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日本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分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871 浏览:16330
论文导读:
摘 要: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小,国内资源贫乏的岛国,却是亚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日本企业的财务管理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剖析日本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有利于改革和构建中国当前的财务体制,促进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日本企业 制度财务管理
日本在二战后的短短二十年,经济迅速崛起,直逼世界经济头号强国美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一大奇迹。
目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新的时期,中国选择怎样的发展之路,能否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是我们需要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日本在60年代的良性发展阶段对中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两国都是亚洲背景,文化传统各方面很近似。其次,日本实行的产业政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很强,这与我国当前的经济背景类似。另外,中国现阶段遇到的问题如技术创新的瓶颈,内需对经济带动不足以及循环型社会的发展都可以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日本的财务管理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剖析日本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有利于改革和构建中国当前的财务体制,促进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的发展。

1.怎样看待日本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根据财务管理的整体框架,讲财务管理制度分解为财务计划、筹资、投资、管理和利润分配五大模块。这五大模块贯穿了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对研究日本企业的财务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1.1财务计划

日本企业的股东多为法人,股权相对集中,股票不经常转让,所以日本股东认为股票的一时升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日本是主银行制度,允许银行持有企业股份,许多银行既是债权人,又是股东,双重身份为银行和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从人力资源的角度看,日本企业推行的是终生雇佣制,劳动力市场不发达,企业与员工之间存在比较稳定的关系,企业在做决定时多把员工的源于:7彩论文网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利益放在首位。而政府在经济活动的作用中扮演的是干预者的角色,通过各种长期的计划,引导企业投资方向和经营、财务政策。
可以看出,在日本,股东、债权人、职工、政府在企业财务决策中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财务的目标和计划必须兼顾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为财务管理的合理目标。财务管理的目标必须关注多个利益集团,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多个利益集团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协的结果。
1.2筹资
日本企业的筹资主要来自于银行,资产负债率一般高达85%。在日本,每一家大企业背后都有一家大银行支持。银行在公司财务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帮组企业解决资金上的问题,在企业遇到危机时不会要求企业破产。银行与企业的利益一体化。股权比较集中,个人持股比例较低,拥有公司股权的主要是金融机构和实业公司。
准则上,日本企业的会计准则有利于鼓励企业实现资金的积累。比如允许设置许多准备账户。
政府在企业资金筹集上也发挥了充分的作用。日本政府实施鲜明的产业政策,特别是尖端技术的产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其发展。
1.3投资
投资谨慎,讲求经济效果是日本企业投资的最大特点。
日本的企业,自有资本都比较少,只占17%左右,一般企业大部分投资要向银行借款,因此提供贷款的银行也要审查。因为投资决策谨慎,投资的经济效果都比较好。
在使用流动资金方面,讲求金融成本,力求少用资金。注重资金的周转速度,资金运用效率高。
1.4管理
财务权限分配方面:日本企业集团实行的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体制,集权的程度较高,大权集中,小权分散,总部对分部的财务控制比较紧;同时,保证了公司战略的执行力,能够集中资金开发技术,购置大件资产,同时又给予各分支机构一定的机动灵活性
财务决策机制方面:日本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实行依产权关系自上而下授权,按责任层次自下而上决策的运作机制,决策先由基层财务部门会同各自的经理人员做出,然后逐级上报汇总,由上一级决策部门做出批准或认同与否的决策。这种决策机制既可以考虑子公司的利益,充分发挥子公司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集团的整体效益。
财务监督机制方面:与决策机制相适应,日本企业集团的财务监督采用自上而下,内外结合的机制,即上一级财务部门对下一级财务部门的核算、管理进行监督,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对整个集团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同时,配合外部审计等方式,内外共同保证财务管理的科学化,透明化。
1.5分配
传统的观念及其分配制度。年功序列工资制度;普惠的奖金分配制度;较为完善的津贴福利分配制度;较低的经理报酬制度;限制分红的股利分配制度
改革和尝试。引进员工持股计划。已有90%的企业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开始重视股东利益;适当增加股利分配;改革年功序列工资制度;很多企业采取更具竞争性的工资制度。

2.对日本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合理性的分析

日本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推动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创造了日本经济成就的辉煌,然而,其弊端对今年来日本经济的停滞不前产生了影响。区分日本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优劣,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2.1优势
(1)主银行制度。企业与银行处于良性互动状态。主银行支持企业投资,企业发展为银行带来丰厚收益,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主银行对企业实施的金融援助和接管在某种程度上为企业提供了不破产的“保险”。
(2)采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重视员工的普遍参与。
(3)体制高度集中。日本公司的财务管理不是强调个人决策和突出个人经营思想,而是以经营者为主导的集体决策机制。高度的集权,有利于财务政策的贯彻和执行。
(4)结构的稳定性。日本企业法人之间相互交叉持股,投机动机较少,既使在公司经营不理想,股票收益率较低时,法人股东也不轻易抛售股票,这极大地增加了公司股权结构的稳定性,稳定经营增加企业的利润。2.2弊端
(1)主银行制度的不足。在经济萧条时期,经济不景气将使大量企业陷入困境,客观上也削弱主银行对单一企业的救助能力。企业危机可以直接转化为银论文导读:要原因是制度因素和国际条件;日本贸易顺差的最重要原因是技术因素和国内条件。3.3中国企业对日本财务管理制度的吸收和借鉴(1)大型企业。指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上,其中,特大型企业标准定为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亿元及以上。我国的大型企业如大型央企、国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问题,如发
行危机,对金融系统的安全构成威胁,结果导致企业与银行的双向恶性循环,使经济难以摆脱长期萧条的困境。
(2)资金来源过于依赖银行,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
(3)财务管理和决策过度集中,缺乏外部资本市场的压力,容易使公司的监督制度流于形式。不利于分散经营风险;无法调动事业部的积极性,财务管理比较僵化;重视事前的控制(预算),事中的监督,忽视事后的分析,无法有效进行绩效评价。
3源于:7彩论文网论文www.7ctime.com
.日本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在中国是否适用

3.1中日企业核心文化异同

中国企业的文化在仁,日本企业的文化在忠。中国雇主在对待员工时更多的体现的是“仁”,体恤、关爱员工,以换得员工的尽忠。然而,宗族制观念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所以中国员工只肯忠诚奉顺于自己的家族和长辈,而不会以这样的忠诚对待雇主。在日本,情况则截然不同。日本文化发展历程中一以贯之的是武士道精神,日本雇员崇尚“尽忠既是尽孝”,把对父辈的忠诚推及到对雇主身上,把后者当做前者的影子而为之效力。中国雇员崇尚跳槽,而日本企业推行终生雇佣制,这充分映证了两国企业文化的差异。另外,中国企业的雇主对员工的仁义仍以物质奖励为主,而日本企业则习惯于在企业中实行自下而上的决策,让员工充分的参与,获得更大的满足。

3.2中日经济的宏观经济环境不同

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中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仍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国内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日本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距颇小,国内市场处于饱和状态,发展空间很小。
经济制度及市场体系: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日本是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
收入水平:中国人均收入明显比日本人均收入低。
贸易与国际收支状况:与经济崛起时期的日本相比,中国外贸顺差持续的时间还很有限。中国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是制度因素和国际条件;日本贸易顺差的最重要原因是技术因素和国内条件。

3.3中国企业对日本财务管理制度的吸收和借鉴

(1)大型企业。指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上,其中,特大型企业标准定为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亿元及以上。我国的大型企业如大型央企、国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问题,如发展停滞、效益低下、对银行依赖性大、管理不善等,对于这样的大型企业,在学习日本的财务管理制度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企业要战略转型,企业文化转型。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标准,采取有效奖惩制度。拓宽融资渠道。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精简管理层,注重管理创新。
(2)小型企业。指在经营规模上较小的企业,雇用人数与营业额皆不大,此类企业通常是由单一个人或少数人提供资金组成,因此在经营上多半是业主直接管理而较少受外界干涉。这类企业一般缺乏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对项目投资缺乏科学论证、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管理基础薄弱,内部控制不严格、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财务机构设置不合理。所以使用日本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时机还不成熟。

4.对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构想与设计

4.1公司会计核算制度

制度目的:规范公司会计核算工作,加强会计核算的准确性、精确性与及时性,从而为公司的财务管理以及经营决策提供切实有效的信息支持。
制度的主要内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政策;会计核算原则;各会计要素的核算方法;特殊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等。

4.2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制度目的:制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组织、规则、方法和程序,明确职责,理顺流程,严格依照“制度”的要求处理相关经济事务,实现财务管理的反映、监督、协调、决策支持乃至保值增值的功能。
制度的主要内容: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组织分工与职责;内部牵制与稽核;授权与审批;资金管理;资产与负债管理;投资融资管理;成本费用管理;会计报表管理;财务分析与报告;会计电算化管理等。

4.3公司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制度目的:明确公司财务部门对公司经营中主要业务活动的财务控制职能,界定财务部门在这些业务活动过程中的控制环节、以及采取的控制手段与方法,从而加强公司的财务收支管理,建立有效的财务控制体系,协助总经理对经营活动的财务性管理,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监督职能作用。
制度的主要内容:货币资金内控制度;销售与收款循环内控制度;采购与付款循环内控制度;成本费用内控制度;存货内控制度;担保业务内控制度;对外投资业务内控制度;工程项目内控制度;预算管理内控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内控制度;筹资业务内控制度等。

4.4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制度目的:规范公司全面预算的运作体系,明确以财务部为主的公司各部门在全面预算管理活动中的职责分工,对未来经营活动进行计划与控制,将公司的各项经济行为纳入以市场为导向、低成本控制的管理轨道。同时通过对资金流、物资流与信息流的同步控制,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在公司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协调与动态监控作用。
制度的主要内容:预算组织;预算原则;预算编制方法;预算内容;预算流程;预算控制;预算分析;预算评价等。

4.5公司内部审计制度

制度目的:建立执行内部独立审计工作的标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明确审计人员责任,维护公司利益,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服务作用。
制度的主要内容: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职责;审计职责与职权;审计工作程序;奖惩办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