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述文字学文字学视角同源字研究简论如何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872 浏览:120778
论文导读:
摘要:同源字与同源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源字研究发端于许慎的字原研究,宋元明清学者一脉相承,有继承也有发扬。受现代语言学影响,同源词研究兴起,但学者对同源字、同源词有所混淆。从文字学角度区分同源字与同源词,应从造字入手。分析同源字,首先要抓住字的形体来源,同源字必须要有个共同的造字之源,即字源。其次,还要注意字的意义联系,同源字的意义要与字源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关键词:古文字学;同源字;同源词
1006-723X(2013)04-0117-05
同源字这个术语是近现代才产生的,古代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未见这一名称。但这并不说明传统语言学中没有同源字研究。实际上古代源于:论文www.7ctime.com
的字原(“原”是“源”的古字)研究虽未冠以同源字之名,却行同源字研究之实,是现代汉字同源字研究的实践先导。
字原研究之发端起于许慎。许慎《说文》立540部首统摄9353字,“分别部居”,“据形系联”,“引而申之,以究万原”。这其中包含着许慎对这9353字是如何从这540个基本形体中孳乳出来的探讨与阐释的良苦用心,540个部首,其实就是许慎心目中的540个字源。“许慎的这一发明,开启了‘字原学’研究之端绪”,此后“历代对《说文》部首的研究,逐渐形成为‘字原学’”。(P126)
最早以“字原”名书的是唐代李腾所撰《说文字原》,之后有五代林罕《字原偏旁小说》、宋初释梦英《说文偏旁字原》等。他们皆以字原等同部首,所谓字原研究,实际上都只局限于部首梳理,局限于原字探索,还未涉足文字源流的分析,未跳出就《说文》部首研究字原的框框。使字原研究水平上升到一个新高度的是宋代郑樵。他否定了《说文》540部都是字原的传统认识,突破了就《说文》部首研究字原的窠臼,在所撰《六书略》中提出了著名的子母理论,立330母为形之主,870子为声之主,合1200文而成无穷之字。正是郑樵使字原研究开始走上正轨。尔后宋元之际的戴侗在其所撰《六书故》中对郑樵的子母理论作了新的推进,提出“字者孳也,言文之所生也。文一索而生子,子再索而生孙,至三索四索,而书之制作备矣。”[3]他以234文为母,分部别类,构造了较为精密的文字体系,在字原研究上又前进了一步。戴侗之后直至清代孙诒让之前,字原研究处于持平期,大多是郑、戴学说的承袭延续。清代孙诒让在继承郑、戴学说的基础上,将字原研究推向另一个高峰。其所撰《名原》是一部利用甲骨文、金文研究文字源流的探源之作 ,“在探讨汉字的原始状况及演变原因和考察分析字形繁简变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代表了清代古文字研究的最高水平。”[4]紧随其后的林义光,在字原研究上也有所创获。其所撰《文源》是第一部系统地运用出土古文字数据来匡正《说文》的专著,“敢于跳出《说文》的藩篱而通过出土古文字数据来研究文字的形音义”,“在总结古文字构形规律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六书理论,又反过来用这一理论统摄一千多个古文字,系统地分析它们的形音义,探求文字之源”,[5]颇有独到见解。清代以后直至当今,关于字原的研究论著也有一些,但大都没有超出以上四家,且与本论文所指的同源字研究相去甚远,故在此不一一列举。
如上所述,汉字的字原研究已有很长历史,但一直局限在字形分析、字义考察上,没有建立起理论体系,因而未产生大的影响。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兴起,探讨语源的同源词研究成为热点,而字原研究在词源学兴起的时候被忽视了,使得学界对字源、语源关系不清楚,导致同源字、词关系不明,因而产生同源字与同源词混为一谈的状况。
王力在其里程碑式专著《同源字典》中,对“同源字”这一名称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解释,王力指出:“凡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字,叫作同源字。这些字都有统一来源……同源字,常常是以某一概念为中心,而以语音的细微差别(或同音),表示相近或相关的几个概念。”[6](P3)但是,王力随后又谈道:“我们所谓同源字,实际上就是同源词。”[6](P5)也就是说,王力所讲的实际是同源词概念。以王力的意见为代表,还有一批学者都发表了类似看法,这说明,早期学者提出的同源字概念实际上指的是同源词概念。
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学界对同源字与同源词的指称并未严格区分,以致二者混淆不清,使得一些实际是同源词的研究却命名为同论文导读:不多见,可以说真正文字学意义上的同源字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除了一些分散在各家论著中的具体字例的考证之外,目前所见有关的论著,按研究的重点来分有以下三类:一、专文论及同源字与同源词概念区别的谢磊《同源字、同源词管窥》,提出划清同源字与同源词的概念界线十分重要,并给出自己对同源字概念的初步理解:“我们只
源字的研究,而文字学意义上的同源字研究并不多见,可以说真正文字学意义上的同源字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除了一些分散在各家论著中的具体字例的考证之外,目前所见有关的论著,按研究的重点来分有以下三类:

一、专文论及同源字与同源词概念区别的

谢磊《同源字、同源词管窥》,提出划清同源字与同源词的概念界线十分重要,并给出自己对同源字概念的初步理解:“我们只称那些由同一个基本字孳乳出来的字为同源字。”[7]谢磊意识到了划清同源字与同源词的概念界线的重要性 ,但是他对同源字概念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仍然是从语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王蕴智《同源字、同源词说辨》,分析了大家把同源字和同源词混为一谈的原因,通过几组字例详细辨别了同源字与同源词概念的不同,提出同源字的定义是:“凡读音相同或相近,具有同一形体来源的字叫同源字。”[8]王蕴智在这篇文章里意识到了给同源字正名的必要性,并提出应从形体来源角度考虑同源字的定义,这些都是很有见地的,但是他在此给出的同源字定义仍未摆脱语源学的思维定式。之后王蕴智在博士论文《殷周古文同源分化现象探索》中修正了同源字的定义,认为“凡具有同一形体来源和字形分化关系的字叫同源字。”[9](P15)这一定义强调了同源字形体的关系,比先前定义进了一步。
张兴亚《简论同源词和同源字》,否定了同源字是同源词的表现形式的说法,提出“推寻汉字的同源关系必须抓住字形上的渊源关系”,“从同一字根孳乳出来的字是含有同一来源的字,就是有字形结构上的渊源关系的字,就是同源字,而不管它表示的词是不是同源词。”[10]张兴亚肯定了字形结构上的渊源关系是汉字同源关系的根据,可以说找到了推寻同源字的根本线索,这些思想都是很可贵的,但是他也没有点出同源字在字义上的联系,所以他的解释还不够准确,不能说是严格的定义。 杜永俐《汉语同源字与同源词》,认为同源字与同源词是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概念,不应该混而不别;并从汉语与汉字的关系、汉字的构意性质、汉字的孳乳过程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汉语同源字与同源词之间的区别,从而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杜永俐的分析比较详细,但是她对同源字的定义“凡由同一字根(通常是声符)孳乳出来的一组字叫同源字”[11]仍然是从语源的角度来思考的,未点明同源字之间的根本联系。
张桂光《汉字学简论》第七章第六节《同源字》,言简意赅地论述了同源字与同源词的本质区别,提出同源字定义“所谓同源字,应该是指具有共同的造字之源的字,同源字之间的本质联系是形义的关联。”[12](P224)张桂光的这一定义较为准确,尤其点出“造字之源”,明确了与同源词所共之语源的区别,而且指明了从文字学角度分析同源字,应从“造字”入手来探求形义的关联。文中还提出了对同源字进行层级、系列分析的思想,虽然并未展开详尽论述,却有提纲挈领之用。

二、对古汉字同源分化做专题研究的

王蕴智《殷周古文同源分化现象探索》,文中收集了大量分化字例,通过归纳对比研究,概括了“具有分化特征的殷周古文同源母体”的特点,为考察殷周古文同源分化现象确定了一个尺度;并总结认为:“殷周古文同源字形的分化过程,总的情况是受文字符号这种交际工具的内在价值作用支配的。即都在同源母体的基础上,经过约定俗成,达到利用派生字记词的目的。当然,同源字的分化过程并不存在千篇一律的固有模式,彼此之间分化的途径不尽相同。”[9](P43)王蕴智的分析比较全面充分,对规律的揭示也比较准确,但是对同源分化与其他分化现象的区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郝士宏《古汉字同源分化研究》,指出同源字的研究应确立字本位的思想,对同源字做了新的界定:“同源字是指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孳乳分化来的一组在字义或构形上有意义联系的分化字。”[13]文章分析了大量同源字例,归纳出同源分化的三条主要途径:由字义引申而引起的分化、由事物得名的理据导致的分化和由汉字表意特点引起的分论文导读:字能力与汉字构形方式系统的演进相一致。郝士宏在古文字同源分化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分析,对于古文字源流的衍变规律也做了归纳总结,这些都是值得称道的;但是他受论文研究对象局限而把同源字定义为一组分化字,显然定义范围过窄,有待进一步探讨。

三、对同源字系统做专题研究的尹黎云《汉字字源系统研究》,认为“古

化;以及四种分化方式:增加、减省、改易与同取;根据分化字的结构类型把同源分化方式重新归纳为表意类 、形声类的同源分化方式,认为它们的产生、发展以及构字能力与汉字构形方式系统的演进相一致。郝士宏在古文字同源分化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分析,对于古文字源流的衍变规律也做了归纳总结,这些都是值得称道的;但是他受论文研究对象局限而把同源字定义为一组分化字,显然定义范围过窄,有待进一步探讨。

三、对同源字系统做专题研究的

尹黎云《汉字字源系统研究》,认为“古文字研究中遇到的字源问题,与传统语言学所谓的字源,有着质的差异 。这种字源的‘本质联系’,并不含‘音近义通’的因素,而只是文字形体之间的渊源。”[14](P1)并以《说文解字》中的非形声字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据汉字形体和意义的关系来进行字源系统的系联,将汉字分为人体、器物、生活、天地、植物、动物、符号六大类,各类又细分若干系列,下辖一批同源字,从而组成汉字字源系统,实际上也是同源字系统。尹黎云有意识地从古文字研究角度把字源学与词源学区别开来 ,通过形体和意义的联系建构起字源系统,以探索汉字发展的渊源,这些都是可贵的尝试;但是他以《说文解字》的非形声字为研究对象,把早出字与晚出字置于同一系列之下,这就使得文字发展的脉络不清晰;而且所有的字都处于同一平面系统,体现不出汉字构造的层次性。
龚海华《同源字初探》,肯定了张桂光提出的同源字定义,进一步从“词无假借,字无引申”角度明确了同源词与同源字的区别特征,同时提出判断同源字的标准即“核心意符”,并进行了同源字层级特征的探讨和层级体系构建的尝试;认为汉字“以某一核心意符为起点,以形义为关联的纽带,在纵横两个维度进行着既有用字法又有造字法的形义滋生,恰如人类的父生子,子又生孙,孙又生子,生生不息,源字滋生的字又可以成为滋生出下一层的字的源字,从而形成了同源字的层级特征和同源系统 。”[15]龚海华提出的“核心意符”等观点有一定创意,在同源字层级特征的探讨和层级体系的构建方面也做出了可贵的实践,遗憾的是龚对同源字层级体系的分析似乎没有贯彻始终,有一部分同源字仍呈平面堆积,未充分体现层级特征。
综上所述,真正文字学意义上的同源字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正如王蕴智所说:“科学的、以字形系统为整理对象的揭示汉字古今关系及其形义关系的同源字研究迄今还没有着实展开。这方面甚至存在着理论上的空白……”[9](P13~14)本文试图在以上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对同源字的研究做进一步的尝试与探索。
本文选取甲骨文为例来进行同源字的分析研究,因为甲骨文被公认为是我国现今所能发现的最早的成体系文字。在长达三千多年的繁衍发展中,汉字的形体经过简化、声化、规范化、讹变等一系列的演变过程,形体变化差异极大,若要分析汉字结构的源流,应尽量上溯到汉字最初的形态。“汉字的初形及其产生的确切年代现仍因缺少物质证据而未能断定,因此,我们目前还未能触及它的源头,但我们可以从最靠近源头的地方往上探索。我们所能触及的最靠近汉字起源的地方在哪里呢?就目前所见,成体系的、可以确认为汉字的,最早的要数商代的甲骨文了。”[12](P40)所以,以甲骨文为研究对象,当最能接近汉字产生时的真实面目,而选取甲骨文中的同源字来研究,当最能体现汉字“造字”之始。
汉字绵延发展三千余年,其音读几经演变,今音与古音相去甚远,唯有形体的传承能突破时间的藩篱,使今人得以窥古字的全貌,可见形体在汉字的发展历史中起关键的纽带作用。分析源于:论文结论范文www.7ctime.com
同源字也应当从形入手,以形体的联系为主,辅以意义的关联。正如张桂光先生所说:“汉字产生以前,汉语已经有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人们既无必要,亦无可能先对语源来一番探究,然后再循语源流变线索去造字。文字的创制,是以表达某一具体事物的个别符号开始的,而文字的繁衍,则是以这些个别符号为基础孳乳开来的,因此,文字的创制与孳乳发展,都应以形义为联系,它与语源不是一回事。同源字所同之源,应该是字源,即造字之源。”[12](P224)明确了此点,也就清楚了同源字的分析应从“造字”入手。论文导读:
今人分析汉字,不可能知道古人造字时的真实想法,但由历史因循沿袭下来的造字惯例是存在的,因而可以由古文字的构形来分析构意。传统的“六书”说即是后世对古人造字方法的归纳,当然我们指的是六书中的“四体”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四种。汉字具有明显的表意特征,尤其是早期的汉字,其形体与意义密切相关:象形字直接描画事物形体表达意义或概念;指事字在事物形体上加特定符号来提示意义;会意字通过意符的组合表示新的含义;形声字的形符表明字的意义类属,有时声符也有表意作用。用六书理论来分析甲骨文也是可行的,正如陈炜湛先生所说“事实证明六书理论对甲骨文基本上还是适用的”,“从字形结构分析,甲骨文字也大体上不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四种结构方式。”[16](P59)这四种结构方式,也就是四种造字的方法,因而我们可以运用六书理论来对甲骨文进行造字方法的分析,进而作同源字分析。
分析同源字,首先要抓住字的形体来源,同源字必须要有个共同的造字之源,即字源。最初的母字源是独体象形字,之后演变为“核心意符”。龚海华提出的核心意符概念较有创见,我们进一步认为,核心意符不必仅限于对会意字而言,可以推而广之应用于指事字和形声字。对指事字而言,核心意符指在其上添加符号的象形字本体,例如:身、元、膝、臀、股、项,这几个同源字的核心意符就是人。对形声字而言,核心意符指形符,或者是表意声符,
例如:宅(从宀乇声)、室(从宀至声)、宣(从宀亘声)这三个同源字的核心意符就是宀。这样,可以将核心意符作为贯穿同源字的一条经线。
其次,还要注意字的意义联系,同源字的意义要与字源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当然,与同源词的语源意义联系不同,同源字与字源的意义联系可以不是非常紧密的关系。例如:身、元、膝、臀、股、项,这几个同源字分别表示身、头、膝、臀、股、项颈等人体的一些具体部位,它们与字源“人”的意义就没有直接紧密的联系。另外,由最初的母字源衍生的字,又可作下一级同源字的字源,这样的字源我们称子字源;那么越往下衍生的字,其与母字源的意义联系就越疏远了。但是无论远近,这种意义上的联系还是存在的,这种联系可以看作串联同源字的一条纬线。
有了以上一经一纬的联系,同源字之间的关系就比较清楚了,可据此分析出不同系列的同源字。但这一切还需有个前提,那就是“造字之源”,也就是字源的选取。笔者认为字源有母字源和子字源之分,母字源是有孳乳能力的独立出现使用的象形字,而且具有不可分割性;子字源则是由母字源衍生而来,同时又具备衍生下源于:论文要求www.7ctime.com
一级同源字能力的字,子字源不一定是独体象形字,也不一定不可分割。本文此处讨论的是母字源的选取问题,子字源不在讨论范围内。
字源的选取遵守三个原则:其一,字源应是甲骨文中独立出现使用的象形字;其二,字源之下应有孳乳衍生的同源字,多少不论,但是没有从属同源字的则不能取作字源;其三,字源的选取本着力求精简,宁缺毋滥的原则,选取尽量少的母字源,至于由母字源衍生的子字源不在选取之列。
对于图画意识浓郁的甲骨文来说,象形字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是较大的。但是,由于甲骨文象形字独有的特点,我们从中选择同源字字源时,除了遵循上述三个原则之外,还须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部分独体象形字不具备字源的衍生功能。甲骨文偏于图画性质而造字的符号意识不强,同类事物中的个体区分主要靠具体的图画来显示。这就使得部分独体象形字仅限于表达具体的、狭隘的意义,而难以形成抽象的概括的意义从而参与到造字的过程中去,这样的象形字当然不能列为字源选取对象。例如:表示具体动物形象的,走兽类的豹,虫类的蜀;表示具体器物名称的,武器类的戉,工具类的弋等。这些象形字都没有参与构造形成新的字,不具备字源的衍生功能,因而不能将其列为字源分析对象。
其二,部分独体象形字衍生功能不强。有些独体象形字虽然参与了造字过程,但是形成的字数量偏少,难以在一定的基础上产生同源字,这样的象形字也不能列为字源论文导读:4幸15网16爿1718高19宀20户21戈自然22日23雨24水25田26火27屮28木29禾30豕我们认为,同源字是呈系统状态存在的。每个同源字系统是以字源为总源头,下辖同源字按不同的层级序列和分支系列组成的一个有机的体系。选取出了字源,就可以字源为起点,逐步进行纵向与横向的系联,从而组成复杂的同
选取对象。例如:象参与构造形成的字只有一个为,难以产生同源字,因而不能列为字源分析对象。
其三,部分独体象形字衍生的字目前难以识别。有些独体象形字虽然参与了造字过程,也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字,但是其中很多字难以识别,在无法分析造字意图的情况下难以进行同源字分析,这样的字无法列为字源选取对象。如鬯参与构造形成的、、等字都不见于《说文》,意义不明,无法作同源字分析,因而不能列为字源分析对象。
其四,部分独体象形字衍生的字中没有符合条件的同源字。有些独体象形字虽然参与构造了一定数量的字,这些字也能识别,但是其中没有符合条件的同源字,这样的象形字自然不能列为字源选取对象。
按照前述三个原则,在排除上述四种情况中的象形字后,最终我们从甲骨文中选取了三十个字作为字源,将其分为人体、器物、自然三大类。列表如下:
甲骨文同源字字源表
类别 字源
人体 1人 2大 3首 4目 5耳
6 口 7又 8止
器物 9皿 10 畢 11 刀 12弓 13 斤
14幸 15 网 16 爿 17 18 高
19宀 20户 21戈
自然 22日 23雨 24水 25田 26 火
27 屮 28木 29 禾 30豕
我们认为,同源字是呈系统状态存在的。每个同源字系统是以字源为总源头,下辖同源字按不同的层级序列和分支系列组成的一个有机的体系。选取出了字源,就可以字源为起点,逐步进行纵向与横向的系联,从而组成复杂的同源字系统。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我们选取的甲骨文同源字字源只有三十个,相对于可识别的一千余甲骨文字来说数量偏少;而对于后世孳乳繁衍的成千上万的汉字来说更是数量极少;但是,我们并不是说这三十个字源就是成千上万汉字的总源头。实际上,不同时期汉字的同源字系统并不相同,也就是说,汉字的同源字系统是处在历史的、发展变化的状态之中的。限于甲骨文字独有的特点,我们只选取这三十个字源,但随着汉字的发展,原来在甲骨文中不具备字源衍生功能或者衍生功能不强的象形字,也许衍生功能逐渐增强而达到了作为同源字字源的条件,这就可能使字源的数目有所增加。总之,要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来看待汉字同源字系统,我们在这里分析的只是相对静止的甲骨文时期同源字系统,并不能代表汉字同源字系统的全貌。 源于:论文格式范文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