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基于创新价值链模型创新效应研究-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960 浏览:133130
论文导读:比如创新生产函数法就是如此。创新生产函数法(InnovationProductionFunctionApproach)是扩展的C-D函数(即Cobb-Douglas生产函数),也有人把它称为知识生产函数,一般都是将研发投入纳入到生产函数中,用以测算研发投入的产出弹性。创新生产函数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明确得出创新投入的参数估计值,并通过统计检验,从而判断
内容提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当前的发展战略。创新是一个连续、互动、系统的过程,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发投入强度逐年提高,但技术进步却十分缓慢,症结到底出在哪一个环节呢?目前国内对创新效应的研究大多是单一环节的,本文借鉴Stephen Roper等的创新价值链模型,构建三个连续递进的多环节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把创新价值链延伸到了企业绩效。文章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1993-2008年期间,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以及技术市场的发展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创新源的内部研发转化为新产品的效应显著,但外部技术转化为新产品的效应不显著,新产品转化为企业绩效一环的效应也不显著。
关键词:创新价值链;创新效应;创新源;新产品;企业绩效
1003-4161(2012)01-0138-05

一、研究综述

早在20世纪50年代,学者们就开始关注创新活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索洛残差法是最早的方法,它是由Solow 在1957年提出的,其基本思路是估算出总量生产函数后,采用产出增长率扣除各投入要素增长率后的残差来测算技术进步(即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索洛残差法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把除资本和劳动以外的所有因素都归为技术进步,另外也无法揭示创新投入对科技进步的贡献。而随后的创新效率评价都把创新投入与产出结合在一起,比如创新生产函数法就是如此。
创新生产函数法(Innovation Production Function Approach)是扩展的C-D函数(即Cobb-Douglas 生产函数),也有人把它称为知识生产函数,一般都是将研发投入纳入到生产函数中,用以测算研发投入的产出弹性。创新生产函数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明确得出创新投入的参数估计值,并通过统计检验,从而判断创新生产的主导因素。在实证研究方面,比如Griliches检验了1957—1977年大约1000家美国最大制造公司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对生产力的影响[1],Brandch检验了美国七个研究与开发密集型的部门中111家大公司1950—1965年期间研发支出的效应,结果表明研发支出对美国企业生产力和绩效的提高有着显著的贡献[2]。在国内,何玮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1990—2000年的有关时间序列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投入产出效率的范畴来测定其研发投入对产出的影响[3],吴延兵运用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行业数据,发现研发资本和劳动投入对新产品产出均有显著的影响作用[4]。
而创新是一个连续、互动、系统的过程,以创新为焦点的全球竞争正演化为整条创新价值链(The Innovation Value Chain ,IVC)之间的博弈。从创新源的获得、到把创新源转化为新产品,并最终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这是一个环环相扣、连续递进的价值创造过程,那么如何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刻画创新价值链的这种递进关系,并揭示每一个环节的效率,成为目前创新研究的新任务。2008年Stephen Roper等以“创新生产函数”为核心,构建了连续递进的创新价值链模型,并运用爱尔兰和北爱尔兰制造业的样本,考察了创新价值链各环节的效率[5]。目前国内对于创新价值链的实证研究还很少看到,本文将借鉴Stephen Roper等的创新价值链模型,构建三个连续递进的多环节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把创新价值链模型延伸到了企业绩效,希望探寻我国创新价值链各环节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另外也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我国创新价值链的效应研究能够更加深入。

二、创新价值链及其模型的构建

创新价值链,这个概念源自1985年哈佛大学教授Michael Porter在《竞争优势》书中所提出的价值链管理理论,而后价值链的概念延伸到诸多领域,比如生产链、供应链等。2007年Morten T. Hansen 等提出了一个全面的创新价值链框架概念,即企业的创新从产生到创造价值的流程,他们将创新视为一个首尾相连的过程,认为整个链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创意的产生;第二阶段是创意的转换,即将创意转化成产品或付诸实施;第三阶段就是将这些产品和行为予以扩散推广[6]。2008年Stephen Roper等则提出一个相似的创新价值链框架,他们的三个环节分别是:创新源的获取、创新源转化为新产品、新产品转化为企业业绩。笔者在Stephen Roper三环节创新价值链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创新节点,绘成了一个企业创新价值链的简图,见图1,其中A为科技创新源,B为技术设计,C为实验原型,D为技术孵化,E是新产品推广,F实现价值增值。
图1 企业创新价值链
温肇东和陈明辉在分析台湾的创新政策时指出,科技研发不等于产品创新,也不等于经济获利[7],但如果科技研发不能够转化为创新产品,并获得经济利益,那么创新就不可能持续。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社会研发(R&D)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即研发支出的强度)逐年提高,从1993年的0.7%到2008年的1.47%,翻了一番多,但是在GDP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的技术进步却进展缓慢,根据郭庆旺、贾俊雪的全要素生产率(TEP)估计,“九五”和“十五”期间,TEP年均增长率为-0.21%[8],症结到底出在哪一个环节呢?是科技研发不能转化为产品创新,还是产品创新无法转化为经济获利呢?为此我们将借鉴Stephen Roper等的思路,结合我国可获得的数据情况,设计三个依次递进的创新价值链模型:第一个模型揭示企业创新源的获取及其影响因素,第二个模型揭示创新源到新产品的转化效率,第三个模型将主要分析新产品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1.企业创新源的获取及其影响因素。企业创新源的获取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渠道,一是通过内部研发获得,二是从外部获取,包括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国内购买。从实证研究的角度而言,企业创新源获取的两个渠道是相互影响的,各因素之间可以互为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但基于重要性的考虑,笔者认为企业内部研发是创新之本,因此将只把企论文导读:业如果只是拥有大量的专利技术成果,而无法将其转化为新产品被社会需求所接受,那么,再多的技术成果也无法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社会的技术进步。因此本文创新产出的研究目标不是作为中间产出的技术成果,而是新产品价值。在创新生产函数中,创新投入(知识投入)部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研发投入,也包括外部获取的技术(技术引进、消化
业内部研发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研究,并将外部获取的技术统一称为企业内部研发的“技术支持”因素。
企业创新源的获取除了技术因素外,资金支持因素、人力支持因素和市场因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从资金支持的角度而言,我们希望考察政府支持对企业研发的影响,包括财政科技拨款和银行科技贷款(主要是政策性银行贷款或贴息贷款等,应该属于政府资金支持的一个方面),政府的资金支持力度越大,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应该越高。人力支持因素方面,我们主要考察研发人员的数量,企业的研发人员越摘自: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小结www.7ctime.com
多,科技研发的潜力越大。市场因素将主要考察技术交易市场的发达程度,其对企业获得相应的技术咨询、服务、合作开发等有很大的帮助。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到第一个模型:
其中,IRD表示内部研发,TI为技术引进,TA为消化吸收,DP为国内购买,TMT技术市场交易总额,RDP为研发人员,GF为政府财政资金,BL为银行科技贷款,各指标的定义参见表1。
2.企业创新源转化为新产品的效率分析。为了研究从创新源到新产品的转化效率,我们将采用创新生产函数模型(对数化模型)。众所周知,创新产出可以表现为中间产出,即专利等技术成果,但从企业研发的目标来看,最终应该体现在新产品的价值上。企业如果只是拥有大量的专利技术成果,而无法将其转化为新产品被社会需求所接受,那么,再多的技术成果也无法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社会的技术进步。因此本文创新产出的研究目标不是作为中间产出的技术成果,而是新产品价值。在创新生产函数中,创新投入(知识投入)部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研发投入,也包括外部获取的技术(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国内购买),这也是Stephen Roper创新生产函数的构建方法,并将把人力因素、资金因素和市场因素作为控制变量进行研究。我们构建的第二个模型为:
NP为新产品价值,其余指标同式(1)。
3.新产品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分析。企业绩效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表述方法,比如利润、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等,但笔者认为,工业增加值(简单而言就是总产值扣除中间投入的差额)不仅可以从一个侧面揭示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且也能够反映各企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因为各单位增加值之和就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另外,依据Cobb-Douglas 生产函数,产出主要受资本、劳动和技术水平的影响,如果产出、资本(表现为中间投入)和劳动一定,则增加值越大,也表明技术进步的能力越强。因此,本文将企业绩效指标确定为工业增加值。
新产品是企业获取的创新源与企业绩效的联结纽带,但企业能否通过新产品提高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产品的设计是否合理、生产成本是否具有竞争优势,持续的技术支持依然是必要的,因此我们在构建研究模型时,将企业绩效作为被解释变量,而解释变量除新产品价值外,企业内外的技术支持因素(即创新源指标)也将纳入其中,另外出于模型递进的需要,人力因素、资金因素和市场因素仍将作为控制变量,我们构建的第三个模型是:
VA为企业工业增加值,其余指标同式(1)和(2)。
为了展示研究指标的类别、名称、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我们把式(1)~(3)所涉及的有关指标的定义集中在表1中。

三、实证分析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大中型工业企业。大中型工业企业是指同时满足从业人员300人以上,主营业务收入3 000万元以上,资产总额4 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大中型工业企业不仅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从事科技活动的重要部门之一。
数据主要来源于科技部的中国主要科技指标数据库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研发,以及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由于有个别指标缺失,已对其做了平滑处理(如1994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国内购买指标缺失,以前后两年的数值平均计算)。另外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增加值指标是从1993年开始统计的,而到2011年10月科技部网站提供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研发的数据只到2008年,因此本文实证分析的时间范围选择为1993年至2008年。表2 数据的统计描述
为了消除变动的因素以使各年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在回归分析时,样本数据中有关价值的数据(研发人员除外)都已经调整为以1978年为基准的不变。由于对数化生产函数的要求,也为了消除异方差,我们将所有指标的数据都进行了对数化处理(取自然对数)。原始数据(未进行调整和对数化处理之前)的统计描述见表2。我们将采用STATA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三个模型都采用了在5%显著性水平下的逐步回归(stepwise)方法,不显著的指标均没有列示在模型的回归结果中。
1.创新源的获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对模型(1)进行回归,其结果见表3。
从回归分析结果来看,模型的拟合程度很好,R高达0.998,调整的R2达到0.996,F统计量为1 286.335,由于是对时间序列的分析,因此列出了d-w值,也与理想值2非常接近。 回归结果显示,企业内部研发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以及技术市场交易额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企业创新源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因此自主创新不仅是指企业内部的原始创新,也包括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另外研究发现,研发人员与政府资金支持等与内部研发投入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2.企业创新源转化为新产品的效率分析。对模型(2)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见表4。
从回归分析结果来看,模型的拟合程度非常好,R高达0.999,调整的R2达到0.998,F统计量为3405.877,但 d-w值为2.471,比理想值2略高一些。回归结果显示,新产品与创新源的内部研发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系数也达到0.645,产出弹性较高。但创新源的外部技术(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等)直接转化为新产品的效应却并不显著,如果与模型(1)的回归结果一并分析的话,这里隐含的逻辑关系是,外部技术促进了内部研发的活跃,但外部技术只有转化为内部研发的动力才有可能成为论文导读:
新产品的源泉。另外创新产出与技术市场交易额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里有必要说明我国技术交易市场的构成情况,丛树海等的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历年来的技术交易以技术开发和服务合同为主,其比例达到全部交易额的75%~80%[9],而技术转让和技术咨询比例不高,也就是说我国的技术交易是以新产品开发作为需求导向的,而不是以既有的技术成果作为供给导向的。我们的实证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技术开发与服务合同对企业新产品的研发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人力支持与政府资金支持等与创新产出也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3.新产品与企业绩效的回归分析。将对模型(3)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见表5。
回归结果显示,模型的拟合程度很好,R高达0.999,调整的R2达到0.997,F统计量为1718.439, d-w值也很接近理想值2,为1.985。研究发现,新产品销售并未给企业带来显著的业绩增加,为此我们又进行了滞后1期和滞后2期的回归分析,都未得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限于篇幅没有列出结果)。这可能有企业微观上的原因,比如市场分析不足、产品设计存在缺陷或成本超过预估等,从而导致产品进入市场后不能获得预期的盈利;也可能是宏观上的原因,比如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导致不正当竞争,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或者是政府的财税支持不够,使得新产品的高风险无法获得政府的适当补偿,降低了盈利能力。而企业的内部研发、消化吸收和银行贷款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构建连续递进的创新价值链模型,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企业内部研发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以及技术市场的发展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企业创新源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创新源的内部研发转化为新产品的效应显著,但外部技术转化为新产品的效应并不显著;另外新产品转化为企业业绩一环的效应也不显著。有关原因在实证分析部分已经做了阐述,下面将从宏观上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应该鼓励更多的企业研发

研究表明企业内部研发转化为新产品的效应显著,摘自:7彩论文网硕士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在促进企业内部研发方面的效应是显著的,但在转化为新产品时的效应却并不显著。一直以来,我国奉行“以市场换技术”的创新策略,而结果是引进吸收换来的技术不可能是“核心”技术,无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不可能把中国建设成为真正的创新型国家。只有鼓励更多的企业研发,才能够走原始创新之路,也才能够更好地将外部技术充分利用消化,转化为新产品,因此以后的财税支持政策应该更多地激励企业研发。

(二)发展完善技术交易市场

研究显示技术交易市场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而且对于创新投入转化为创新产出也有十分显著的积极作用。如前所述,我国目前的技术市场交易仍然是以需求为导向的,而一个健康正常的技术交易市场应该是双向的,即需求导向和供应导向相结合的,说明我国既有的技术成果转化依然存在障碍,因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发展技术等是发展完善技术交易市场的当务之急。

(三)适当加大新产品的财政支持力度

研究发现新产品转化为企业业绩一环的效应不显著,这固然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但在宏观上也有可以改进的空间,比如在新产品的财政支持方面可以适当加大力度。对新产品的财政支持方式包括:直接的财政支持,如政府采购,不仅可以增加新产品的销售、降低风险,也可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间接的财政支持,如税收优惠,可以降低新产品的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当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消除不正当竞争也是必要的措施。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促进科技进步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10BJY10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Griliches Zvi.Productivity, R&D, and Basic Research at the Firm Level in the 1970’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76):141-154.
[2]Ben Bran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ivity and Profitability: A Distributed Lag Analysis. [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4 ,(82): 999-1011.
[3]何玮.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支出对产出的影响——1990-200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 2003,(03):5-11.
[4]吴延兵. R&D存量、知识函数与生产效率[ J ]. 经济学季刊, 2006,(03) : 1129-1156.
[5] Stephen Roper, Jun Dub, James H. Love.. Modelling the Innovation Value Chain. [J]Research Policy , 2008,(37): 961-977.
[6]Morten T. Hansen and Julian Birkinshaw. The Innovation Value Chai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7,(85):121.
[7] 温肇东,陈明辉.创新价值链:政府创新政策的新思维——以台湾创新政策为例,管理评论, 2007,(08):3-9.
[8]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 2005,(06):51-60.
[9]丛树海. 科技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262-272.
[作者简介]申嫦娥(1963—),女,湖南人,博士,北京师范大源于:7彩论文网论文提纲范文www.7ctime.com
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论文导读: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王红艳(1987—),湖北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09级财务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收稿日期]2011-10-15责编:启方;校对:林月上一页1234
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王红艳(1987—),湖北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09级财务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1-10-15
责编:启方;校对: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