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说文论《说文解字》地位和影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558 浏览:120951
论文导读:”(《说文叙》),形立而音、义易明。540部首非义类标目所可比拟,它是查检文字的根据。依其部首可检其文字,察其文字可明其部首,因而《说文》是一部真正的字典。《说文》之后,历代多数字典采用了《说文》的部首编制;它们所建立的部首,也都是在《说文》540部首的基础上加以归并、省简的结果。

三、起到了规范文字的作用文

【摘要】许慎《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我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文字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它对我国文字学作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关键词】说文解字;地位和影响
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6摘自: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3-01

一、建立了揭明汉字构造义理的六书理论

许慎之前,至迟春秋时期,人们已经初步懂得汉字是有结构理性的文字,是可以进行形体分析的。到了汉代,人们,特别是一些经学家,更是将字形分析作为其陈述经义的修辞手段。“六书说”在人们分析字形的实践活动中已初现端倪。许慎正是从前人和时人对于字形的分析中受到启示,将产生于分析字形实践活动中的初级“六书说”加以提炼和提高,建立了比较科学的能够大致揭明汉字构造义理的六书理论。其《说文》运用六书理论,探索文字的结构机理,考察文字形、音、义及其间的关系,对汉字进行了全面研究。六书理论,教给了人们文字学意义上的“识字”方法论。北齐颜之推论经典文字,曾曰:“许慎检以六文(即六书),贯以部分,使不得误,误则觉之。……若不信其说,则冥冥不知一点一画有何意焉。”(《颜氏家训·书证篇》)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说文》,生在离造字时代几千年后之吾辈,即便未必仍如颜氏所说的对于汉字“冥冥不知一点一画有何意焉”,但所掌握的汉字知识,特别是结构知识殆不可能如此之丰富。

二、开创了新的、科学的字典式字书体例

我国字书之编纂,起源甚久。最早的一部《史籀篇》,作者据说是周宣王时代的太史籀。尔后,秦代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母敬作《博学篇》,西汉司马相如作《凡将篇》、史游作《急就篇》、李长作《元尚篇》、扬雄作《训纂篇》,这些都是童蒙读物,不是字典。《尔雅》可以说是一部词典,但它是按义分类的,且其所释义多为引申义或假借义。实际上它是以训诂存文字,是五经训诂的汇编,并不算专门的字书。扬雄还撰有一部《方言》,是为我国方言学创始之作,可视为方言词典,但它也取分类札记的方式,体例同于《尔雅》。《说文》则不然。《说文》以形体分析为基础,建立540部首,将9353个文字“分别部居,不相杂厕”(《说文叙》),形立而音、义易明。540部首非义类标目所可比拟,它是查检文字的根据。依其部首可检其文字,察其文字可明其部首,因而《说文》是一部真正的字典。《说文》之后,历代多数字典采用了《说文》的部首编制;它们所建立的部首,也都是在《说文》540部首的基础上加以归并、省简的结果。

三、起到了规范文字的作用

文字之创造,非出于一时之间、一人之手。同一字的写法,往往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文字形体不统一的情况,在甲、金文中就不鲜见,同甲同器的同一个字,就可能有不同的写法。《甲骨续存·下》第224片“福”字就一写作“示”左“畐”右,一写作“畐”左“示”右。中山王鼎铭里的“余”字与壶铭里的“余”字形体构造也各异。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长期的割据状态,书无定势、字无定体的混乱局面尤为严重。所谓西土籀文、东土古文的概念,只能划分出东西方文字在书写风格、字形法式上的大致区别。始皇统一后,采取了“书同文”政策,但事实上所“同”的只是文书,当时民间通行的文字,未必就是法定的篆文。且秦不过二世而亡,其势亦不能将“书同文”全面展开。炎汉承秦,文字仍然相当混乱。全面系统地整理文字,对文字的规范和统一产生广泛而长远影响的,只能首推《说文》。毋庸赘言,《说文》全面地分析文字的形体构造,这是对文字进行根本意义上的规范。《说文》还纯粹从正字法的角度指明一些字的书写规范,教人如何下笔。比如“鸟”字的说解中称“鸟之足似匕”,“虎”字的说解中称“虎足象人足”,即是。《说文》所规范的虽然只是篆文,但是它对隶、楷的形体书式也明显地起到了指导和约束的作用。《说文》客观上成了历代规范文字的圭臬。

四、对训诂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释字义就是训诂。汉代,我国训诂学诞生并形成训诂学史上的第一个。《说文》对字义的训释方式是有继承、有发展、有创造的。这些方式,大多成为后来训诂学常用的方式。比如,1.换名,又称代言,亦即所谓“一字为诂”;2.以属名释种名;3.标明义界,即下定义;4.描述譬况。其描述譬况训诂方式的运用最为丰富,也颇多精彩。比如:“黑:火所熏之色也。论文导读:
”“琮:瑞玉也,大八寸,似车钮。”前例以十分浅显的譬喻解释了为人们十分熟悉然而却难以言状的一个颜色词,其训释方式直至今天仍见运用。比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同一个词解释作:“像煤或墨的颜色,是物体完全吸收日光或与日光相似的光线时所呈现的颜色(跟‘白’相对)。”在以现代科学的观点作出的解释之前,仍用了一个与《说文》中的譬喻近似的譬喻。后例在标明义界之后,再就被释者之大小、形制作出描述和譬况,使得其释义周密而形象。《说文》因其训释之精当,不胫而走,在汉代就广为训诂家们所倚重。晚许慎几十年的最著名的训诂家郑玄注《周礼》、《仪礼》,就曾援引《说文》以解词义;应劭著《风俗通义》,也征引过《说文》;三国时的曹操在他所写的命令里也援引过《说文》。唐代是训诂学发展的一个高峰,一些训诂大家,如颜师古、孔颖达、贾公彦等都曾称引过《说文》;陆德明《经典释文》和李善《文选注》征引《说文》尤多。释玄应和慧琳的两部《一切经音义》捃摭藏经,为之音义,其注释训解,广引群籍,《说文》便是二书援引较多的古籍之一。包括训诂学在内的传统小学,至清代达到了辉煌的顶点。作为清代训诂学最重要代表作的王念孙《广雅疏证》,无论是对《广雅》作义证,还是作校勘,常常引用字书经籍以为根据,《说文》便是其引用最多的古籍之一。可以毫不夸饰地说,《说文》的训诂,代表了郑玄之前训诂学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