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信息化建设基于信息化建设教育教学方式探究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497 浏览:72904
论文导读:有情境呈示;如若继续点击相联的词语或物品,又会继续呈现情境解说和分析,等等,使人通过动态与形象的直观化轻松理解。教材与多媒体进行合理交融,就能够使学科专业教育课程、教师专业教育课程的理论学习,由原来的枯燥纯文字上升到必要的场景和意境辅助学习,也将教育教学能力训练课程的个体学习与组织互动更为轻松。二、立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国家未来20年的教育发展提出了总体规划。面对现实需要,如何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顺应时展,推陈出新,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这是值得高等师范院校专业培养方案决策者深思的问题,而人才培养中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应是首当其冲。
信息化建设高师小学数学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模式“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2010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国家未来20年的教育发展提出了总体规划。之后颁布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下称《教育规划纲要》),对教师的应具备的学科知识领域提出了“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的要求。面对现实需要,如何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顺应时代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发展,推陈出新,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这是值得高等师范院校专业培养方案决策者深思的问题,而人才培养中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应是首当其冲。基于信息条件下的建设要求,将会更高。本文以高师小学数学教育专业为例,试从课程教材建设、教学组织方式与学生的技能训练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整合课程,融合信息,建设超媒体

“课程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高师院校中,小学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多数是在模仿中学教师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略为改动,尤其是专业课的设置;有者可以说是20世纪80年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培养初中教师时课程的缩影,并未形成自身的特色,显得呆板。况且学校教育中各门课程,一直以来均是以文本的形式呈现。面对现实中网络信息的高速发展,文本教材越显得落伍与滞后。教师仅是凭借文本教材的知识组织教学,知识容量有限且较为单一,难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层次。决策者与教师应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将到来,对师范院校的教学将产生巨大的冲击。“对于我国广大教师来说,面临正在迅速到来的教育信息化浪潮,认清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更新教育观念,并且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为培养出一批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成果显著、科研能力过硬,并在教育教学岗位上能起到指导、示范、引领作用的优秀小学数学教师。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本着学科与专业并重,理论与实践兼顾的宗旨,改革培养方案,合理安排“通识类课程”“专业类课程”“教育类课程”的内容和比例。立足于“必修课”满足需要,“选修课”强化提升,构建“够用的基础理论、突出的职业技能、宽厚的文化素养”的人才培养规格,将专业课程调整为“学科专业教育课程、教师专业教育课程、教育教学理论课程与教育教学能力训练课程”并进行夸学科整合。
基于网络信息大增,移动信息参透到个体生活中每一角落的今天,教材的改革应摆脱纯文本的束缚,倡导多媒化教材进入教室,力争在“电子书”“超媒体”上进行探讨。“教材多媒化就是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犹如市面上开发的外语学习机一样,当一个孩子用笔点到某一单词学习时,不仅有标准读音,更有情境呈示;如若继续点击相联的词语或物品,又会继续呈现情境解说和分析,等等,使人通过动态与形象的直观化轻松理解。教材与多媒体进行合理交融,就能够使学科专业教育课程、教师专业教育课程的理论学习,由原来的枯燥纯文字上升到必要的场景和意境辅助学习,也将教育教学能力训练课程的个体学习与组织互动更为轻松。

二、立足建构,情景学习,自主探索

常言道“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日益得到认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成为必然发展趋向。”由于教育观念的束缚和所受教育过程中造成的思维局限性使然,高师院校教师大多拘泥于自身的知识考量,习惯于文本教材解说和个人研究领域的分析,也就是传统的教条说教。面对现实需要,高校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应打破传统中“讲授为主”的常规模式,择机以开放互动方式论文导读:地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聚焦课堂,引领教师提升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和研究意识等。校内小学数学教育专业的培养,应实实在在着眼于一线小学教学,强化顶岗实习,建立培养与培训共用的学习资料库。教师应由以“单学科知识点”为主的“教学内容设计,以课件开发为中心”的“经典CAI设计”,转变为整合“交叉学科专题”为
进行实施。某些课程的教学方式,应尽可能与现行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下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模式接轨。组织课堂应在一定程度上,倾向于情境化学习、探索发现学习和基于问题式学习等等。特别是课程教学论、实践类课程和技能训练类课程,更应根据一线小学的实际工作环境,将校外现场引入校内。更有甚者,利用课程信息平台,进行灵活多样的互动式学习,将各种资源的进行合理利用,适时开发虚拟教室、虚拟听众与虚拟评委平台。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就已经是在合作探索、互动互助中进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的自觉应用已自然形成习惯,不必等到走出校门后,还要用几年的时间从一线老教师的教诲中感悟继而掌握。
问题解决式教学,应成为数学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主导。教师应根据理论课程的内容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探寻思路,而后再指导解答与分析。例如,高等代数等专业课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可利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进行操作:“设置数学情境(引导观察分析)→提出数学问题(猜想、探究)→解决数学问题(正面求解或举反例)→注重数学应用(学做、学用)”。亦或采用探究教学模式“产生问题→提出假说或猜想→收集证据→解释分析→验证评估→交流推广”进行理论课程的教学。
皮亚杰的双向建构观点强调,认识既不发端于主体,也不发端于客体,而是发端于联系主客体的动作和活动。课堂教学组织的形式,决定了课堂活动主体活动的方式。在课程教学论的学习中,可采用以教师主导型为主要教学方法,结合问题讨论法、自学辅导法、活动探究法、案例教学法等进行组织。如在“小学数学教学原则与方法”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等内容学习时,根据学习实际情况,可采用“阅读(自习)→出示问题(教师)→讨论交流(学生轮流上讲台互动)→疑难点拨(教师)→形成共识(师生小结)”。

三、内外贯通,实训对接,职前职后呼应

新世纪的师范教育应注重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建设,这是师范教育接受终身教育思潮影响的客观反映,是师范教育深化内部体制改革的基本途径,是师范教育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选择,是师范教育遵循教师成长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培养与培训一体化,是师范教育的总体走向。自2010年开始实施的“国培计划”教师培训,由高校师资、教研员与一线教师组成培训团队,既整合了高校的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优势,又彰显了本地一线教师熟悉地方特点。使培训内容能根据一线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针对学员的现状和期望设定,利于培训的实用性、前瞻性,注重实效性;又能以当地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聚焦课堂,引领教师提升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和研究意识等。
校内小学数学教育专业的培养,应实实在在着眼于一线小学教学,强化顶岗实习,建立培养与培训共用的学习资料库。教师应由以“单学科知识点”为主的“教学内容设计,以课件开发为中心”的“经典CAI设计”,转变为整合“交叉学科专题”为主要方式的“教学过程设计,重视学习资源的利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等等。借助于现代化的平台、计算机和网络构造便于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的情境,如微型世界、虚拟实验室、虚拟学校、虚拟教室等。以任务驱动和网络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坚持集中学习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突出学习确定目标的重要性。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高师实践教学培养,除了应用网络外,还应紧盯小学课堂,突出校内模拟实训。考虑采用“理论先行→案例支撑→教案强化→小组试讲→讨论修改→集中试讲”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教案)的训练,可采用“理论先行→案例支撑→分析与讨论→尝试写作→集中修改→形成教案”的方式进行。试源于:硕士论文www.7ctime.com
讲训练,可采用“理论先行→课例观摩→教案强化→小组试讲→集中评议”与“学生课外自练论文导读:
→全班集中交流→教师组织微格强化”的训练方式。“听课与评课”训练,可采用“实录对比→分组交流→课例强化→点评促进”的训练方式。“说课”训练,可采用“讲清理论→规定内容→制定方案→分散训练→集中抽查”的方式进行。通过训练可削除学生的茫然与恐惧心理,能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意识、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对教学技能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作用。
以信息化为平台,整合设置课程,改变课堂组织方式,利用各种资源,强化实践训练,实施高师院校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与改革,才能提高人才培养的层次。
参考文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3]钟启泉.课程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

7.203.

[4]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
[5]田果萍,姜绍忠,李长毅.现代数学课程改革与教学研究.现代教育出版社,201

3.10

7.

[6]刘凤.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李长毅,许丽建.加强理论学习,突出技能培养.中国校外教育,2010,(7).
[8]黄永刚.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建设.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
[9]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0]李长毅,许丽建.高师实践教学实施策略之探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