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报纸编辑新角色塑造-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517 浏览:16064
论文导读:
当今媒体已进入转企改制时代,媒介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之间正发生裂变与整合,要求报纸编辑尽快实现“两个转向”:即编辑的版面内容由“硬指导”转向“软吸引”;编辑由“单一型”转向“复合型”,以提升报纸品质,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更好地适应转企改制的形势,增强报业市场的竞争力。
报纸编辑职业角色和功能为什么要实现“两个转向”?
从外因来看,是为了增加报纸的吸引力。多年来,不少专业报上的报道让读者感觉太“硬”,说的都是专业、讲的都是行话,不知不觉中,丢掉了专业报自己的特色,而走上了机关、政府“二文件”、“二报告”的路径,“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从内因而言,是为了增强编辑的创造力和执行力。
中国水运报社领导多年前就意识到专业报转型问题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未雨绸缪,在报纸编辑中推行了“两个转向”新模式,进一步释放编辑生产力,提升新闻宣传品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一:从“专业裁缝”走向“设计师”
传统上,编辑被比作“裁缝”,优秀的编辑被誉为“设计师”。为适应现代报业竞争的需要,如今的编辑必须跳出“裁缝”角色,参与“制作、设计”的全过程,争当“设计师”。若记者“采购"的是“低质量布料”,再巧的编辑也做不出“高质量衣服”。所以,中国水运报要求简单的来料加工式的编辑模式必须改变。
要真正提高稿件质量,提升新闻品质,中国水运报规定编辑必须靠前指挥。编辑须参与到采访环节,甚至提前到采访之前,及时发现新闻线索,参与新闻策划,研究重大选题,组织重大报道,调集精兵强将,全程监控并随时调整记者的采访行为,同时协调优势版面,直至将新闻策划落实到版面上。
这样,报纸编辑和记者共同谋划,集中智慧通力合作,报道就会沿着理想的思路进行。同时,记者会因此减少很多无效劳动,编辑也会降低很多后期制作的成本。
过去,中国水运报只是由记者向采前会或部门负责人汇报选题,然后采访写稿,交给分管领导审核,审核完毕后交报纸编辑审稿,最后落实到版面上。这是一个直线式的,过于单一,编辑的作用大多没有发挥出来,只是简单的来料加工,与记者之间沟通较少,没有参与到采访环节,对稿件的后期加工能力有限,策划功能不强。新闻采源于:7彩论文网论文www.7ctime.com
访的策划和指挥权在部门主任那里,编辑成了简单的组版员或排版工,不仅效率低,而且不利于编辑创造性的发挥。
如今大不一样了。现在,中国水运报倡导以版面编辑为主,由“编辑指挥记者”,编辑的功能有所发挥 ,报纸的采编重心转向了编辑,编辑的地位有所提高,位置有所靠前。编辑参加记者选题会,确定题目后直接交给分管领导再到编辑,编辑再与记者沟通,商讨采访重点,然后将稿件落实到版面上。这样的流程从根本上解决了编采衔接问题,实现了跨部门的战役性合作。编辑就成为新闻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他们从发现新闻线索、萌动策划冲动、拿出新闻方案、调动记者采访、调整采访思路、指导记者采访到落实新闻版面,都有编辑全程控制,一竿子到底。
这样的“设计师”其实就是“大编辑”,他们能够独立完成策划,对新闻有足够的敏感和把握能力,能随新闻事件的进展不断调整报道思路,给记者提出宝贵的指导性意见。因而,编辑由静变动,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编采在互动中呈现出整合优势。
其二:从“单一型”走向“复合型”
融合性、多元化成为网络时代编辑活动的新特征,这从客观上要求报纸编辑尽快完成三方面的转型:
一是由“单一技能”转向“一专多能”。时下,传统编辑与新媒介从业人员的界限已被突破。在这种情况下,业务技能单一的编辑将难以胜任跨媒体的编辑任务。因此,报纸编辑在精通一种媒介的编辑技能的基础上,应争取成为“复合型”人才,即以融合的业务技能实现对多种媒体的资源整合开发,以“融合新闻”的新模式提升媒体传播的品质和效果。报纸编辑工作离不开对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多媒体转换等现代化技术的应用。现阶段,中国水运报的编辑正全力提升自已的各种能力。
二是从 “采编者”转向 “信息提供者”。传统媒体的转型,对于新闻从业者个人而言,最大的改变是强化新闻和信息的“整合力”,即通过对新闻与信息的过滤、提炼、修饰、分类和打包处理,提升内容产品的品质和价值。同时,在新型媒体的互动传播环境下,媒体的传播观念逐渐由“传者本位”转向“受者本位”,读者意识和服务意识得以强化。因此,编辑功能的转型应由被动把关走向主动策划,将编辑工作侧重点从稿件加工的“后道”移向“前道”,把创新重点放在整合和策划上,借力新媒体,做好独家报道和深度报道。
三是从“新闻把关人”转向 “多媒体主持人”。中国水运报在面临报业转企改制的变革中,报纸编辑正加快转换角色步伐,从“新闻把关人”转向“新闻解析者”和“多媒体主持人”,通过对信息的深度挖掘、背景补充、题材扩展等来增强“解释力”。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新闻生产,尽力延伸新闻生产链和传播价值链,将原来仅供报纸版面的新闻内容编辑延伸成为多种传播形态的新闻产品,变“一次利用”为“多次利用”,如在网络发布、杂志刊载、航行通告网、中国水运研究网等转发。同一条新闻信息,通过生产流程的设计与控制实现资源重整;利用不同类型媒介的介质差异,在新闻生产方式上实现资源共享;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多姿多彩地呈现在报纸、网络、杂志或网络视频上。同时,网络时代,编辑的信息服务功能将不再限于提供信息,而是提供平台和服务,成为全媒体时代的把关人、主持人。编辑通过在网络媒体上开设互动专栏等形式,组织与各类新闻相关的对话,主持有关各类新闻议题的讨论,并将公众意见纳入报纸传播内容的范畴内,成为行业公众的对话者和新闻论坛的主持人。
其三:从“刚性把关”走向“柔性把关”
把关是编辑的基本职责之一。在新的市场和舆论环境中,中国水运报领导时刻提醒报纸编辑提高把关的艺术性。“刚性把关”的传统模式必须丢弃,“柔性把关”的艺术必须掌握。编辑要具备足够的政治与政策的把握能力,要在工作中储备足够的新闻背景,要对稿件进行科学分析,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要能预防并巧妙地化解各种风险,还论文导读:们根据汇总的评报结果,对此前的报纸进行检视和回顾,从中总结读者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这样,不仅可以巩固老读者,也可以从其他媒体中争夺新读者,培养潜在的读者。其次,编辑要有主动意识。现代意义上的报纸编辑应该是读者的意见领袖,是读者心中的“人格化报纸”。特别是通过编辑个性化的信息加工和阐释影响、引导读者的信息选
能绵里藏针,保证报道的效果。中国水运报对做得好的编辑会给予应有的尊重和待遇,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给予激励,采取不同形式向业界和社会推介名编辑,使之成为报社的品牌,并在全行业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其四:从“生产经营者”走向“品牌带动者”
中国水运报要求编辑注重做好“生产经营者”转向“品牌带动者”角色,即以编辑为“轴心”,打造报纸的品牌栏目、品牌作品。
中国水运报推出的《市场观潮》、《船民直通车》、《热点》、《新闻观察》、《经营与管理》、《船市观潮》等栏目,就是报纸编辑们全力经营打造的品牌。这些栏目推出之初,就确定了“追寻新闻尽头”的新闻理念,由专门的编辑负责经营,按照社领导提出的“专业服务行业,新闻创造价值”的理念,选稿编辑稿件。这些栏目的成功运作,是编辑精心经营的结果。编辑把栏目当成自己的企业,不断想点子,搞策划,做影响;把栏目当成自己的“孩子”,呵护备至,严格选题,决不让一个不适合栏目定位的稿件上版。
名编辑就是“品牌带动者”。中国水运报打造名编辑就是“包装报纸”,当成报纸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名编辑作为新闻策划的“发动机”,以带动新闻栏目的成功运营,推动新闻品质的持续提升。因此,报纸开设了以名编辑名字命名的评论或新闻栏目,甚至还把编辑的肖像漫画或头像放在了栏头上;报社还出资为名编辑出书,让编辑签名售书。这一切的目的就是要打出编辑的名气,强化报纸的品牌,提升报纸的影响力。
其五:从“舞台后”走向“舞台前”
当今的报纸编辑工作,要求编辑由“舞台后”走到“舞台前”。编辑必须以敏锐的目光,从“细沙”中筛选出“金子”,还要把“金子”设计、加工成精美昂贵的“饰品”。编辑通过鉴识、选择、加工、组合等“舞台后”的创造性劳动,使稿件闪射出内在光辉,凸显出新闻价值;把创新的主要精力放在帮助读者降低认识世界的不确定性方面,使读者轻松便捷地把握周围世界的变化,在社会源于:7彩论文网大学毕业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认知、社会决策和社会行为中起到向导作用,提供聚集、展示深度服务。
如何走向“舞台前”?首先,编辑要有读者意识。要研究读者、了解读者、把握读者,从读者的需要出发策划选题、组织采访、删改稿件、编排版面。因此,中国水运报经常根据读者来信,聘请专家当评报员,对报纸所刊发的稿件进行品评,然后报纸编辑们根据汇总的评报结果,对此前的报纸进行检视和回顾,从中总结读者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这样,不仅可以巩固老读者,也可以从其他媒体中争夺新读者,培养潜在的读者。
其次,编辑要有主动意识。现代意义上的报纸编辑应该是读者的意见领袖,是读者心中的“人格化报纸”。特别是通过编辑个性化的信息加工和阐释影响、引导读者的信息选择倾向和兴趣爱好,成为读者心灵的沟通者和信息的体验者。这样,读者接触到的就不是冷冰冰的信息纸,而是与活生生的、富有人格魅力的、个性化的编辑“对话”,编辑真正成为读者心目中的可靠的朋友、报纸“软吸引”的化身。
再次,编辑要有互动意识。即由读者对信息的被动参与转换为信息对读者日常生活的主动参与。这方面,中国水运报编辑部已做了很多成功的尝试:即主动策划新闻事件和新闻话题,制造读者关注的热点,从而营造舆论,巩固和开发读者。报纸编辑部认为,新闻事件和新闻话题的策划和实施是“注意力经营策略”,近年来新辟了“热点”版块,突出报道行业、相关行业及社会热点,专门对事件和相关社会热点进行策划报道,成功地将这类热点转化为行业内外关注度很高的新闻卖点。因而,成为编辑版面内容由“硬指导”转向“软吸引”的经典案例。
(中国水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