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理论研究西方货币流通速度论述研究综述怎么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287 浏览:47513
论文导读:者们对此也提出了各自的观念和研究成果。源于:论文例文www.7ctime.com一、马克思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马克思认为应该从运动的形式、经历的路线、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货币如何完成此运动这几个方面来考察货币流通速度。马克思把货币流通速度和流通中的货币量作为不同的两个问题来分别讨论,他认为并不能用流通中的货币
【摘要】 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经济学的重要概念,是连接货币供给和实体经济的重要指标,它反映币流通状况和经济运行质量的好坏,其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于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西方各大流派的著名的经济学家纷纷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结论,本文对此进行梳理总结,以找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货币流通速度 马克思 西方货币理论
自从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后,货币流通速度就成为经济学家们和政策制定者重点关注和争论的对象。根据费雪方程:MV=PY,货币流通速度决定着公式左边的货币流量(MV)了,进而相应决定了公式右边的国内生产总值,所以货币政策制定时必然要考虑到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影响。因此对货币流通速度理论的研究,与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它贯穿了整个西方货币经济史,相应的研究理论文献层出不穷,国内外的学者们对此也提出了各自的观念和研究成果。
源于:论文例文www.7ctime.com

一、马克思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

马克思认为应该从运动的形式、经历的路线、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货币如何完成此运动这几个方面来考察货币流通速度。马克思把货币流通速度和流通中的货币量作为不同的两个问题来分别讨论,他认为并不能用流通中的货币量的研究去取代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由于货币的流通是一种随机分散的运动,它在流通过程中分解为众多个体的买和卖,货币在流通环节中不断形成买和卖的小循环,每一件商品都是一个循环的起点,由于商品的数量极其庞大,而且他们循环的时间也难以测定,所以这种循环难以控制和测量,更何况货币运动不仅反映着商品流通,而且它自身也在不断流动,这就使得货币流通速度的计量成为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对此,他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他认为同一些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流通次数可以用来作为货币流通的速度。因为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和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是完全不同的,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只有一种,是具有完全的独占性和排它性的,但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却有很多种。
马克思提出了货币必要量的规律: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他认为、的变动、市场中流通的商品数量、同一时间发生的买和卖的次数以及货币流通速度是决定流通手段量的重要因素,而它们同时又依赖于人口、城乡关系、生产的方式、分工的层次、信用水平以及运输的发展。总而言之,只要能够影响到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因素基本上都会影响到货币流通速度。

二、西方货币理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

1、古典经济学家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

(1)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提出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威廉·配第(1623—1687)是最初研究货币流通速度的古典经济经济学家之一。他对英格兰和爱尔兰的经济数据进行统计后发现,当时的社会财富总量要大于执行货币功能的黄金存量。因此威廉·配第提出了第一个货币流通速度函数。尽管他没有明确地写出函数的代数表达式,但他对这个函数用文字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他认为人们的收入、支付的规模、收入在社会不同阶层的分配、支付的频率以及银行体系的出现是货币流通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这五种变量中,支付的频率与货币流通速度为正比关系,因为支付频率加快意味着支付的周期变短,因此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变少。支付的规模与货币流通速度为反比关系,因为对于金额较大的交易所支付的货币,需要购买者用较长的时间去积累,所以会造成货币流通速度变慢。收入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关系,由于存在规模经济,所以高收入者的货币资产比率要低于低收入者。这使得高收入者更倾向于将货币投入到市场中去,也就是说,高收入阶层的货币流通速度要快于低收入阶层,当收入提高,高收入阶层比重上升,货币流通速度就会加快。在收入在社会不同阶层的分配方面,由于不同阶层的人群生活方式并不相同,导致他们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期的不同,最终造成他们的货币流通速度不同。
(2)约翰·洛克(John Lock)提出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约翰·洛克(1632—1704)对货币流通速度理论的研究有重大贡献。首先,他是将货币需求函数与货币流通速度函数联系起来的第一个经济学家。他认为,每个人所持有的刚好满足他交易所需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密切相论文导读:
关。其次,约翰·洛克是将利率引入货币需求函数的第一个经济学家。他将利息率看成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利率上升表示着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的增加,进而造成人们减少手中所持有的货币量,最终造成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当时,英国经济学界提出了应该设定4%利率上限的提议,对此他持反对意见。他通过引入了货币流通速度的需求函数来证明自己的见解:一是利率过低会造成黄金流入他国套利,造成本国的货币短缺。二是利率作为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利率的降低会造成人们持币的机会成本下降,人们相应增加持币的数量,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因此,货币的短缺和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会对总需求产生紧缩效应。紧缩的需求最终会导致总产量的减少。三是应该减少流通的中间环节,因为这样可以使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这样有益于社会。货币流通速度变快会相应减少交易所需要的货币量,但市场中的货币量并未因为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快而减少,那么这些多出的货币量又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交易量。但他犯了一个错误,他忽略了在封闭的经济体中,货币存量增加或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会相应地造成等量的上涨。
(3)理查德·坎蒂隆(Richard Cantillon)提出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理查德·坎蒂隆(1680—1734)是18世纪在货币流通速度函数中引进变量最多的经济学家。他对货币流通速度见解的突出地位源于177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在当时的理论界,此论文对货币流通速度的见解最为全面。他在威廉·配第和约翰·洛克的理论基础上,补充了货币的窖藏、商业信贷、城市化、物物交换的程度、购置资产的最小货币单位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这几个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变量。其中货币的窖藏、城市化、购置资产的最小货币单位的变化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与货币流通速度呈反方向变化;而物物交换和商业信贷会造成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 货币的窖藏表明一些货币被储藏起来,退出了市场中的流通;未来不确定性的增加会使人们持币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购置资产的最小货币单位的增加会使人们为了购买某一商品不断聚集手中的货币,以达到他的最小货币单位。上述的三种情况都造成一部分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一定时期的消失,减缓了货币流通速度。而商业信贷的产生和发展相应地替代了市场中所需交易的货币,进而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因此,理查德·坎蒂隆大致估算出欧洲当时的货币每年的流通速度为9次,国民收入Y约为租金收入的三倍,年租金R约为货币存量M的三倍,那么,货币流通速度:V=(R/M)×(Y/R)=Y/M=3×3=9,这个结果略小于配第得出的每年10次的结果。除此之外,坎蒂隆暗示了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发展趋势将呈U型,即货币流通速度先因为经济货币化的原因下降,而后由于金融创新等货币替代物的出现而上升。尽管坎蒂隆已经非常细致地考察了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众多因素,但在他的研究当中仍忽略了通货膨胀的因素。而到了18世纪末期,整个西欧经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许多经济学家都开始意识到通货膨胀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4)享利·桑顿(Henry Thorton)提出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享利·桑顿(1760—1815)不仅是第一个将通货膨胀预期引入到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家,而且也是第一个赋予货币作为一切交易媒介的流通手段的定义。他将货币的组成分为纸币、硬币和汇票三种。由于持有这些货币的机会成本和其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关系。在这三种货币中,持有纸币和硬币不能产生任何利息,所以持有纸币和硬币会具有较大的机会成本,因此汇票的流通速度在三者中是最快的。在纸币和硬币的流通速度之间,硬币更多用于储藏,因此纸币的流通速度要快于硬币的流通速度。这三种货币流通速度的加权平均值就是市场总的货币流通速度,如果货币的构成或者构成比例发生变化,货币流通速度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享利·桑顿认为,商业信心也会对货币流通速度产生影响,当商业信心较高时,交易和投资性的货币论文导读:1926)被称为19世纪末在理论界上做出贡献最大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把货币定义为黄金,把票据和存款作为加快货币流通度的信贷工具。由此,货币流通速度被认为是黄金平均闲置期的倒数。他认为有五个变量在货币流通速度函数中最为重要。一是企业和居民对货币交易性的需求;二是企业和居民对可能突发的意外事件所作的预防性的货币需求;
需求增加,预防性的货币需求减少,而前者的货币流通速度快于后者,导致市场的总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反之,商业信心降低,预防性的货币需求开始增加,交易和投资型的货币需求减少,货币流通速度减慢。除此之外,享利·桑顿还指出由于金融创新的出现替代和方便了货币的使用,相应地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而且货币紧缩会刺激金融创新的加速,最终导致货币流通速度的提高,而后抵消了之前的货币紧缩。
(5)克努特·魏克赛尔(Knut Wicksell)提出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克努特·维克塞尔(1851—1926)被称为19世纪末在理论界上做出贡献最大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把货币定义为黄金,把票据和存款作为加快货币流通度的信贷工具。由此,货币流通速度被认为是黄金平均闲置期的倒数。他认为有五个变量在货币流通速度函数中最为重要。一是企业和居民对货币交易性的需求;二是企业和居民对可能突发的意外事件所作的预防性的货币需求;三是简单贸易信用,因为信用可以节约货币的需求;四是银行的综合信用,这个也被克努特·魏克赛尔认为是最重要的变量,他认为银行信用的好快决定着一定量的黄金所能创造出票据和存款的多少,而由此所创造出的票据和存款决定着货币流通速度;五是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的差值,他认为如果差值为负数,即货币利率小于自然利率,投资倾向将大于储蓄倾向,贷款的货币需求就会大于存款的货币供给,产生了货币缺口,对此银行必须创造信用媒介来填补这个缺口,结果就是,相同的货币存量基础上,银行创造的信用媒介能够完成更多的交易,进而造成货币流通速度的上升。
古典经济学家在货币流通速度的理论分析和研究中,基本上都把货币定义为黄金,把票据和存款仅仅视为加快货币流通速度的工具。对于货币流通速度的函数并不是用数学方程式的形式给出,仅仅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古典经济学家大多数都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在长期内是较稳定和不变的,他们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缺乏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他们研究得出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为后人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简单货币数量论者提出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

在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货币数量论的影响一度达到了顶峰。费雪、马歇尔以及庇古都是这段时间理论界的顶峰人物,著名的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就是在当时产生的。
美国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费雪在《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提出了交易方程式:MV=PT。式中,M表示一定时期流通中货币的平均数量;V表示一定时期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即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商品和劳务的指数;T表示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数量。从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可以看出,货币数量乘以货币使用次数等于名义收入。费雪认为流通速度V是由社会制度和习惯等因素决定的,所以在短期内它是固定不变的,在长期内也比较稳定。同时在充分就源于:论文开题报告www.7ctime.com
业条件下,T作为社会商品和劳务的总交易量,其数值也是较为稳定的。而且,交易方程式还提供了变动的一种解释:货币数量的变动造成了的变动,当M发生变动时,P同方向同比例发生变动。费雪认为交易是人们持有货币的主要目的,交易方程式揭示了名义收入既定的情况下人们所持的货币数量。
1917年,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家庇古教授在《货币的价值》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剑桥方程式:Md=K×P×Y。公式中,Md为货币需求,K为居民持有的量和名义收入的比值,P为当时的水平,Y为实际收入。因而货币需求Md是人们持有的量占名义收入比例和名义收入的函数。在此方程式中,变量K正好等于交易方程式中的V的倒数,但表示的含义却不相同,V表示一定时期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它的倒数为货币的周转周期,而K是人们以货币形态所持有的占总名义收入的比例。剑桥学派认为,可以作为储藏财富手段的非货币资产的收益率以及预期收益率,决定着人们意愿持有的货币数量,所以当这些非货币资产的收益率和预期收益率发生波动时,K值必然也随之发生波动。 源于:大学生论文网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