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态度关注学生情感态度进展科技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349 浏览:46074
论文导读:
摘 要:情感态度的发展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且关注全体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让学生终生受益。
关键词:关注;情感态度;全体学生
1002-7661(2013)23-129-0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具体目标,包含“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情感态度”这方面的课程目标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进步。由于这一方面课程目标的隐性性质,以及提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时间还不长,往往不被教师熟悉和重视,所以我们有必要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以便教师备课和实施教学活动时都能主动关注这一目标。
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育人”。对于“育人”的认识和提法,包括“全面育人,德育为先”、“素质教育”等多个方面。然而,“情感态度”的课程目标与“育人”密切相关,它可以包括“引起好奇心和求知欲”,“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了解数学的价值”,“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科学态度”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对于学生而言,并不仅仅有益于学习某一数学知识,也不仅仅服务于义务教育阶段,而是全面起作用的因素,是长期起作用的因素,是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这些方面的发展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无论他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例如,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合作交流”,不但在“认知”方面能有收获,在非认知方面也能有收获:对个人和集体关系的正确认识,尊重别人的品行,愿意交流的习惯,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善于合作的技能,还可以包括:清晰、简中国论文中心www.7ctime.com
洁地表述自己的想法,认真听懂别人的发言,围绕问题积极地有依据的思考,合理地坚持与放弃,对己能够进行必要的自我批评,对人能够分寸得当地赞赏与指错,以及采集众长、取长补短的综合素质,等等。这些情感态度的发展,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数学课程的内容中不但有“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的教育价值,也有“情感态度”的教育价值。能不能挖掘出这些教育价值,不但与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有关,也与教师自身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有关。所以,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的养成教育。

一、将“情感态度”目标融入教学过程

为了达成“情感态度”的课程目标,并不需要拿出特定的课时专门讲授情感态度。该目标不能脱离“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的课程目标,必须以它们为载体,注意把“情感态度”的目标渗透,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现在大多数教师都能够认识到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的重要性,但是许多教师往往停留与空洞的说教,或者习惯于单独地讲授,并不善于在教学活动中贯彻这一目标。由于双基教学会在教学活动中占大量的时间,所以特别应该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要达到这种统筹兼顾的理想效果,除了认识上的到位外,还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学艺术。

二、重视引导学生参与、体验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应当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为了更好地实现“情感态度”的课题目标,《课程标准(2011版)》建议教师在设计和进行教学活动时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把情感态度课程目标具体化。“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如何组织学生探索,鼓励学生创新?”“如何使他们愿意学,喜欢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等等。这就是说,“情感态度”的目标不是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顺便”达成的“副产品”,教师应该在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活动时,主动地、经常地考虑上述几个“如何”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有意识的把情感态度的目标融合在教学过程中。

三、关注全体学生情感态度发展的差异

学生的智力发展会有差异,情感态度的发展也会有差异。数学论文导读:发展。数学不应成为一个筛子,将所谓的“不聪明”的学生淘汰,将“聪明”的学生留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每一个身心发育正常的学生都应该能够学好数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下面的现象:在师生互动的交流探索中,一部分反应较快或预习较好的学生,很快就正确回答了问题,从而左右了教学进度,使
教学不但应该关注全体学生智力的发展,也应该关注全体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数学不应成为一个筛子,将所谓的“不聪明”的学生淘汰,将“聪明”的学生留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每一个身心发育正常的学生都应该能够学好数学。 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下面的现象:在师生互动的交流探索中,一部分反应较快或预习较好的学生,很快就正确回答了问题,从而左右了教学进度,使许多同学失去了本来可以得到的成功体验,并且可能打击了不少学生的自信心。所以,教师应该在师生互动中顾及大多数学生,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言机会,应该及时发现哪些实际上尚未搞懂的学生,让难以跟上课程进度的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困惑。这不仅是为了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是为了关注全体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对于学的较差的学生,要及早发现并给予适当的个别辅导,要更多地与他们接触,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多设计一些启发的层次,逐步锻炼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带领他们一点一滴地建立自信心,让他们真正学懂学会,迅速赶上来。 对学习学得较好的学生,也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发展。一方面用恰当的词语表扬他们,另一方面鼓励他们帮助那些尚有困难的同学。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可以单独向他们提出具有挑战性的新问题,进行个性化教学。
总之,关注全体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就是通过教师的多方努力,不是仅仅让一部分学生,而是让全体学生的情感态度都向正面发展,向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