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学生在学习谁语文-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95 浏览:10697
论文导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主渠道,它涵盖着大量语文能力训练的资源。其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为课堂中真正的主体,并且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两则案例也许能引发我们更深度的思考。
案例:《狼和小羊》教学片断
《狼和小羊》是一则寓言故事。这篇寓言寄寓意于狼和小羊的对话中,我们在狼一次次的故意找借口中,在小羊一次次的据理反驳中,逐步认识到:遇到像狼一样的坏人,讲道理是不行的,只有勇敢地跟他作斗争,才能争取胜利。
师:文章结尾写了“狼向小羊扑去……”谁来想象一下,结果会怎么样?
生:狼吃掉了小羊。
师:是吗,狼真是凶残呀。再想一想,小羊驳倒了狼两次找茬儿,这说明小羊怎么样?
生:小羊很聪明。
师:对呀。请同学们想一想,小羊会轻易让狼吃掉吗?
生:不会的。
师:那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呢?
生:也许狼扑过来时,小羊机灵地躲开了,然后逃走了。
师:想象得真好!大家给他鼓鼓掌。是的,小羊一定不会让狼吃掉的。
【分析】
这个教学片段是教师针对文章结尾处进行的拓展想象,旨在关注小羊命运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寓意的理解。从师生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教师提出的问题表面是开放的,然而心中却已经有了确定的答案,那就是小羊不应该被狼吃掉。因此,教师不认同学生说的狼吃掉羊的说法,一再引导,直到学生说出的意思和自己的想法一致为止。
也许教者希望孩子们能对小羊产生同情之心,让小羊得救。但既然是延伸想象,就应该允许孩子们说出不同的结局。因为每一种结局和这篇寓言的寓意都不发生矛盾,都能深化孩子们对寓意的理解。另外,寓言重在说理,而不是言情。因此,这段教学是不够合理的。看似对学生进行了语言的训练、情感的熏陶,但却牵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个性化思维,弱化了学生自主感悟的能力。
【问题】
问题1:教师教材解读虚化
从这则案例中可以看出,对于文本,教师过度重视怎么教,却忽略教什么;对于学生,教师过度重视怎么训练,却忽略了训练什么;对于教学,教师过度重视教学设计的创新,却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源于:7彩论文网免费论文网站www.7ctime.com
 问题2:教师学生培养弱化
学生在学习谁的语文?是值得我们再度思考的问题。学生学习的是自己的语文,答案显而易见。但在课堂教学中,却大相径庭。老师不断地追问代替了学生自己读书,唯一的答案代替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老师的理解代替了学生的自主感悟。
问题3:教师角色定位分化
语文教学中,文本、教师和学生三者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文本的自身价值和教学价值需要教师进行深入地剖析和解读。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更需要教师正确地把握。教师如同一个导航员,把文本蕴含的深意和学生的感悟连接起来,这引导的过程便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
然而现实中,有些教师常常是文本的追随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成了老师的追随者。一路下来,老师牵着孩子,依照自己的感悟攀爬到文本深处,直至学生和老师达成“共鸣”。
【解决策略】
1. 重视文本解读。文本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文章有什么特点?作者的写作背景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从读者的角度,我们怎样来理解?从作者的角度,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从学生的角度,这篇文章的教学价值在哪里?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思考到位。
2. 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教师凭借教材来教,学生从中体验的、感受的不能只限于文本的内容,而是学习的方法与技巧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注意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充分阅读。教师要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同时,感悟文章的内涵。
3. 重视课堂生成。让学生学习自己的语文,教师面对课堂生成时,需要调动自身的教学机智,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探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经历一个从“迷茫”到“清晰”的过程,在读中理解感悟,品作者、品文章、品编者意图、品学习方法和技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