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英文通识教育理念下英文影视赏析在民族高校建构大专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420 浏览:100000
论文导读: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想要学好语言,则无法脱离文化。电影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在语言学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英文影视赏析已经在我国许多高校开设,不少高校教师不仅进行了教学实践,还做了相关的理论及课题研究。本文笔者运用通识教育理念,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讨论了在少数民族高校构建英文影视赏析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关键词:通识教育 建构主义 英文影视赏析 民族高校 建构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电影这种古老的娱乐方式,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直观表现手段,它能直接地反映不同民族社会的各种文化。优秀经典的英文影片更是包罗万象,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英语国家的民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社会状况,体现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英语作为一门富含人文知识的语言学科,高效的记忆和浓厚的兴趣是学习和掌握这门学科的基础。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很重要。因此,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及通识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英文影视赏析课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国内各个高校包括民族高校的通识教育中应运而生。
1 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General),源于亚里士多德的“Liberal Education”,直译为“自由教育”,台湾学者将“Liberal Education”的特征与中华传统文化意蕴相融合,整合了音译与意译的翻译技巧,恰如其分地称其为“博雅教育”。美国博德学院教授帕卡德(A.S.Packard)于1829年第一次把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在一起,他认为,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通识教育,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comprehensive)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哈佛大学于1945年颁布的《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指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是也不应是彼此对立的。通识教育不仅可以为学生选择专业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也可以为专业教育发挥最大功效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识教育是一个有机体,是整体的,完整的,而专业教育是器官,是为实现整体的目的而存在的一个部分……通识教育应该贯彻在大学教育的始终。”二十一世纪初,美国大学联合会明确指出通识教育的目标:为高年级的学生和终身学习建立起基本的技能;使学生了解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主流思想;培养学生更宽的知识面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知识和能力。由此可见,美国大学教育或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和责任感。
通识教育和中国传统教育的理念其实是相通的。子曰:“君子不器。”意为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像器具那样仅仅局限于做某一方面具体的事情。《诗》云:“允文允武。”强调既能文又能武的人才境界。孔子以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其中志道、据德、依仁揭示出是传统全人教育的指导原则,游艺则指明了落实全人教育的具体方案。礼、乐、射、御、书、数六种课程是为“六艺”,此中礼、乐、书、数属于文教类课程,射、御属于武术类课程,以此课程教育出一种文武兼修的人才。《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种典籍是为“六书”,亦称“六经”。这六种典籍中《诗》系文学作品,可陶冶性情;《书》系档案文献,可使人通晓历史;《易》系哲学原理,使人逻辑缜密;《礼》系维系伦常的秩序规范,使人明德庄重;《乐》系艺术教材,可提升精神境界;《春秋》系历史教训,可使人明断是非,引以为戒。“游于艺”的课程实施,具有现代人文教育知识广涵性的特点和“德”“才”并重的教育取向。可见,中国传统教育,并不满足于通才教育,而是寄意于才德同彰。
1906年,著名学者、教育家王国维在一篇名为“论教育之宗旨”的文章中即指出“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发达”,“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美善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换言之,大学的教育宗旨是要培养完全的人格,即全人教育。教育家蔡元培也对当时中国教育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设想,如教育的独立性,教育不论文导读:少人才。1952年院系调整后,中国采用前苏联模式,以学科分工为主导,使得大学生可能对于非本学科的知识体系与价值全然陌生。1995年我国教育部开始推动“文化素质教育”,1999年建立了最初的32个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推行的学校包括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南京工学院和中南大学等。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及通识教育的进一
能做工具,教育是百年大计,应该以培养健全的人格为目的。在一段时期里,我国也大力推行这种教学理念,并培养了不少人才。1952年院系调整后,中国采用前苏联模式,以学科分工为主导,使得大学生可能对于非本学科的知识体系与价值全然陌生。1995年我国教育部开始推动“文化素质教育”,1999年建立了最初的32个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推行的学校包括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南京工学院和中南大学等。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及通识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民族高校也不断加入这个行列。
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他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提出了“发生认识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把结构论(structurali)和建构论(constructivi)紧密结合起来。他的学说中最具影响的一面是强调学习过程的建构性。他提出人的认知结构即图式是通过两个基本过程——同化和顺应逐步建构起来的。同化是指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吸纳进来并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应则是指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而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致使认知结构自身发生重组和改造,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通过同化和顺应使已有知识和当前经验不断达到平衡的过程也就形成了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过程即知识的建构过程。
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建构主义的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他强调教育过程的重要性,强调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理解力和认知的技能和策略,而不是关于事实的现成信息,因此,后来他提出了“发现学习”,即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源于:标准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指导下去发现、去建构。另一位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1978年提出“有意义的学习的”理论,即知识结构的同化论,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学。 总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的个人建构十分重要,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经验来认知身边的世界,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其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消息刺激,学习过程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外部信息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的过程,知识是每个学习者通过学习过程建构起来的统一体。在认识论的基础上,建构主义提出了学习实质上是一种“意义建构”的独特观点。以“建构观念取代传统的学习是一种“反映”的观念,更能体现学习的本质特征。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根据建构主义观点,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在内的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观点为英文电影赏析教学实践的探索提供了理论指导。
3 英文影视赏析在民族高校的建构
英文影视赏析充分利用英文影视这一带有特殊功能的信息载体学习英语,直观、新颖、生动、有趣,比单一的有声资料史具有强烈的感观印象。学习者通过观看英文影视片,可以复习学过的英语知识,获得更持久的记忆。建构英文影视赏析课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消除其对英语学习的恐惧心理,还可以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从中学习英语,提升其语言感知能力,切实提高其听、说、读、写、译等应用能论文导读:
力。

3.1 在民族高校建构英文影视赏析的必要性

建构英文影视赏析是教学改革的需要。国内存在一个普遍而尴尬的现象,即通过了大学四、六级考试的学生却不能利用英语来进行口头或者书面交流。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没能学好、学会用英语。在英语教学改革的形势下,作为高校,特别是民族院校,必须积极地加入教学改革的研究队伍,为本校的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建构英文影视赏析是促进通识教育的需要。据一个基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和武汉大学所做的调查,对于上大学的具体目的,学生“想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想得到满意的职业”、“想知道更多自己感兴趣的事”的肯定回答高达80%以上;对广度课程的调查,“大多数广度课程的设置反映了校方和学习主管部门的兴趣,而不是广大学生的兴趣”,“广度课程设置偏少而且不合理,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目前的大学本科教育仍然注重专业教育”,以5分为满分的话,两项分值都在3左右,学生意见在同意和比较同意之间;对于课程价值的评价上,外国语为4.37分,在比较有价值到相当有价值之间。从这些结果看,大学生相当重视自己的个性、兴趣和源于:论文www.7ctime.com
潜力的发展,期待大学教育能够使他们找到理想职业和完善自我,认同大学英语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构英文影视赏析是大学英语学习的需要。大学英语是全国高校必设的公共基础课,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未来择业或者进一步求学都有很重要的影响。语言是文化,也是信息的载体,大学英语教学采用不同方法给学生提供均衡广博的多学科知识内容,以此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欣赏、借鉴以及吸收其精华,同时启发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入门和兴趣,既有利于通识教育的实施,也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的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课程培养功能看,英语教学能使学生增加观察和思考世界的方式,宽容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与全球化时代注重国际理解教育的目的相吻合。
建构英文影视赏析是提高学生兴趣的需要。民族院校的生源情况不容乐观,体水平普遍偏低。很多学生,包括研究生的英语基础都较差,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或者害怕英语学习,甚至完全放弃了英语学习。因此即便教师认真备课、授课,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英语学习,成为了教师的难题。国内外皆有大量研究表明,影视赏析教学可以恢复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让教师和学生更加轻松,因此针对各校的特殊情况建构英文影视赏析课程是当务之急。
建构英文影视赏析是《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需要。该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要达到该课程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兴趣是关键所在。而以英文影视教学为载体,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建构英文影视赏析是创特色教学和课题研究的需要。任何一所高等院校,包括民族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教学方面都要有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才能在同类学校中显得出类拔萃。

3.2 在民族高校建构英文影视赏析的可行性

软硬件方面的可行性。英文影视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不少院校与英语教师一直在实践英文影视教学,进行了相关的课题研究,制订了教学大纲与指南,整理出了符合民族高校影视教学的教学方法,为影视教学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可参考相关的经验,最终是《英文电影欣赏》的建构具备了软件方面的可行性。另外,近年来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受到广泛推崇,各高校也配备了足够数量的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在教学过程中可使用DVD光驱、DVD影碟机或利用移动U盘或硬盘通过UBS插口播放中英双字幕英语影视作品,使《英文电影欣赏》的建构具备了硬件方面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通识教育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英文影视赏析课程的构建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与指导原则,教学改革的需要、通识教育的本质的需要、大学英语学习的需要、《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需要及创特色教学和课题研究的需要等验证了该课程的必要性,民族院校的软论文导读:平,加强人文素养,掌握更全面的知识。参考文献:董云川.通识教育溯源:西方与本土的视角.学园,2011(4)龚金平.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公共影视课程的理念革新与实践探索.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刘小枫,甘阳,于喜强.大学改革与通识教育.开放时代,2005(1)余凯.关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调查与分析
硬件保证了该课程的可能性。该课程的构建与设置应利用语言载体,融入经典英文影视作品,充分调动语言学习者的热情,使他们快乐轻松地享受影片的同时,感受西方文化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听、说、读、写、译综合应用能力,从而最终提高英语水平,加强人文素养,掌握更全面的知识。
参考文献:
董云川.通识教育溯源:西方与本土的视角[J].学园,2011(4)
龚金平.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公共影视课程的理念革新与实践探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3]刘小枫,甘阳,于喜强.大学改革与通识教育[J].开放时代,2005(1)
[4]余凯.关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大学教,2003(1)
责任编辑:陈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