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浅析浅析FDI推动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科技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869 浏览:120701
论文导读:有达到我们所说的“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FDI的大量流入到底有没有促进中国技术进步?本文运用中国工业企业24部门2004至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选用“总产总计”作为资本存量衡量指标,并进一步把溢出效应区分为产业内溢出和产业间溢出,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来分析FDI对中国工业企业的影响。在未特别说明下,本文对FDI、跨国
【摘 要】本文在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工业24个面板数据对FDI的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检验采用“资产总计”代表生产的资本存量,并将溢出效应进一步划分为水平溢出效应、前向溢出效应和后向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FDI并没有明显的水平溢出效应和前向溢出效应,相对而言,后向溢出效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但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仍然不显著。
【关键词】FDI;工业;面板数据;溢出效应
总结过去30年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到底有没有达到我们所说的“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FDI的大量流入到底有没有促进中国技术进步?本文运用中国工业企业24部门2004至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选用“总产总计”作为资本存量衡量指标,并进一步把溢出效应区分为产业内溢出和产业间溢出,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来分析FDI对中国工业企业的影响。在未特别说明下,本文对FDI、跨国公司、外资企业等概念不加区分。

一、已有研究综述

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就开始探讨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Dunning(1958)是最早提出技术溢出效应的学者。目前学术界将FDI的溢出途径归纳为四种:(1)示范—模仿效
应,东道国企业模仿跨国公司的产品和管理经验、技术来提高自己的生产力水平。(2)竞争效应,该效应多发生在产业内部。外资携带先进技术进入当地行业加剧了产业内部的竞争,东道国企业被迫加大研发投入,采用新工艺,生产新产品,从而使自身生产效率提高。(3)关联效应,该效应多发生在与外资相联系的上下游产业。国内企业通过向外资企业提供中间产品和接受外资企业提供的中间产品,与跨国公司建立业务联系,为了配合跨国公司的生产,内资企业极有可能改进、更新设备和采用先进技术,从而发生产业间溢出效应。(4)人员培训效应,跨国公司一般需要对管理层、技术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以适应先进产品的生产,而这些受过培训的员工以后可能在离开跨国公司,在行业内流动,从而带动技术、管理经验的外溢。在实证研究方面,自Ces(1974)和Globerman(1979)开创了FDI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以来,大量学者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FDI进行了大量研究,此处不一一赘述。总的来说,实证研究的结果可分为三类:FDI存在正溢出效应,即FDI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道国企业生产率的提高;FDI存在负溢出效应,即由于FDI掌握先进的技术,能较容易地占领发展中国家市场,从而排挤、阻碍东道国企业的发展;FDI的溢出效应不确定。以上研究结果对本文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现有研究仍有以下几点存在争议:(1)检验方程量的选择具有任意性且不够严谨,如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存量,有的学者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来表示,而有的则选择“固定资产年净值平均余额”,缺乏严谨统一的指标使研究结果的说服力降低。(2)忽略投入因素的滞后效应,生产过程需要一定时间,生产投入的经济效应很可能并不能再当期完全发挥,因此,由于技术周期和东道国企业的吸收能力等因素的影响,FDI的溢出效应可能会在后续生产期中表现出来。(3)回归方程的选择不够严谨,大多数学者使用面板数据来对FDI的溢出效应进行衡量,但很大一部分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混合回归,没有考虑截面单位之间的异质性。以上几点都使得计量结果缺乏客观性和可信性。

二、模型建立

研究两部门经济中一个部门对另一部门的影响时,最常采用的是Feder(1983)所发展的模型。他把整个经济分成两个部门,每个部门有各自的生产函数,其中第一部门的生产函数中包含第二部门的投入或产出因素,以此考察第二部门对第一部门的影响。借鉴何洁、许罗丹(1999)年的研究,将整个工业部门分成外资部门和内资部门,外资部门对内资部门有溢出效应,同时假设生产中只有资本和劳动力两项投入,则内资企业的生产公式可表示为:Yd=F(Kd,Ld,Kf)。
其中,Yd表示内资部门的工业总产值,Kd和Ld表示内资部门所使用的资本和劳动数量,Kf表示外资部门生产所使用的资本数量。进一步地,FDI对内资部门的溢出效应可分解为水平溢出和垂直溢出,为了分别考察这两种效应的大小,将水平溢出效应定义为:Hor■=■。
其中,Y■■表示行业i中外资部门的总产出,Yi表示行业i中的论文导读:行业,而投入产出表中划分了24个行业,所以对统计年鉴中的行业进行了必要的合并。本文使用的行业分类如下表所示:由于使用的是面板数据,首上一页123下一页
全部产出,即把某行业中外资部门产出所占该行业总产出的比重定义为外资部门对该行业的水平溢出效应。相关研究有时也使用外资部门资本存量占整个行业资本存量的比重来表示水平溢出效应,由于目前对溢出指标没有统一规定,这两个指标都是较为常用的。
外资部门的垂直溢出效应又可以分解为前向溢出和后向溢出。类比于产业关联的定义,前向溢出是指下游内资部门通过接受上游外资部门提供的中间产品而受到得溢出效应,可定义为:For■=■α■Hor■。
其中,α■表示产业k对产业i的投入系数,该系数可以从投入产出表中的产业i所在的纵列中得到,Hor■表示产业k的水平溢出效果。因此,对于产业i来说,它的投入品中来自上游产业的比例越高,且这些上游产业中外资比例越高,那么它所受到的前向溢出效果越大。类似地,后向溢出是指上游内资部门通过为下游外资部门提供中间产品而受到的下游外资部门的溢出效应,可将其定义为:Back■=■β■Hor■。
其中,β■表示产业i对产业j的投入系数,该系数可以从投入产出表中的产业i所在的行得到,Hor■表示产业j的水平溢出效果。因此,对于产业i来说,下游产业使用的它的产出品比例越高,且这些下游产业中外资比例越高,它所受到的后向溢出效果越大。注意,度量前后向溢出效果时均要保证k≠i和i≠j,因为水平溢出效果已经单独度量。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遵循早期文献中所采用的方法,可以将模型设定为:
lnYit=α0+α1lnkit+α2lnLit+α3lnHorit+α4lnForit+α5lnBackit+ε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www.7ctime.com
外资部门的投入对内资部门产生溢出效应应该考虑一定的滞后性,这种考虑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反应时滞。当外资部门首先开发出新产品或使用新技术时,所能产生的经济效应可能不会立刻出现,其对当地产业的影响也并不是立刻显现的。第二,吸收时滞。如果一项新技术被证明确实能带来更大经济效益,那么跨国公司一定会设法阻止该项技术在产业内传播,从而保证自己在较长的时间内掌握优势。第三,制度原因。跨国公司为了防止技术在产业间溢出,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合同约束来限制员工流动,也会通过法律保护已有知识产权。虽然如此,但滞后的期数是不确定的,本文采用简单的一期滞后模型,因为多期滞后不但损失自由度,而且面临估计困难。因此将模型修改为:
lnYit=α0+α1lnkit+α2lnLit+α3lnHorit-1+α4lnForit-1+α5lnBackit-1+ε
各变量的含义如下:lnYit为内资部门i在t时期的总产值,单位为亿元,是用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减去外资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得到。为了消除因素的影响,全部以2000年为基期对其进行GDP平减处理。kit为内资部门的资本存量,单位为亿元,是用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总资产减去外资企业总资产得到。该变量也消除了因素的影响。部分学者使用“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来确定,kit但这种方法并不完整,尤其忽略了企业的无形资产,而无形资产在现代生产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差别最大的地方,基于上述考虑,本文选择“资产总计”来表示资本存量。Lit为产业内从业人数,用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从业人数减去外资部门从业人数得到。Horit-1、Forit-1、Backit-1如前文所述,分别是滞后一期的水平溢出效果,前向溢出效果和后向溢出效果。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采用过的数据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5~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由于统计年鉴中将工业部门划分为39个行业,而投入产出表中划分了24个行业,所以对统计年鉴中的行业进行了必要的合并。本文使用的行业分类如下表所示:
由于使用的是面板数据,首论文导读:性水平下才是显著的。最后,资本和劳动力的T值很大,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仍然是显著的,说明资本和劳动力是影响产出的重要因素。四、结论及建议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关于FDI对东道国溢出效应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利用中国工业面板数据对进入中国的FDI是否对当地企业产生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证明:FDI并没有对产业内企业
先要选择模型类型。对面板数据而言,可以选择混合数据最小二乘估计模型、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
首先,对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似然比检验(F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可知,P值极小,F值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所以相比较混合模型而言,固定效应模型更好一些。
随后,对随机效应模型进行Hauan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拒绝原假设,即说明随机效应模型比固定效应模型更准确。
计量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发现,水平溢出效应的T值很小,说明外资部门并没有对同产业内的内资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产生明显促进作用。原因在于跨国公司进入某地区主要是利用该地区的优惠政策和低成本优势进行生产,从而获取高额利润。对他们而言,只要保证自己的垄断优势,就可以在当地市场打败东道国企业,因而跨国公司会千方百计地防止技术的水平溢出,东道国企业并没有因为产业内的跨国公司而受益,甚至有可能受到排挤和打压。前向溢出效应的T值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仍然不明显,即外资部门也没有对下游内资企业的发展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当前进入中国的外资主要是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从事工业品的最终加工制造,生产出产品后直接出口到国外或在当地销售,只有较少部分作为中间产品提供给下游厂商,因而未与下游厂商建立起深层次的联系。造成FDI前向溢出不明显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生产附加值低。劳动密集型外资的涌入长期可能使中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不利于本土企业的发展。相比较而言,后向溢出的T值虽然在5%显著性水平下也不显著,但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说明FDI通过后向关联可能对当地供应商企业产生了溢出效应,对当地上游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后向溢出较为明显的原因在于虽然FDI大多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等加工贸易的形式存在,但其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设备并不都是从国外进口,考虑到运输成本和相关风险,部分企业会选择在中国购买设备和原料,为了适应生产的需要,一些外资企业可能会给当地供应商以技术上的支持,这成为后向溢出学位论文www.7ctime.com
的主要渠道。此外,外资部门的采购扩大了相关产品的需求,上游部门由此可能产生规模经济。但应该看到,后向溢出效应的系数为0.1159,仍然是比较小的,而且T值只有在10%显著性水平下才是显著的。最后,资本和劳动力的T值很大,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仍然是显著的,说明资本和劳动力是影响产出的重要因素。

四、结论及建议

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关于FDI对东道国溢出效应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利用中国工业面板数据对进入中国的FDI是否对当地企业产生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证明:FDI并没有对产业内企业和下游企业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相比较而言,可能对上游供应商产生了较小的后向溢出效应。对此,可以提出以下建议:(1)提高FDI进入中国的门槛,确保其技术的先进性。总结30年的经验教训,政府不能一味的注重外资的量,更要注重他们的质。“两高一资”型的FDI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但却带来了更为严重地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用,结果得不偿失。(2)合理引导FDI加强与本地企业的关联。“两头在外”的加工制造业不但附加值小,而且与本地关联性弱,缺乏溢出渠道,没有达到我们引进外资的目的。因此政府要引导FDI加强与产业内企业合作开发、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合作交流。(3)本地企业要加强研发力度,着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FDI的溢出效应是终究比较弱的,企业的发展更多的是靠自己的研发。企业之间可以建立横向和纵向联系,共同投入开发新技术,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努力赶超外资企业。
参考文献
冯跃.FDI促进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机制与效应[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韩阳.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间技术溢出效应的模型度量[J].统计与决策.2013(4):129~132
[3]何洁,许罗丹.中国工业部门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外溢效应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