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探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385 浏览:71261
论文导读:
【摘 要】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是国有企业领导人因各种原因离任时,通过对其任职期间的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审计,评价责任人履行职责及衡量其工作业绩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是对离任者在任期内承担和履行的经济责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为进一步搞好企业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
尽管我国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但是由于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在理论和实践上,经济责任审计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和必要性

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的所必要的,是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维护产权所有者及企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促使企业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1.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随着破产兼并的增加,有些企业领导人可能把国有资产转为集体甚至个人所有,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经济责任审计能大大遏制国有资产流失,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防止领导干部贪污、挪用国家资金等行为起到了重要的警示作用。

2.开展经济责任审源于:7彩论文网大学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计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领导人监督管理机制的改革。
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对领导人员任期间的资产、负债、损益表的真实性、资产保值增值情况、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对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情况、对国家财经法规的执行以及廉政纪律的遵守等方面的审查考核, 从而为干部管理部门正确选拔和任用干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成为干部监督的一个重要环节。

3.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规范干部行为,促进廉政建设。

经济责任审计的立足点事财务收支审计,落脚点是要查明个人的经济责任,既对事又对人,而且审计涉及领导干部整个任职期间一般较长, 这样能够发现年度财务收支审计不易发现的问题,能够揭露和惩治腐败分子。另外,经济责任审计着眼于防范,从而健全了监督制约机制,能够现财务管理漏洞,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促进廉政建设。

二、国企经济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1.审计计划性不强,审计的广度和深度欠缺。

依照有关规定,经济责任审计必须根据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及党委的意见,审计部门接到审计部门提出对领导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建议后,方能依法实施审计,所以是一项非经常性的受托审计,审计部门不能自行安排计划或者设定审计范围,从而造成审计业务被动性和不确定性。
2.审计方法单

一、审计结论笼统。

目前国企经济责任审计的手段传统单一,仍然停留在就账查账的基础上,不能把一些问题从经济发展进步的角度查深查透,从而缺少量化对比分析。造成审计结论内容较笼统,形式单一,表面就事论事多,综合分析评价少,主要是对被审单位财务收支情况的基本评价,而对单位资产负债挥霍浪费、违反决策程序造成重大损失浪费、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及个人违规违纪问题缺乏具体的量化分析,评价的不够深入。

3.审计评价不规范,审计重点把握不准。

目前还没能建立比较健全而便于操作的规范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也缺少明确的评价方法。现有的评价体系和模型方法都有局限性,不能科学准确的进行评价。审计评价所考虑的因素具有片面性,传统的因素不能对被审计的国企领导人做出全面评价。有的经济责任审计仍停留在一般的财务收支审计或保持在一般的查错纠弊上,并没有对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状况进行全面审计和评估。即使进行了评估,也没有针对性和深度,没有对单位经营风险和资产状况等问题做出适当分析和评价。

4.审计成果运用滞后,审计建议、问题整改难以落实。

对领导干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其结果要作为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考察、选拔任用和监督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理应充分利用审计的结果,贯彻“先审计,后离任”、“先审计,后提拔”的原则。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人事工作具有特殊规律,绝大多数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是“先离任,后审计”、“先提拔,后审计”。不能真正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贯穿于监督管理中,审计结果难以对领导干部的任用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审计的成效。

5.审计人员素质不太高,审计风险很难控制。

目前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并不健全,审计干部力量缺乏,素质参差不齐,而审计任务较重,尤其遇到班子换届时,进行集中委托,突击审计,需要短时期完成,审计质量难以保证。审计人员一般缺乏综合分析能力,不能综合分析对经济责任审计查出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没能抓住重点,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服务作用。综上因素必然会加大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性。

三、改进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的措施

1.重点审计和一般审计相结合。

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涉及范围广,牵扯内容多,应依据不同的审计对象,区分重点审查内容和一般审查内容,有针对性采取不同的审计方法。一般不要采用顺查法,而是从会计报表入手,通过对领导人任期内资产、收益的变动情况与行业、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进行对比。对重点问题进行详细审查,一般问题可进行抽查。对抽查中错弊率较高的情况,应继续扩大抽查面,特殊情况下还需要变抽查为详查,以便公正、客观地评价离任者的工作业绩。

2.强化任中审计,提高审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为了克服“先离后审、先升后审”带来项目集中、时间紧迫、应付审计、质量不高的问题,同时正确处理好干部人事工作与审计工作的关系,要大力推行领导干部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即事中监督领导干部任期内职责履行情况,变“离任审计”为“任中审计”,将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关口”往前移,先审计,后离任。这样既有利于组织人事部门及时地掌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和业绩,又有利于审计机关全面地调查了解情况并获取各种审计资料,对经济活动情况查透查深。

3.采取灵活的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率。

为提高审计效率和达到审计目的,审计中可采取财务收支与审计离任审计相结合;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相结合;职工座谈与账内审计相结合;抽查与详查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同时充分利用以前审计的成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对职工反映大的问题和有疑点的问题要抓住不放并认真核实,分清直接责任和主管领导责任,从而正确评价领导人员的功过是非。

4.及时下达审计决定并运用审计结果,扩大审计影响。

审计机关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经过综合分析后,应及时写出专题审计报告并向上级反映,有效发挥审计的宏观调控作用;组织人事部门应将审计结果直接应用于干部考核工作中,把好干部的使用关;离任领导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打基础;继任者也要非常注意前任本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内容,避免在自己任期内再次出现同意的问题,明确工作目标,增强责任感。

5.合理地选择离任审计人员。

根据审计的范围、时间、内容、方法以和审计项目的难易程度,合理地选择离任审计人员。选择的标准应该是:政治素质高,能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制度和法规,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要熟悉,忠诚党的审计事业, 不循私情,客观公正;业务能力强,懂得法律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精通审计和会计业务,具有调查研究、沟通协调、论文导读:
综合分析和文字表达能力,在进行离任审计时,能廉洁奉公,坚持原则。
参考文献:
刘世林.经济责任审计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2006.
史航.知识经济与审计制度创新[J].北方经贸,2002,(7).
[3]郭强华.论廉政审计[J].当代财经,2005,(5).
[4]王如成.经济责任审计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业会计,2000,(7).
作者简介:李亚珍(1981—),女,河北保定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201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理论、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