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有关于小学语文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192 浏览:22873
论文导读:
摘 要:小学语文要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了解革命历史,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1002-7661(2013)30-056-01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要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功能,同时要特别注意语文的人文性功能。要将二者和谐地统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即我们常说的,语文教学既要教书,又要育人。相比之下,育人比教书显得更加重要。其实,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并不矛盾。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注重人文性的教学,必然促进语文工具性功能的教学。

一、精心设疑,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教学《长城》这篇课文时,我布置课前让学生阅读我国有关名胜古迹资料。课堂上我通过视频让学生欣赏长城绵延几千里的壮观画面,学生被长城的庄严所感染。接下来,我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当学生对课文大意有所了解时,我接着提问:“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他们勤劳善良,用自己的智慧与双手创造了无比灿烂的中华文化。长城是中国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你们读了课文、看了视频后,对于长城的印象是什么?”有的同学回答“宏伟!”,有的同学回答“壮严、壮观!”。我接下来问:“我国人民建造这样浩大的工程,当时没有现代化的建设工具,如挖掘机、起源于:硕士论文www.7ctime.com
重机等。一切都凭人工,凭着双手来完成。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学生略微深思后踊跃举手发言:“我国人民勤劳”;“我国人民充满智慧”;“我国人民是勇敢民族!”。我对同学们的回答很满意。紧接着我又说:“是啊,建造这样宏伟的工程,需要付出艰辛与不懈的努力,需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对照这些精神,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们纷纷发言:我们要发扬民族精神,用智慧创造价值。我们要励志学习,将来为祖国富强、文明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接着我让学生结合录音朗读课文,并让自己写一段话,要求写出对课文内容的感想,表达对祖国名胜古迹的热爱,以及报效祖国的决心。同学们完成的很好,我引领同学对同学们写的话进行点评,并加以鼓励或赞赏。
教师的设问质疑,把学生带入一个思考的空间,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内容的渗透,课堂提问及小学生的写话练习,不仅有效地进行了思想教育,更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巧设导语,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

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应该说是对历史进行反思的文本。引导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本课重要的情感目标之一。但是要使课上得生动自然,教师必须课前精心设计导语,使德育教育直奔爱国主题,节工节时,取得好的效果。我的导语是这样设置的:同学们,课前我让同学们课余搜集有关圆明园被毁灭的历史背景及相关史料。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当时的中国遭受列强的欺凌与蹂躏。你通过了解当时的背景以及课文,给你的最大的体会是什么?同学们纷纷回答:当时的政府太无能了,一味的妥协;中国太落后了,所以屡遭外国的侵略。我肯定了他们的说法。并在黑板上板书:“落后就要挨打!”。“我布置同学们阅读过一些史料,你们搜集到哪些有关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史例?”学生们列举了课外阅读所接触的相关史料:三元里人民抗英、亚克萨反击战、戚击光抗倭、岳飞抗金等等。接着我继续导入课题:“是啊,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壮举从来没有停息过。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圆明圆毁灭的历史,作为中国人,我们为了祖国的强大,应该怎样做?你能说说自己的打算吗?”同学们有的说: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有的说练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还有的说将来要成为一名科学家,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由于导语设置紧扣中心,从而节省了教师讲解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课文的学习以爱国主题导入,使教学迅速切入到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回望历史,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就是要学生了解革命前辈不惜流血牺牲,为了国家的和平、民族的解放而贡献出青春年华的动人事迹。从而激发学生对于革命前辈敬仰之情,培养他们继承革命传统,努力搞好学习,成为对社会对民族有用的人才的奋斗精神。例如我在教学《七律·长征》时,引导学生学习红军爬雪山论文导读:教育因素,确立情感目标,用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就一定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参考文献:吴立岗.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5.朱青.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中国知网.2011.3.1.陈国生.小学语文参透德育的个案研究.中国知网.2008.3.2

6.上一页12

、过草地,在艰苦的环境中艰难跋涉、奋斗不息的精神;在教《开国大典》一文时,着重要学生理解新中国的建立,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懈奋斗的结果;是历史的里程碑;在教授《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时,帮助学生理解为了祖国的和平和建设,志愿军战士英勇牺牲的献身精神。
总之,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教育内容,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要挖掘课文中的德育教育因素,确立情感目标,用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就一定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参考文献:
吴立岗.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5.
朱 青.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中国知网.2011.3.1.
[3] 陈国生.小学语文参透德育的个案研究.中国知网.2008.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