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农民法律素质教育环境营造-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160 浏览:144537
论文导读:文化素质,转变人们观念的重要载体。各种大众传播手段在城市得以充分利用,尤其是网络。2011年7月19日下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4.85亿,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

1.31亿,占整体网民的27%,较2010年底增长4.9%。然而,在农村的大众传

【摘 要】法律素质已经成为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农民法律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教育过程中教育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应从加强教育、发展经济等五个方面营造教育环境,努力使农村法律素质教育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法律素质教育 环境 营造
中国是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是核心。在农民问题中,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切入点。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转变农民观念,而法律素质是公民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农民法律素质对于农民群体、社会以及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就要努力营造农村的法律素质教育环境,以提高农民法律素质教育的实效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加强农民法律素质教育

教育是提高农民法律素质、转变农民观念的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教育作为知识工具,解决人们的知识问题;作为思想文化工具,解决人们的观念问题。农民文化素质低,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应有的教育。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农民法律素质教育是全新的课题,是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民法律素质教育体系中,法律知识是前提和基础,提高农民法律素质是目的,教育是方式或手段,实践法律行为是落脚点。

二、发展农村经济

发展教育是需要资金支持的。通过教育的方式提高农民法律素质,经济收入是关键。只有农民有了钱,才能够通过选择和政府的规划接受法律教育,县、乡、镇才能够加大对教育资本的投入,对农民进行教育。如,社会教育方面,可以通过经济投入充分利用互联网,甚至可以使用源于:7彩论文网论文大纲怎么写www.7ctime.com
远程教育,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讲学等;学校教育方面,针对农民进行相关的法律知识、农业技能知识等教育。通过经济投入发展教育,提高农民自身的综合素质,而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又会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自身收入,是良性循环的过程。发展农村经济可以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等方式。

三、充分利用农村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是提高文化素质,转变人们观念的重要载体。各种大众传播手段在城市得以充分利用,尤其是网络。2011年7月19日下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4.85亿,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1.31亿,占整体网民的27%,较2010年底增长4.9%。然而,在农村的大众传播媒介中电视仍然是第一位的,就应思考如何充分发挥电视的作用。如吉视乡村频道《乡村四季12316新闻眼》《我是农民》《农村俱乐部》《二人转总动员》等节目中相关的法律传播方式就深受农民喜爱。因此,针对于农民群体设立的电视节目就应该符合农民群体的特点。同时,也应该发展现代的、迅捷的传播媒介,如手机报等。

四、加强农村党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教育

对于农村法治建设的重点是解决农村干部的法治观念问题,在农村不要搞“人治”而是要搞“法治”。如,大河网2010年11月18日报道了“河南一村妇给乡长下跪磕头 乡长冷漠叫保安抬出办公室”;2010年3月25日搜狐新闻(来源于新京报)报道了“村民用乡长茶杯起冲突,乡长喊来,村民被拘留”等等事件,足以说明在农村的一些基层领导干部中还存在“人治”观念,存在以权压法的思想。因此,提高农民法律素质的前提是提高农村党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在农村应树立法治信心、法律权威,让老百姓选择法律作为生活方式即“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农民守法”。因此,应加大“三农”的立法,应加强基层党组织干部以及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教育,应不断提高基层法律工作者的素质,应加强和完善基层法律工作的监督机制等等。

五、加强农村法治环境建设

完善农村法治建设,解决的是法律信心、法律环境的问题。加强农村法治环境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加强农村基层建设。基层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而农村的基层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农村基层是村民自治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其次,完善关于“三农”的立法。众所周知,法律具有滞后性,同时也有一定的盲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现象,对于“三农”的立法相应的提出了要求;最后,要规范基层执法者的执法行为。要坚持并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依法办事,树立法律在广大村民中的形象与权威。
总之,农民是一个特殊群体,通过对特殊群体的研究,找到特殊的解决办法。通过提高农民法律素质,转变农民的观念意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全面实现小康,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樊平. 2009中国农民发展报告[R]. 中国社会学网,2010-01-18.
[2]周旺生.中国立法五十年——1949-1999年中国立法检视,北京大学立法学研究中心.
[3]柳海民.教育原理[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彭京宜.新农村建设之新农民[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5]王晨光.农村法制现状[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张永红.论本土资源语境下的农民权利意识培养[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9 (2).
[7]王永文.农村基层建设的制约因素和发展途径探析[J]. 新西部,2010(16).
[8]肖良.当前农村宗教活动特点、成因及疏导策略[J]. 科技信息, 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