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实效性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深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417 浏览:86774
论文导读:
摘 要: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充分认识“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创新“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与有效途径,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13-06-20
基金项目:2013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编号:132400410652)
作者简介:杨素云(1976- ),女,中州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德育。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帮助青年大学生深刻理解和领会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认识当前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一、认识形势与政策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优势、价值

(一)准确站位,融入全局

“16号”文件指出“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形势与政策课的价值在于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武装大学生,引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剖析国内外形势,全面准确地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源于:免费论文网www.7ctime.com
,坚定在中国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使大学生能学有所成并积极主动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白了“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肩负的重要使命和作用,才能站位准确、围绕全局、服务全局。

(二)把握特点,发挥优势

形势与政策课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体现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国家意志,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其他思想政治课程相比,形势与政策课与日常社会生活联系最为紧密,最“接地气”,最具时效性和客观现实性。课程建设离不开自身优势的发挥。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要认识课程的优势并珍惜和发挥优势;要注意避开和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比不具备优势的地方,学习和借鉴相关学科的长处,做到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要自觉深入大学生中间,与大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大学生对当下热点问题、国内外形势、党的理论创新等的所思所想、困惑和迷茫所在,然后研究问题,思考问题,在开展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释疑解惑。

(三)树立信念、坚定信仰

形势与政策课的知识讲授是为引导大学生树立信念、坚定信仰奠定知识基础的,政策宣讲是向大学生阐释树立社会主义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的科学合理性,是体现、印证中国国情下大政方针的现实必要性。形势与政策课不仅要注重讲授知识、宣讲政策,更要把握好“为什么要讲”。要明白讲授知识、宣讲政策归根到底是要服务于信仰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社会主义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二、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要求教师具备的特质

(一)能与时俱进地适应教学内容的多变性

因为授课内容是分析国际国内不断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解读党和国家出台的最新政策,所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是不断变化的。这要求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政治立场坚定、理论知识功底扎实、课堂教学组织能力优秀,能紧跟形势不掉队,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快速反应部队,与时俱进地适应变化。由于不断发生变化的形势与政策内容繁多,为保证教学质量,在专题选择上要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主动克服备课任务重、备课耗时多、时间紧的压力,在专题库中找到最新、最重要、最需要宣讲、学生最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教学内容。

(二)能敏锐地把握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教师能把握时事热点,深入浅出地讲授,入情入理地分析,就一定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立足当下,敏锐地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首要政治任务和主线,能在自觉反复研读的基础上吃透十八大精神。如党的建设章节,“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属于观点重申,“纯洁性”则属于首次纳入党的建设的“一条主线”,表明党在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更加注重保持自身肌体健康。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不仅要知道哪些是新提法,更要明了新提法的意义何在,在此基础上迅速组织论文导读:一叶障目地观察形势既得不出科学结论也制定不出正确的政策。只有从整体上,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分析形势,只有用对立统一规律着眼于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知道影响事物发展的各种因素,最终认清形势并制定出正确的政策。
专题教学,就可以切实把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

(三)知识既杂又专,能掌控教学内容的多领域性

从《2012年下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来看,国内“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包括:学习总书记在党校的讲话精神、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当前经济形势、农业问题、两岸关系、世界金融危机、西亚北非动荡、大国关系、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农业、金融、外交、海权。这就要求教师研究领域宽,创新整合能力强,是知识储备丰富、学习能力强的杂家,是能把问题讲透、讲清的专家。

三、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举措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新形势下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优化教学模式才能提升教学效果。

(一)教师要摆正形势与政策的关系,注重讲解研判方法

形势与政策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将形势与政策割裂开来是形而上的观点。形势是政策制定的基础,政策是掌控形势的策略。正确认识形势离不开全面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的观察研判。只看见局部、只看到单一的事实和表面现象、不能用联系的观点看到整体之间的联系,一叶障目地观察形势既得不出科学结论也制定不出正确的政策。只有从整体上,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分析形势,只有用对立统一规律着眼于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知道影响事物发展的各种因素,最终认清形势并制定出正确的政策。

(二)教师要突出理论品位,注重用深刻性使人信服

形势与政策课本身具有理论品位,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要展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魅力。教师要真学、真懂、真信、真正把握理论,用理论的深刻保证教学效果的良好。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有说服人,才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教师要把握时代脉搏、吃透专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分析国际国内的形势与政策,向大学生展示科学逻辑的力量,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导向。教师要挖掘形势与政策背后的历史和逻辑依据,透析问题背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教师要对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教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

(三)教师要胸中有数,善于用数字说明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动摇,把握科学发展主体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不断增强长期发展的后劲。教师在讲解时可以指出,中国经济想在世界上真正占有一席之地,不仅要看GDP的数量,更要看支撑GDP的物质内容。晚清时,中国的GDP就远远高于英国,占世界的33%,英国仅占世界的5%,但支撑英国GDP的是工业革命后的产物,支撑中国GDP的是茶叶、瓷器。所以,战争时中国败于英国,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由此,可使大学生明了十八大报告中的“四个着力”“五个更多依靠”的经济发展总体思路,明白提出的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更多依靠科技创新进步等提法对于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深远意义。

(四)教师要关注细节,善于用细节探讨引人入胜

方法是内容的灵魂,讲课时要注重细节引人入胜,引人深思。在讲到“两岸关系”时,讲述日本殖民台湾时学校禁止说汉语、写汉字而改学日语,受“皇民化”教育成长起来的台湾人如何报名参加日军以及台湾“绿营”与日本殖民的联系,进而使学生理解目前加强两岸经济文化各方面交流的必要性和实效性。

(五)教师要重视实践,注重用实践教学论文导读:

增强实效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为解决知识传授与创造能力培养找到了最佳的结合点,课堂中的理论因实践而生动鲜活。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要起到理论教学补充的作用,活动安排要贴近生活,必须把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要使学生深入实际,让大学生直接接触人民群众、国有企业、新农村建设,推动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通过实践教学加深对形势的了解,深化对政策的把握,感悟理论指导实践的巨大作用,进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六)教师要立体化施教,注重融合多种教学方法

教师决不能用新闻播报式的叙述,而是要本着教学方法“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探索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锻炼、情感熏陶、人格塑造为一体的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教学模式,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授课, 使得教学形式更加立体、直观、新颖、生动,完善传统的讲授方式,使课堂更有趣味性,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可以运用设问、比较或层层深入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激发学生对新问题、新知识的好奇心、求知欲,养成主动、独立思考的习惯,使学生既“学会”又“会学”;可以通过创设或复原一个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可以用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或语言描绘情景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思考、实践,以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通过选择生动鲜活的经典事例分析,利用学生熟悉的时尚幽默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关注热情,以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

(七)教师要加强引导,善于营造师生互动局面

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关心国内外大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讨论、辩论、课外实践等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课堂上可就某个热点话题提出问题,然后用师生交流、教学互动的“对话式”教学,通过课堂讨论、课堂辩论、学生演讲等多种途径多层次地展开对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如此,不仅避免了“满堂灌”和“一言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检验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总结环节则重在分析,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八)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思想素质和实践能力
教师要以提高教学实际效果为指针,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为指向,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变革。要知道,仅就书本谈知识点、仅以完成知识点讲授为目的、仅将形势与政策课简单视为政策宣讲都是提不起学生的兴趣的,甚至会将课堂变成枯燥无味的说教场所,加深学生的抵触心理,使学生不能够客观地看待社会在前进发展中的问题,不能够客观地看清主流与支流的比重。教师源于:大学毕业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要把理论和实际紧密联系,不回避现实,不掩饰矛盾,相反要主动增加对热点问题的阐释力度,不仅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责编:周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