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政府公职人员微博接受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854 浏览:22633
论文导读:受度会影响到政府部门整体的微博使用行为和效果。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拥有政府公职人员(行政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约1053万人,而目前实名认证的政府机构微博和官员微博仅约2428个,占总体微博用户的十万分之一。政府公职人员对于使用微博缺乏足够热情和动力,思想意识无法紧跟时代需求,与我国国家层面所倡导
[摘要]对政府公职人员微博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公职人员的微博接受意愿会受到主观人文认知和客观技术环境两个层面的影响;感知风险对于微博接受意愿的负向影响最为显著;绩效期望、付出期望、便利条件、信任网络、社会影响这些要素对微博接受意愿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微博政府公职人员 接受意愿影响因素
微博作为崭新、便捷的网络应用形式,以其即时通讯、互动分享的传播特征和实时性、现场感的播报魅力,不断超越着传统媒体,成为当下人们最为热衷和推崇的社交工具。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微博注册用户数为1.95亿,半年的用户增长率达208.9%,使用率也从1

3.8%提升至40.2%,成为现今增长速度最快的互联网应用。

微博开创了网络时代人们沟通交流的新途径,促进了信息在社会各阶层的快速流动,赋予了民众更多知情权和话语权,同时也变革着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方式。
截至2011年3月20日,全国范围内共有实名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1708个,政府官员的微博720个,覆盖我国大陆所有省级行政区域。我国政府机构和官员开设微博仅是初现端倪,注册用户较少,这种依托网络信息技术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手段能否发挥理想效用,不单单要凭借技术优势,还需要更多公众能够接受。政府公职人员作为政务微博的使用者,是微博价值实现链条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一环,是考查微博实用效果的基点与立足点。此群体的微博接受度会影响到政府部门整体的微博使用行为和效果。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拥有政府公职人员(行政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约1 053万人,而目前实名认证的政府机构微博和官员微博仅约2428个,占总体微博用户的十万分之一。政府公职人员对于使用微博缺乏足够热情和动力,思想意识无法紧跟时代需求,与我国国家层面所倡导的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管理水平的宗旨相悖,不符合领导人前瞻性的方针指引。因而,政府目前很难抓牢微博这一社会管理创新的利器来实现将“微博”建设成为政府公开信息、搜集社情民意、倾听百姓呼声的全新媒介的目标愿景。
所以,政府很有必要了解政府公职人员对于微博的接受(使用)意愿、偏好和认知,掌握影响此群体微博使用意愿的关键性因素,激励和规范此群体的微博使用行为。这些举措可为日后开设机构微博时率先对此群体进行推广和营销,激发其使用意愿打下基础,从而保障政务微博传播和使用效能。
根据上述问题,本文尝试辨析影响政府公职人员微博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影响机理,探寻激发此群体微博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的方法途径,希冀为今后我国政府部门推广和应用微博创新社会管理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
1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1.1 微博的相关研究

1.1.1 微博与社会管理创新总书记在2011年2月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同年的“七一”讲话中也反复强调了社会管理创新问题。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3月第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中提出了“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执政理念。2011年3月第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也有代表提出如何赢得庞大的微博群体,引导公众舆论的议题。周永康同志在2011年指出“要顺应社会信息化的新形势,把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提升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在的“十二五”规划中也用了整页篇幅来论述社会管理创新问题。可见,国家层面目前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创新。
信息时代对政府的社会管理方式构成了挑战,网络民意表达、网络监督、网络民间舆论所催生的公民集体行动的增加,都在挑战着缺乏透明性、互动性、回应性的传统社会管理方式。处于网络时代和信息社会中的微博对于社会管理的促进作用和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①微博尽显网络政治动员力量。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微博在网络虚拟空间有意图地传播针对性的信息,诱发意见倾向,获得人们的支持和认同,号召和鼓动网民在现实社会进行政治行动,从而扩大自身政治资源和提高政治行动能力。②微博推动公民社会走向成熟。微博极大地促进了信息公开和事件处理,影响着事件的发展,成为公众表达意见、网络问政、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平台。其在推动着公民社会走向成熟的同时,也对公民权力起到了有效的监督制约作用,增进了政府社会管理与决策的科学性。
1.1.2 微博的公众接受 国内外关于微博的研究起步于2007年,学者们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分析了微博应用背景及相关技术等。也有学者针对Twitter等微博平台进行介绍,探讨其兴起、发展、运营、前景等问题。
公众接受性研究是技术与公共管理科学的交叉研究课题,以公众与技术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公众的风险意识特点,最终缓解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可能冲突。目前,有关新媒体的公众接受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博客和虚拟社区方面,探究了特定在线行为的用户态度等。对于微博媒体则仅是探索了其公众特征。
相比时下微博如火如茶的发展形势,相关研究探索显得波澜不惊。大多研究是基于理论层面的讨论,缺乏有效引导实践的量化测度研究,缺乏对微博公众接受性的实证性探索。

1.2 建模的相关理论

1.2.1 技术采纳与利用的整合理论(UTAUT) 借鉴技术采纳(TAM)、理性行为(TRA)、计划行为(TPB)、创新扩散(IDT)、社会认知(SCT)等经典理论模型,Venkatesh、Morris和Dis在2003年提出了“技术采纳与利用的整合理论(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of technology)”,构建了UTAUT模型。该模型提出了4个核心构念“绩效期望(performance expectancy)、努力期源于:7彩论文网大学毕业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望(effoa expectancy)、社会影响(soci论文导读:
al influence)和便利条件(facilitating conditions)”,用以衡量用户对新信息技术的认知与应用。摘自:7彩论文网写毕业论文经典网站www.7ctime.com
摘自:7彩论文网本科毕业论文模板www.7ctime.com
·“网络信任”、“社会影响”这些要素对于政府公职人员群体的微博接受意愿存在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说明增强网络信任性和调动来自社会网络的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该群体的微博使用意愿和行为。
——网络信任的影响。信任网络可以增进人们对于微博的接受意愿。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集中治理力度,网络安全诚信问题有了明显改善,但形势依旧严峻。仅2011年上半年,遇到过病毒或木马攻击的网民达2.17亿人,遇到过或被盗的网民达1.21亿人,遇到过消费欺诈的网民达3880万人。可见网络环境的确不容乐观,难以得到公众信任,这成为当下网络环境治理最棘手的问题。网络安全诚信问题的解决会促进政府公职人员对于网络环境的信任,进而激励群体的微博使用行为。
——社会影响的触及作用。人们生活在社会网络中,思想和行为会受到社会网源于:7彩论文网论文的标准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络的影响。对于微博而言,来自社会网络的邀请以及示范效用,加之名人效用等都会对微博的宣传推广起到助推作用。多重社会影响会为用户造就新奇感,尝鲜的意识驱动着人们使用微博。因此,为鼓励政府公职人员的微博使用意愿和行为,政府需要注重社会层面的影响,调动来自社会网络的积极作用。
——“信任倾向”并未被证实对政府公职人员的微博“接受意愿”具有正向相关作用。
人们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会对身边的人或事物具有信任的倾向,这种主观的信任倾向会对现实世界中的消费或使用的态度、行为产生很大影响。但这种信任倾向很难蔓延至虚拟网络,因为人们通常难以对看不见、摸不着的人或事产生较多信任倾向,因此也难以验证源自现实世界的信任倾向会对人们的网络行为意愿产生正向影响。
5 对策建议
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相应结论进行分析,本文提出以下激励政府公职人员微博接受意愿和使用行为的对策建议:

5.1 提高政府公职人员的媒体应对能力,提升政府网络舆情的引导、防范和管控能力

·强化理性认知和理性应对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论和社会情绪。包括:帮助政府公职人员理性认知微博平台,熟悉和体验微博的环境与运作,了解微博的传播规律和特征,减少陌生感知和风险担忧;建立网络舆情防范和疏导机制,帮助政府公职人员以及公众理性应对网络舆论和社会情绪。
·建立应急措施和规范问责机制,营造和维护和谐的网络环境。包括:出台或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监管体系,建立网络件的预警和应急方案,规范相应问责机制;保障政府、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和社会公众多方有序参与,共同维护安全、稳定、健康的网络环境。
·增强用户的道德自律意识和媒体的自律发展,强化媒体及用户的信息辨识和应用能力,强调信息传播与推广的责任意识,加强网络文明和行为规范建设。
5.2 政府机构微博的建设需注重功能实用、易于操作、便利准入,避免其异化成为政府工作平台
·注重微博实用功能的建设和拓展,突出高绩效性。满足政府的行政办公需求,与政府日常的收发公文、政策制定、应急管理等工作相结合;满足广大公众日益增长的政府信息需求和良久性的政民互动交往的意愿。
·注重微博操作的易用性,突出友好性——以降低用户使用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为目标,强调为行政办公、政民互动提供简单易行和迅捷便利的实施平台及表达形式,突出微博的方便易用性。
·注重微博的便利推行和准入,突出便捷性——应配备强大的专业团队来运作机构微博,负责平台维护,建立管理和运行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对预案,编制使用指南或手册,开展操作培训和对外宣传等工作;提供完备的信息资源、高性能便携的技术设备及网络环境。

5.3 建立网络综合管控体系和防范机制,以保障网络使用环境的安全诚信

网络安全诚信问题影响着政府公职人员的微博使用意愿和行为。其受到来自科技、社会、法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需要政府管理部门、互联网相关企业和全体网民协同行动,从完善网络安全保障机制、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提升网民网络安全诚信辨别能力等重要环节出发,建立综合管控体系和防范机制,以打造可以信赖的网络环境。

5.4 注重做好微博的宣传、讲解、培训、推广工作

政府需要注重社会网络对于政府公职人员微博使用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努力做到:关注、学习和宣传运营良好、效果卓著的政府机构微博和官员微博;深化和推广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社会管理的行政理念;强调微博对于推动社会“法治”建设的积极效用。
参考文献:
张志安,贾佳,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J].新闻记者,2011(6):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