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小学教师“霸语”问题反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590 浏览:93543
论文导读:生想要提出问题或者发表意见,或者想要亲自动手操作的时候,教师不能给予很好的支持和帮助,仍旧机械地灌输信息,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的信心和主观能动性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可塑性极强的时候,在此阶段,如果教师的教学过分抑制学生想要表现自我、表达看法的行为,会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在越来越提倡师生、平等,由单主体向双主体转型的教育观念下,教师的“霸语”现象在学校中,特别是小学,还是屡见不鲜。教师在课堂言语行为上的“专制”影响着师生关系和教育效果。本文通过文献法和观察法,论述了小学教师“霸语权”的问题成因并提出改善建议。研究“霸语”现象对当今课堂教学的进行和师生关系的反思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前言
自古以来,在我国的历史延续和观念下,“师道尊严”在教育领域中一直统治着师生关系理念。一直到现在,生本教育开始逐渐占据教育观念主流。但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还能够显示出“师尊生卑”和“俯视学生”的士大夫作风。在教育行为中,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论”要求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对儿童要采取严格的管理,这从儿童天性中的某一方面或者教育行为的顺利进行看来是必要的。但当今的小学教师似乎过分夸大了自身的角色权利,在教育行为中出现一意孤行、唯我独尊的表象。
在课堂上最能体现教师绝对自我中心化教育观的行为现象就是言语对话上的特点,也就是“霸语”。“霸语”是教学行为和师生关系中不和谐的表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行为的顺利和有效进行。

一、专制的课堂对话——霸语

(一)何谓“霸语”

“霸语”一词从字面上来看,就是霸道的言语,反映的是教师在讲课时的言语和与学生对话的言语出现“强硬”、“专断”、“非修养化”等不利于师生关系和教学有效性的表现。
“霸语”现象在小学教师中比较明显,并且是各学科教师的“通病”。在教学过程和师生对话中,“霸语”有两层含义。
第一,研究发现,学生单纯听课能掌握20%,学生动手做能掌握50%,学生说给别人听能掌握80%。这就说明学生亲口说,亲手做,他记住的知识和信息会更多更牢固。而“霸语”则是教师独占了话语权,自身涛涛不绝地讲课,挤占了学生反映问题,阐述观点的时间。不管学生接受与否,教师只是把知识信息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过分地自信让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听学生的意见,也很少主动给学生反映问题的机会。师生交流少、互动少是“霸语”的主要表现。
第二,“霸语”也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师生对话的态度差异,体现了一种教师的修养问题。比如,在课堂上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后,大部分老师会说“坐下”、“坐。”有时甚至摆摆手示意学生坐下,表现出高高在上、对学生不甚尊重的态度。而在国外,日本的小学教育中非常注重师生的相互尊重,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一定会说:“谢谢,请坐。”再如,老师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候,由于不能记清学生名字,往往便会叫“号数”,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被叫成了“1号、2号……”,这也是不够尊重学生的“霸语”表现,这种现象在小学尤为严重。
总的来说,“霸语”就是教师很少,甚至不主动与学生交流,单纯完成讲课任务的独霸话语权;还有教师心中过分夸大的师生阶级观念、“俯视”学生的话语态度,是霸占话语权和霸道话语的统称。

(二)“霸语”引发的问题

在教学行为中,教师的“霸语”让教育过程显得不那么和谐,由此可能会引发显性或者隐性的问题。
首先,“霸语”引发的最明显的不良后果就是师生关系的疏远,甚至是恶化。在课堂上,教师只顾着自己讲课,没有跟学生进行良好地沟通和交流,会导致教师越来越不了解自己的学生,学生想要反馈信息的行为遭到压制,不利于产生良好地教学效果。学生想要提出问题或者发表意见,或者想要亲自动手操作的时候,教师不能给予很好的支持和帮助,仍旧机械地灌输信息,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的信心和主观能动性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可塑性极强的时候,在此阶段,如果教师的教学过分抑制学生想要表现自我、表达看法的行为,会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其次,“霸语”行为会造成不平等观念在学生心中的烙印,导致恶性传承。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使他们对教师产生惧怕和依赖并存的心理,一方面怕被指责,另一方面认为教师的话语和行为都是对的。这时候,教师的“刻板印象”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讲课的口气,和与学生对话的态度即使不恰当,让学生感觉不适,他们也不会意识到教师不够尊重他们,反而认为教师和学生这样说话就应当是这样。当他们为人师的时候,也就会照搬儿时教师的说话语气和态度,让师生作为“君臣”关系的阶级性一代一代传下去,不利于两代人良好的代际沟通,也不符合当代越来越看重人权的教育思想。
第三,教师的社会认同感遭到破坏。小学教师作为儿童开始迅速获得自身发展道路中的主导者,应是一个良好的榜样。不只是在学问上,更重要的是在道德和人格上。社会和家长把孩子送到小学,希望把孩子培养成健全人格和良好学问并存的人。而在教学中“霸语”的行为不利于学生在智商和情商的培养,反而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社会和家长就会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道德操守产生怀疑,也就不源于:7彩论文网期刊论文www.7ctime.com
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造成小学教师“霸语”现象的因素

造成小学教师“霸语”现象的因素大致有两点。
首先,师生角色的观念。自古以来,师道尊严,师尊生卑的观念在教育领域中根深蒂固。师为传授生为受,教师讲,学生听,似乎就过分夸大了教师的地位,让教师显得至高无上,而学生不应反驳,而要谦虚领受。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仅是师生,而不是人人。这也就是儒学道家各派的教育思想给后人留下的“祸根”。传统师生角色的观念让现代教师在潜意识里没有去注意和学生的良好沟通和对他们的尊重。
其次,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造成他们在某些方面的“无知”,他们不敢反驳教师,并且都希望教师给予“听话”的名号。小学生对教师的惧怕和依赖让教师们在潜意识里扭曲地提高了自我角色的认知,认为教师和学生是阶级的,学生不敢反驳教师,教师在教学和对待学生态度中就不需要有所顾忌,致使小学教师不懂聆听,只知讲授。

二、如何减少小学教师“霸语”现象

(一)师生角色观念的改善

“弟子不必不如师,是不必贤于弟子”。要想改变教师上课时出现的“霸语”行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在教师心中传统的师生观。由传统的师生角色观向新型的师生角色观转变;由专制性的师道尊严向性师道尊严转变。源于:7彩论文网本科毕业论文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