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阿尔阿尔都塞是结构主义者吗?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844 浏览:18938
论文导读:
[摘 要]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原则解释马克思的理论,从而创立了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这是学术界公认的对阿尔都塞的评价。但是阿尔都塞本人并不情愿把自己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阐释命名为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甚至对此予以否认。但是从他关于马克思思想的文本解读到理论阐释,无不明确无误的透露着结构主义方法论的色彩,贯穿着反主体性,把主体消融在无意识之中这一结构主义的精神实质。因此,尽管他不愿承认,但他对马克思思想的结构主义的独特解释无疑使他成为了一个杰出的结构主义者。
[关键词]阿尔都塞;结构主义;结构

一、阿尔都塞是否为结构主义者的争论

一提到阿尔都塞,国内外学者都会不约而同的把他归结为结构主义者。据杜章智先生考证,最先把阿尔都塞称为结构主义者的是英国的《泰晤士报》文学副刊这一刊物,1966年12月,英国《泰晤士报》文学副刊介绍了阿尔都塞的情况,此后他就被公认为是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
但是阿尔都塞本人对此却不以为然。对于人们将其归结为“结构主义”,阿尔都塞给予了嘲讽:“各国的和各种名目的社会党人纷纷用‘结构主义’这口棺材把我们庄严的送进土里,并且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当然是他们的马克思主义—把我们埋葬起来。”阿尔都塞承认他采用了某些结构主义的术语并且在某些方面与结构主义的“调情”可能超过了一定限度,但他的学说毕竟不同于结构主义,特别是不同于结构主义的形式主义。
今村仁司也认为,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不是形式化的结构主义,因而阿尔都塞不是结构主义者。正如他所说的“如果相同形式的、数学的结构论(“组合论”)是本来的结构主义的思想的话,那么,列维·斯特劳斯就是结构主义的真正代表者,而阿尔都塞则完全不是结构主义者。阿尔都塞已经完全脱离了从索绪尔、雅各布逊、列维·斯特劳斯到拉康的系谱,阿尔都塞即便使用了同样的结构概念,但走的也是与结构主义完全不同的道路。”由此可见,阿尔都塞本人以及今村仁司之所以不愿意承认阿尔都塞是结构主义者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觉得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不是形式化的、机械的结构主义,而只是采用了某些结构主义的术语。实际上,判断一种理论是否属于结构主义的主要标准,并不在于该理论是否是形式主义的,而在于该理论是否使用了结构主义的方法,贯穿着反主体性这一结构主义的本质特征。综观阿尔都塞的理论,不仅透露着结构主义方法论的色彩,而且贯穿了反主体性的精神。

二、结构主义及其方法论的特点

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一批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思想史家、精神分析学家以及文学理论家,各自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内掀起了一股称作结构主义的思潮。实际上,结构主义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流派,“而是具有不同哲学倾向的学者因在不同的意义上将原来主要是在语言学中运用的结构主义方法推广用于从事其他研究而形成的一种庞杂的思潮”,[3]因此,他们的哲学观点并没有形成像传统哲学那样的理论形态,甚至他们彼此之间还进行着各种争执,但“在从既定的语言结构以及与之相应的思维结构出发来解释其所研究的领域的现象上他们大体上是一致的”,[4]因此,他们所使用的结构主义方法有以下几方面共同的特征。
第一,强调整体性和层次性。结构主义者都强调结构的整体性特征。结构作为一个系统或者整体是由许多成分、要素按照一定的模式或者规则组成的,其中任何一个成分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他成分的变化,同时,每一成分的规定性或作用取决于成分和要素之间的关系,即取决于结构的整体性。在整体和它的各个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处于主导地位。结构主义者不仅强调结构的整体性,而且强调结构的层次性。他们大都把结构划分为深层与表层等不同层次。一般说来,表层结构是人们的感觉可以感知的事物和现象的外部联系,而深层结构则是事物和现象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是未受外在的感性经验影响的无意识结构。结构主义理论家强调的是深层结构的重要性,他们所说的结构通常指的是深层结构。
第二,强调非个体性,即反主体性。结构主义者大都否认个体性,力图超越传统的突出个体性和个人特征的人本主义理论框架,也就是说他们既不把结构还原为个人意识,也不把结构看作是个人的自由选择的结果,而认为结构作为一种理性和观念的存在具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就是说是无人格的。有的人还由此提出了主体消亡的口号,把主体消融在无意识的结构之中。

三、强调非历史性。结构主义者大论文导读:

都否认结构的历史性,认为结构超越时间性,人的认识的目的不是揭示所研究对象的具体变化和过程,而是所研究对象背后的深层结构,即本质结构,而这种结构是永恒的,即非时间性和非历史性的。由此他们提出了共时态和历时态两种研究方法,无可置疑,结构主义者都强调共时态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也就是从一个对象的横断面来研究。

三、阿尔都塞的理论及其对结构主义的运用

20世纪60年代,在列维·斯特劳斯的、拉康等人的影响下,阿尔都塞开始用结构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解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此后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和著作,其中1965年发表的《保卫马克思》和《读》是他的代表作,也正是在这两部著作中形成了所谓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1.意识形态和科学的对立

阿尔都塞把意识形态和科学对立起来,认为“一个意识形态是具有自己的逻辑和严格性的表象(意象、神话、观念或概念)体系,它在给定的社会中历史地存在并起作用摘自:本科毕业论文模板www.7ctime.com
”。[5]而“科学就其含义而言是同意识形态的决裂,科学建立在另一个基地之上,科学是以新问题为出发点而形成起来的,科学就现实提出的问题不同于意识形态的问题,或者也可以说,科学以不同于意识形态的方式确定自己的对象。”[6]这就是说意识形态是就幻想中的现实提出问题,而科学则是就真正的现实提出问题。
阿尔都塞从意识形态和科学对立的理论出发,认为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有一个“认识论断裂”。阿尔都塞认为,总的来看,“认识论断裂”把马克思的思想分成两大阶段,即意识形态阶段(1845年断裂前)和科学阶段(1845年断裂后)。具体来说分为以下三个时期:第一期是1840—1842年,由一种接近于康德和费希特的理性加自由的人道主义观点所支配,历史只能依靠作为人的本质的理性与自由才能被人理解,他要求有一个符合人性的国家,并且认为通过哲学与政治的批判就可以建立。第二期是1842—1845年,为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所支配,此时他不再要求通过批判来建立一个理性国家,而是通过实践来恢复人的本质。第三期是1845年以后的认识论上的决裂时期,这时马克思与一切把历史和政治建立在人的本质基础上的理论决裂。阿尔都塞之所以能把意识形态和科学对立起来并认为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有一个“认识论断裂”是因为他认为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存在着两个“问题框架”,意识形态的问题框架和科学的问题框架。在这里,阿尔都塞的“问题框架”正是结构主义者所强调的“深层结构”,阿尔都塞说:“一般说来,问题框架并不是一目了然的,它隐藏在思想的深处,在思想的深处起作用,往往需要不顾思想的否认和反抗,才能把问题框架从思想深处挖掘出来。”[7]此外,阿尔都塞还强调问题框架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它是思想的特定的结构,是思想的内在整体,这个认识与结构主义者对结构整体性与层次性的认识是一致的。

2.理论与实践

阿尔都塞把实践分为经济实践、政治实践、意识形态实践和理论实践四种,前三种实践构成社会的经济形态,理论实践则形成理论知识,即通过对意识形态的加工和改造,创建科学理论的实践活动。因此,他认为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并不是从自然界概括出来的规律,而只是一种能动的理论实践。
“阿尔都塞关于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理论以他的“理论实践”为基础,而理论实践又以他对理论的“结构”的理解为基础。”[8]他认为每一门科学或意识形态都有一个结构或问题框架,这种框架支配着它所能提出的问题及形式。但是,这种框架并不是明显地有意识地存在于它所支配的理论中,而是一种无意识结构,只有采取“依据症候阅读”的方法才能找出。显然阿尔都塞的这种理论来自于结构主义语言学,“书的结构”与书的区别就是语言与言语的区别,或列维·斯特劳斯的“亲属结构”与“亲属关系”、“神话结构”与“神话故事”的区别。而“依据症候阅读”的方法显然是在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的影响下提出来的。拉康在治疗精神病患者时,通常让病人自由地谈话,然后通过对其谈话中出现的各种症候,例如失言、遗忘、沉默等揭示其深层心理,即无意识论文导读:
中的秘密。阿尔都塞的“依据症候阅读”在方式上与其相仿,只是他的对象是文本,特别是马克思的著作,他的目的是发掘出潜藏在文本深处的问题框架。
在讲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三个来源时,阿尔都塞用结构主义的理论实践来代替马克思对“三个来源”的改造。他从反对经验主义出发,认为科学的认识对象不是现实的客体而是概念的客体。例如“圆环”是客观对象,而“圆环的思想”是认识。人形成理论是依据“圆环的思想”。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是以劳动价值论和法国社会主义这两种概念的抽象为理论原料,以黑格尔的辩证法源于:免费论文查重站www.7ctime.com
为形成理论的工具,而《资本论》则是这种理论的产物。

3.社会的多元决定论

阿尔都塞把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观点运用于说明社会的发展,认为社会发展不是一元而是多元决定的,并由此提出了多元决定的辩证法,即结构的辩证法。
阿尔都塞在《矛盾与多元的决定》中认为在黑格尔辩证法与马克思辩证法之间有一条不能逾越的鸿沟,两者的区别表现在它的本质上,即表现在它本身的规定性和结构上。黑格尔的辩证法的结构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黑格尔的矛盾是一元的,事物的发展自始至终由一个单纯的矛盾所决定,即绝对精神。而马克思主义的辨证法则是多元决定的,矛盾存在于社会全体之中,从属于不同的层次,为这些层次所影响。
在《读》中,阿尔都塞用更规范的结构主义的语言把这种一元论和多元论叫做“表现的因果性”和“结构的因果性”。“表现的因果性”虽然也考虑整体对局部的影响,但并不是把整体看作一个结构,而是把整体简单化并且还原为一个内在的本质,各个部分无非是它的现象的表现,即本原是“因”,现象是“果”。而“结构的因果性”则认为“结构不是外在的,而就是出现在事物的效果之中的原因,结构存在于事物的‘要素-效果’及其关系的总体中,不存在单一的‘因’,各要素都可能成为‘因’。”[9]因此,阿尔都塞的社会的多元决定论否认人作为主体在社会发展的作用,认为人的作用是由生产关系的总体结构决定的,人不过是完成结构所规定的任务而已。人不是社会关系的主体,历史是“无主体的过程”。这与结构主义的反主体性、把主体消亡在无意识的结构之中的思想是一致的,“结构主义认为人不过是构成结构的复杂的关系网络中的一个关系项,人的行为是由结构决定的,不具有独立性和能动性。”[10]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阿尔都塞与结构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理论和观点始终贯彻着结构主义的基本方法和原则,贯穿着反主体性这一结构主义的精神实质。尽管他自己不愿承认自己是一个结构主义者,但他对马克思的结构主义的独特的解释无疑使他成为了一个杰出的结构主义者。
参考文献:
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37.
今村仁司.阿尔都塞:认识论的断裂[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208.
[3]刘放桐.新编现在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10.
[4]刘放桐.新编现在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12.
[5]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467.
[6]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468-469.
[7]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471.
[8]刘放桐.新编现在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19.
[9]周穗明.20世纪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4:253.
[10]周穗明.20世纪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4:250.
作者简介:鲁云静(1986-),女,汉族,河南开封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