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供给我国政府在转型过程中公共服务供给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225 浏览:121925
论文导读:本身存在着某些缺陷和外部条件的制约,市场失灵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需要政府对市场顾及不到的方面进行有效的弥补和协调。对此,米歇尔·弗里德曼说过,“公共服务是指给公众提供具有如下特征的任何一种服务:在这些服务中存在着潜在的、严重的市场失灵,这说明了政府干预的合理性”。第

二、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国家逐步兴起新公

摘 要: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我国在建成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下,不断深化行政改革,增强公众服务的供给能力。着重分析政府在转型过程中公共服务供给所出现的问题,并从内部体制改革、民营化改革和监管体系的完善三个大方面探索政府有效提供公共服务的路径。
关键词:政府;公共服务;供给;问题;路径
1002-2589(2013)13-0054-03
2012年,在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了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目标中强调要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对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一、政府是公共服务供给的天然主导者

公共服务是以服务形式存在的公共物品,而服务本身也可作为一种产品或是无形的物品存在,学界通常不对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进行过多的区分,笔者在本文中所提到的公共服务,主要是指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具有普遍性和公益性的社会服务,如公共医疗事业、公共教育事业,及一些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或公私合作的城市公共交通业、民航业等。
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中,政府是天然的主导者。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着某些缺陷和外部条件的制约,市场失灵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需要政府对市场顾及不到的方面进行有效的弥补和协调。对此,米歇尔·弗里德曼说过,“公共服务是指给公众提供具有如下特征的任何一种服务:在这些服务中存在着潜在的、严重的市场失灵,这说明了政府干预的合理性”。第二,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国家逐步兴起新公共管理运动,政府的角色由代表个人利益转向代表大家共同愿景的共同利益。新公共管理强调将公众作为“顾客”,由政府以企业的角色为“顾客”提供公共服务,并且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这就要求政府通过对话等多种形式的沟通、交流来了解公民的需求。由此,政府逐渐成为了公共利益的代表,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作为其内在职责。

二、当前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分析

根据十八大报告,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但距离发达国家仍然相差甚远,总体水平仍然不足。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尤其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公共服务的供给在城乡间、东西部区域间存在巨大的落差:越是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其公共服务的水平越是低下。

(一)我国政府内部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僵化

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总水平的低下,从表面上来看,是由于政府公共服务投入不足所导致的。但深究其根本,不难发现公共服务在供给链上受到行政管理体制和财政分权体制的抑制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处在政府与社会高度合一的集权的管理模式下,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这样的情况得到了改善,但是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公共服务的管理单位和部门错综复杂,部门间、层级间权责界限不明,以城市公共交通行业为例,国家和省级公交行业的管理部门尚明确为建设部和省级建设厅,但到了市县却因地方产生差异或是归建设局,或是归市政管理局,而有的地方则划归到了交通局,另外还有一些一级城市专门成立城市交通管理委员会来负责城市公共交通的管理工作。此外,由于公共交通的管理工作涉及面广,还会交叉遍布、物价、工商、、财政等各个部门。管理部门的冗杂造成了权力和责任的分散,因此,我国当前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部门的机构设置亟待优化。
在财政投入方面,由于我国当前主要以GDP的增长额度为政绩考核标准,缺乏公共服务导向的激励和保障制度,地方政府把资金投入到政绩工程中,而忽视了公共利益的导向,造成了我国地方公共服务资金的缺乏,这种现象尤其易发生在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另外,财政分税制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这主要集中体现在分税制导致的与地方事权和财权的失衡上。税权高度集中,财权层层上移,地方政府缺乏对本地财政的调节能力,且转移制度的不完善也使得地方预算缺口无法填补,债务累积严重。地方政府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承担着沉重的建设任务,这种不平衡严重削弱了地方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财权集中于的同时,事权反而层层下移,上级将支出责任下派给下级,下级政府或将任务滞后拖延,或将某一项公共服务如丢包袱一样全权承包给私营企业,从而造成了公共责任的界限不明和流失。
(论文导读:
二)外部环境下政府与市场的磨合不契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是供给的发展,更是需求的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改善我国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行业垄断、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政府负担沉重等问题,我国逐步在公共服务领域中引入了市场机制。虽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共服务的普及和发展,但是也带来了不少新的社会矛盾。首先是经济上的亏损——对于一些公益性较强的公共服务项目如污水处理、城市公交等,其投资大、收益却非常有限,通常采用公私合营的方式进行。政府提供财政补贴或“以产抵资”(即用固定资产折价来抵充合资),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科学合理的评估,常常出现补贴资金不到位、估价过低而致使资金流失,并最终导致民营企业的巨额亏损、公司倒闭、工人下岗等一系列问题。无论是企业亏损,还是政府资金流失,都是公众利益的损失,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浪费。其次,公平上的失衡。政府将公共服务项目以外包、投标等形式下放给民营企业,然而忽视了市场条件下,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提供者是以盈利为目的,会按照市场规则来自发选择收益更高的项目,或是对原有项目提高服务,这无疑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尤其在医疗、教育等领域,高昂的收费对于生活困难的人群来说,无异于直接剥夺了他们本应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第三,公共服务的民营化也带来了新的腐败问题和公共责任的缺失。政府作为“经济人”,也有着趋利避害的本性。政府与企业间合作机会的增多,为腐败和寻租现象的滋生提供了条件。一些官员利用手中权力进行暗箱操作,中饱私囊。同时,因个别企业与当地官员的暗中联合,借政府之手为己开辟新的私人垄断,违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的网站www.7ctime.com
背了民营化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初衷。此外,政府在将公共服务外包后,缺乏对市场的有效引导和监管,政府和企业间的责任界限也是模糊不清,导致事故后的责任推卸,致使公共责任流失,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源于:高中英语论文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