~40%,而且可燃物含量亦明显上升。(2)农村垃圾排放区域分布差异大。安徽省幅员辽阔,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虽然各农村垃圾特性基本相似,但在各类和数量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淮北地区人口密度大,劳动力素质偏低,地区经济结构单一,非农产业欠发达,农民生活水平最低。农村由于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管理,环卫设施和环保意识相对落后,其垃圾的组成主要是秸秆、稻草、废塑料等有机废物和煤灰煤渣等无机废物。
沿江圩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农民发展二、三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推动了源于:7彩论文网硕士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本地经济的发展。这地区的垃圾种类已基本与城市垃圾接近,主要表现在:灰土、砖瓦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可回收物(如废纸、废玻璃、废塑料和废金属和废织物)所占比例明显升高,占到垃圾的40%左右;食品废弃物数量上升,成分日趋复杂[3]。
皖南山区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垃圾成分都以经济农作物及旅游业为主。农村垃圾产量不同程度地受季节因素的影响,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呈规律性的。据本次调查,此地区农村垃圾排放量一般每年夏季出现一次高峰期,一年中垃圾排放量由低到高依次为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四季度、第三季度。

二、安徽农村垃圾处理现状

1.安徽农村垃圾的收集现状。长期以来,安徽农村基本没有固定的垃圾堆放点和专门的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农村居民习惯性的将垃圾随意倾倒在村前屋后的空地、沟道、河边及道路两边,既不美观也不卫生。随着新农村建设,农村居民逐渐有了垃圾收集意识,但农村垃圾收运体系还比较落后,居民垃圾采取混合收集,还未实行分类收集。另外,安徽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来自政府的财政和政策支持,公共环境卫生设施普遍不足,并且在农村实行分类收集还必须得到农民的支持,农民是否支持是能否实现垃圾分类收集的关键。而在政府的实际工作中,政府管理部门对农村环境卫生的管理处于一种近乎真空的状态,所以垃圾分类收集仍未得到推行。
2.安徽农村垃圾的处理现状。安徽农村垃圾的处理处置水平一直很低,无害化处理设施缺乏。多年来,绝大多数农村采用露天堆放、自然填埋、直接还田和焚烧的简单方式消纳农村垃圾,河流沿岸甚至成了天然农村垃圾堆放场。在焚烧处理过程中,没有任何的设备和技术处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垃圾的二次污染;简单的填埋处理往往是将垃圾直接填埋到村里的自然沟壑或者坑洼处,严重污染周围的环境;而农村垃圾直接还田处理过程中,垃圾中里的有害物质渗入土壤,容易改变土壤性能,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这些处理方式对土壤、河流、地下水、大气等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潜在的危害。安徽新农村建设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垃圾的产生量逐渐增多,垃圾的组成成分也越来越复杂。一些农村的基础建设虽得到了发展,农村垃圾污染有所缓解,但仍难以解决日益增加的农村垃圾处理的需要。

三、安徽农村垃圾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垃圾管理问题。(1)对垃圾处理认识的问题上,存在很多盲目性。农村垃圾管理是一直被忽视的薄弱环节,我们一贯把着眼点放在垃圾的末端处理上,而忽视了垃圾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管理,致使农村垃圾处理总是处于被动治理的状态。一旦垃圾污染严重,垃圾处理都是单纯从抓科学研究、抓技术开发、抓资金筹集等等方面入手,而缺乏统筹考虑和安排。(2)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与环境质量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虽然文化、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社会福利等方面带来了较快发展,但是,技术性基础设施,如道路、自来水、电话等虽然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但总体来说发展滞后,特别是对废水和垃圾的处理能力弱、处理率低。要提高垃圾处理水平,建设足够的垃圾处理设施,需要非常大的投资,势必给国家和地方财政带来极大的负担。2.垃圾管理体制问题。(1)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靠行政手段与道德意识来联结,而非经济关系,这与主导社会运作的市场经济力量相悖。例如,农村居民产生的垃圾的分类、回收主要靠的是宣传教育,而垃圾的处理主要是靠政府的大量补贴与行政命令手段。(2)多头管理,各自为阵,职责不清。这是因为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行政手段与道德意识来联结表现为隐7彩论文网自考论文www.7ctime.com
性的经济关系。每个利益主体都在潜在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因而形成了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居面。例如,当遇到一个有利益的项目时,各个机构争抢的积极性很高,均认为这是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事;当出现问题时,各个管理机构则会推脱,说不是自己的责任。
3.垃圾处理的法律规章问题。(1)农村垃圾处理的立法方面,中国的环境保护重点在城市,农村环境保护地位不及城市。现行有效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章大都没有将农村垃圾处理纳入立法调整的范围,导致农村垃圾处理法律制度不完善,一些领域还存在法律空白。农村垃圾处理的立法欠缺和基层环境管理机构设置的不合理,致使论文导读:基础资料,不利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开展。5.环境教育问题。数千年来,大部分农村的基本组织——村庄的基本结构和生活方式没有太大的变化:一个或几个宗族聚村而居,相互连接的院落式农户,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户厕,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随着社会进步,人口在剧增,村庄在扩大,农田在减少,垃圾排放已经超出了环境承载力。
农村垃圾处理主体的权责无法界定,影响了执法的效果。(2)法律规章是加强垃圾处理力度,推动垃圾产业,促进技术开发的保障。但农民处于社会的最低层,经济状况糟糕,环境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导致农民的环境法律意识薄弱,参与农村垃圾处理的积极性较低,不可能对农村垃圾处理主管部门的执法形成有效的监督。
4.垃圾处理方面问题。(1)与城市居民相比,安徽农村居民的居住比较分散,各个农村的规模小,垃圾的日均产量相对较少,加上很多农村地区的交通不便,给垃圾的长距离运输进行集中处理带来了困难。另外,不同地区农村的差异较大。根据笔者对安徽部分农村地区垃圾的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农村地区以及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所产生的垃圾组成成分和产生数量都有一定的差别,而农村垃圾处理方式及技术单一,给垃圾处理带来难度。(2)中国农村垃圾的特点和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等问题,使得现有的城市垃圾处理方式不完全适合农村,而结合农村实际情况进行的垃圾处理技术还不成熟。而且由于安徽各地区农村的垃圾特征有很大的差异,对垃圾处理技术也有不同的要求。另外,由于长期以来农村环境污染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中国的环境监测和统计在农村地区存在明显漏洞,甚至根本没有相关的监测和统计的基础资料,不利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开展。
5.环境教育问题。数千年来,大部分农村的基本组织——村庄的基本结构和生活方式没有太大的变化:一个或几个宗族聚村而居,相互连接的院落式农户,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户厕,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随着社会进步,人口在剧增,村庄在扩大,农田在减少,垃圾排放已经超出了环境承载力。但许多农民并没有认识到,他们自己也能污染环境,随意排放生活污水,随意丢弃、堆积生活垃圾,而且将此类世代沿袭下来的陋习视为天经地义:在传统耕作方式的基础上,大部分农民为了达到农业生产产量的最大化和劳动的最小化,无节制地使用农药、化肥。
参考文献:
张益,陶华.垃圾处理处置技术及工程实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王罗春,赵爱华,赵由才.生活垃圾收集与运输[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单胜道,邵峰,周珊,等.浙江省农村废弃物调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吴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